周泓汛
【摘要】网络时代迎来了媒介融合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本文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并通过对受众心理、舆论阵地重心转移、媒介环境变化的分析得出结论:网络空间中在一定的范围内“沉默的螺旋”效应依然存在。形成意见气候的条件发生改变,对受众心理研究由个体转变为群体,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媒介融合;舆论引导
一、“沉默的螺旋”与“反沉默的螺旋”效应
1974年,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在“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她认为大众媒介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且有利于形成较统一的社会意见。人们倾向于在表达意见之前先观察大多数人对自我观点的态度,若两者一致则会产生积极扩散作用,若兩者相反则会使观点处于相对劣势的一方保持沉默或改变态度转向相对优势的意见,导致优势意见的不断扩大,劣势意见的不断消解的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这个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舆论的传统模式主要基于作为人害怕被孤立的社会化属性,人们对环境认知的结果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自我满足或安全感丧失引起人际传播中的意见变化。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舆论不是公众群体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人们处于“意见环境”压力下的表现。该理论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作用,在沉默螺旋机制下大多数人的观点走向一致,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发展以及媒介技术的创新,传统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媒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呈现出向融合的趋势,媒介融合、发展与文互已经不可避免。
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的媒介融合本意指各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发展动向,现阶段的媒介融合包括媒介组织的质变和量变,即媒介形态上的融合和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融合。在现实生活中直接的表现在于与传统媒体相对的新媒体兴起,改变了舆论的传统模式,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方式发生改变,网络空间容纳的海量信息大大超出受众的接受容量,受众的关注点被分散,使得受众不得不有选择性地关注感兴趣的信息,而网络开放性的表达空间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表达意见的渠道。
媒介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出现了与“沉默的螺旋”相反的一种模式,即“反沉默的螺旋”,它是新媒体技术赋权下个人能动的意见表达。具体表现为处于观点劣势的一方不再选择沉默,而是敢于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观点,这类观点随着传播过程的发展可能会被更多人认同,使“沉默的螺旋”发生逆转,形成“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互联网技术的提升使得传播方式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网络传播中传者和受者的地位或相互转变,或相互独立,意见表达更多元。大众媒介对舆论的垄断地位被新媒体的发展逐渐打破,特别是虚拟化的网络平台增加传受双方隐蔽性,虚拟角色和现实角色的剥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受众的群里压力,更加倾向勇于表达己方的观点。“沉默的螺旋”变得不再沉默。
二、新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的新发展
“沉默的螺旋”理论中体现的逻辑关系表现为:沉默是核心,受众害怕被孤立的心理状态导致了舆论呈现出螺旋效应,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其他的因素,如群体因素,虽然“反沉默的螺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相应的缺陷,但并不代表媒介融合下的网络时代中“沉默的螺旋”消亡,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更加契合时代特征的新“沉默的螺旋”。
(一)受众心理状态发生改变
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达到57.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6.63亿,受众群体规模庞大。
人们对媒介的使用习惯和信息的获取方式因为网络传播的普及发生变化,传受关系也相应地发生改变。网络空间扩大了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导致受众观点趋于个性化,仁爱主体去中心化,社会精英阶层的舆论领袖被各领域的专业人士所代替,受众不再是单方面的接受信息,而变成信息的传递者和生产者,UGC(UserGeneratedCon-,tent)的出现弱化了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的舆论作用,网络传播的匿名性降低了人们的社会孤立感和社会约束力,使得受众受到“意见气候”的压力降低,在表达个人意见时心理过程更趋于大胆。
(二)舆论阵地发生改变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沟通平台,信息的传递者与接受者的身份不断地切换,信息于两者而言呈现双向性的流动状态。作为传统舆论阵地的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依托互联网产生的新媒体形成的新舆论阵地出现新一轮的话语权的争夺,就目前的媒体传播情况来看,从信息发布的数量和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量来看,新媒体明显优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不仅可以克服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为受众提供信息,也为受众提供生产信息的平台,并且对信息的反馈具有即时性,新媒体能够通过与受众的互动更加迅速地捕捉到其对信息的需求,弥补了传统媒体无法提供及时反馈信息的弊端。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转换传播思路,将重心逐渐转向网络空间,加上自身原有的对新闻一手采集的优势及权威发布的政治因素,与新媒体形成两种强大的传播力。
(三)媒介融合的范围发生改变
媒介进行融合的过程不仅是形态上发生改变,在传播的方式上较之以往也大不相同。信息的采集不仅限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公民新闻所占的比例逐渐加大。受众接触到的信息表面上看是更加多样化,但是实际情况是受众在网络空间里更倾向于寻求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似的信息,从而导致接受的信息同质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算法推荐也会将受众分类,对于受众而言相当于是进入一个自我意见被认可的信息茧房,在信息茧房中受众处于相对舒适的意见环境,但是当信息的范围扩大后会出现不同的意见表达,优劣势的意见方不再是个人表达,更多的体现为群体表达,比如常见的单个网络平台中的主流意见出现意见趋同的现象,针对某事或某人出现不同网络平台各抒己见,同一网络平台两个或多个群体争论的情况,几种话语权并存,且未出现一方大大优于另一方的情况。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小范围内“沉默的螺旋”是存在的。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作用
媒介融合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流量,传播方式也由原来的单向传播为主变为双向互动传播为主。
传受双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转变,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但是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的地位还是无法被新媒体所取代。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于获取新闻素材并进行核实的把关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在舆论引导方面这些优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传统媒体在新闻时效性上与新媒体比较相对处于劣势,但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由于具有权威性,在对受众舆论的引导上依旧处于主导地位。
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沉默的螺旋”有一定的弱化,但其对于社会公共意见的凝聚功能依然存在,奥地利心理学家洛伦兹提到的社会感应表明参与的个体越多而群体的力量越强时,相对离开这个群体的行为就会越少。具体而言,网络空间的舆论引导重心放在每个群体上,通过把握网络平台上所呈现的主流意见趋势,从而将网络空间舆论管辖在可控范围之内。
(二)消极作用
大部分对互联网中舆论的研究都会和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的群体心理特征联系起来,认为虽然群体具有冲动、易变、易受暗示等心理特征,但是群体道德可能比个人道德高尚。从目前网络空间受众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广场效应的作用表明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中,人们往往会表现出和日常生活背道而驰的言行,而网络空间的隐匿性恰恰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的群体聚集场所,现实社会的种种束缚相对降低,受众通过互联网的意见表达更加自由,加上法不责众的传统思维,因之群体的道德水平往往低于个人道德水平,这也大大增加了媒介融合过程中网络空间的舆论引导难度。
(三)网络舆论引导
“沉默的螺旋”是从个人社会心理研究出发产生的社会传播效果,媒介融合的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一定的变化,从根本上看是“沉默”的个人转向“沉默”的群体。周晓虹认为群体行为既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这取决于群体行为的具体形态以及具体形态的群体行为处在何种发展阶段。当前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媒介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改变意见气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传播平台的互联网对更大范围内的受众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沉默的螺旋”新解读的过程中,把握群体心理特征,关注群体极化现象,对舆论引导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德]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1,第140页.
[2]赵龙.在网络媒介中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周晓虹.集群行为:理性与非理性之辨[J].社会科学研究,1994(05):53-57.
【作者簡介】周私汛,贵州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