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盼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6-0272-01
《纲要》要求我们做到:“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满足和发展”。我们知道,游戏贯穿了语言、音乐、美术、锻炼、数学等各项活动中,在游戏时,幼儿的认识、记忆、思维、有意注意等状态都比平常的时候好,这是因为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境下,更容易训练幼儿的虚构性、趣味性、自主性、社会性和具体实践性等特点。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幼儿游戏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营造宽松氛围,让幼儿爱游戏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學记》里记载:“亲其师则信其道”。“四有”好老师里,也明确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以为,有爱心的老师,他的心里才有有教育,有爱,有责任,他才会发至内心地关注每个幼儿的一举一动,了解每个幼儿的喜怒哀乐,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幼儿只有在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中,让才能放松自己,才让轻松自在、无忧无虑地投入到游戏等活动中去,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获得自我展现和发展。另外,教师对幼儿和教育事业的热情、热爱,常常会使老师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这种把自己当成孩子的状态,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幼儿也进入到忘我的沉浸其中,获得主动的发展。
2.开发游戏素材,丰富游戏活动
为了更好地达成游戏目的,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即收获快乐,也获得成长,我们的教师需要进行游戏活动的前期准备,特别是游戏器材的准备。在很多学校,有些老师常常因为没有现成的游戏器具而烦恼,其实,我们的老师可以充分地利用一些生活中我们废弃的东西或大自然中的材料,自己开发设计教学用具。如:我们可以发动家长收集,然后让学生带到学校,在手工课上,和孩子们一起用废纸盒、麦秆、秸秆、绿豆、石子等制作小木屋、小家具等。我们和幼儿一起采摘树枝,制成各种植物标本来装饰环境,即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让幼儿学到了标本制作的知识。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农村去收集树叶、草、石头、废旧盒塑料瓶、包装盒子等,引导幼儿制作各式各样的贴画、物品。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引起他们主动地去尝试、操作的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加强游戏指导,优化教学情境
3.1 丰富游戏活动的组织。教师要明确游戏不仅指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更蕴含着反映游戏内在本质的精神性内涵。游戏设计做到“游戏有目的,游戏有乐趣,游戏有收获”。要把游戏的自然性与教育性并结合起来,融合在一起。既保证游戏的自由愉悦性,又使游戏充分发挥教育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主快乐的发展。同时,由于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在组织幼儿游戏时,教师必须支持、引导幼儿游戏的独立发展。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教师的重视和参与会让幼儿感到自己进行的游戏活动是有价值的、被认可的,就会更加认真自信、专注地投入游戏。因此,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地对幼儿的游戏施加干预,而要仔细考虑、谨慎而为;只要幼儿的活动没有超越教学安全或太多教学目的,教师就不要进行太多的干预。另外,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应当有较高的站位和较强的把控力,及时调整原来设计的教学与实际发生之间的冲突,确保教学的流畅和目标的达成。同时,教师也要进行积极的活动对照反思,对预设的教学中,不切实际的,要做好整改,为其他教师提供实际的参考意见。
3.2 优化教育情境,把游戏渗透到教育活动之中。幼儿教育是从无意识向有意思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的认真规律也是以无意识的生活想象向系统的教育过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自制力、管控力、有意识力都比较弱,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听从老师指导。而幼儿的好奇心、多动性又恰恰适应游戏的特征。因此,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意图主要是通过游戏方式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进行。而在游戏的设计中,教育的情境设计是很多游戏活动设计的关键,因为在幼儿最喜爱的情境中,幼儿的主动参与、愉悦体验对幼儿学习和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优化游戏情境,使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学习要求,使教师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成为幼儿主动的、喜爱的游戏活动,从而实现教学需要与幼儿个体需要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