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工艺之花绽放江都

2020-07-23 06:40方学斌
上海工艺美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江都金银海派

方学斌

金银细工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门类和品种,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传统的中国金银细工技艺主要有南、北两大派,北派以北京的掐丝珐琅工艺为主要代表,它的主要特征是以粗细不等的金银丝作为基材,通过掐、绕,缠、堆,垒等多种工艺手法做成首饰及摆饰件等工艺品。南方以海派实镶工艺为主要代表,它的特征是将金银锤打碾压成厚薄不一的片材,通过对片材的锤揲、錾刻、焊接、镶嵌、珐琅、砑光等技艺,做成小至戒指挂坠,大到舟楫楼台等金银工艺品。海派金银细工以实镶技艺见长,有着地域千百年来传承的悠久历史。

自古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是富饶丰盛之地,社会的富足催生了诸如丝绸,玉器,漆器等工艺品的发展,金银细工也不例外。从最近几十年来挖掘考古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金银器中就发现唐、宋以来金银细工艺术品数量众多,而且工艺水平很高。镇江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器具,鎏金龟化龙纹银盆等,工艺精湛,器形硕大。南京长干寺地宫,惊现宋代七宝阿育王塔,是佛教圣物,号称塔王,其制作技艺精美绝伦,完全用实镶工艺手法完成,表明在一千多年前金银细工的工艺水平已相当完备和成熟。上海从一百多年前开埠以来,一直处于东西方文化碰撞之中,不断传承传统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促进了上海极度的繁荣,开办了三百多家银楼字号,逐步形成以实镶为基础的海派金银细工技艺体系。

首饰、器皿、佛像等金银制品衍变成礼品行头和装饰物品,品种繁复,购销顺畅,加之民国时期金融、贸易、市场的空前繁荣也促进了金银细工技术的提高和从业人员的增加,涌现了一批身懷绝技的金银细工技艺高手。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国家对金银实行管理和统购,金银业几近绝迹,从业艺人被迫转行。机遇是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的,由于当时国家急缺外汇,而恢复一些传统的工艺美术产品以换取外汇,正是这样的机缘给金银细工的新生打开了绿灯。

首先抓住这个机遇的是当年扬州市江都街道办企业负责人杨铁城、刘宝华。他们在组织零星手工业者的同时,利用老银楼的职工创办了江都金属工艺厂开发金银产品,得到外贸部门的大力支持。初创阶段,白手起家,技艺水平薄弱,老银楼已歇业二十多年,本地残存的工匠寥寥无几,已无法满足生产技术需要。杨铁城打开思路,通过江苏外贸和上海外贸介绍,引荐聘用沪上金属工艺匠人。经上海金属工艺二厂销售负责人谢瑞洪指点和介绍,聘用了三十多位退休和下放转业的金属工艺匠人。

这批上海师傅都是当时活跃在上海各大银楼的名师名匠,他们身手不凡各有绝技。他们的到来完善了金银细工从前道配料轧片到传统的弹、錾、雕、镂、焊接、镶嵌、珐琅、砑光等技艺的全过程海派做法,企业明确一带一的师带徒责任并给予了经济上的奖励,大大调动师带徒的积极性。这样的师带徒活动,坚持了近十年之久,为海派金银细工技艺在江都传承并开花结果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敲打磨合,在上海师傅和江都艺师的共同努力下,一批高水平的金银细工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向市场,并推向各种高规格的展览会场。

七十年代后期,工艺美术的春天来到了。1978年江都金属工艺厂有十六件套的金银细工作品,摆上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展台,后又相继赴香港、日本、东南亚及阿拉伯等地区举办“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巡展,轰动京师,中外瞩目,获得国家领导人及工艺美术界的一致好评。香港《文汇报》介绍“这次展出的《地动仪》是一件手艺精巧的金丝宝石镶嵌的工艺品”。香港《新晚报》和科威特《新闻报》等报刊著文评价为“用780粒宝石镶成的《浑天仪》价值连城”“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的精彩的文物艺术品”。作品照片被收入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资料选编》,在全国性杂志《人民画报》发表,并被《天文爱好者》杂志作为封底介绍。这是一次最高级别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通过这次展览,江都金属工艺厂金银细工海派技艺得到充分彰显和极好的宣传。

紧接着大型实镶摆件《鹿拉凤车》《仿古铜车马》《汴河客舟》《郑和宝船》连续4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金银摆件产品中《吉祥战马》系列,以造型刚劲优美,赢得持久不断的定单,成为工厂的当家花旦。《阿拉伯帆船》系列,以素面光亮,风格突出被阿拉伯商人青睐,订单也是源源不断,为企业争取了大量的外汇和经济效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江都金属工艺厂产品的辉煌,来源于这30多位上海师傅技艺的传授。

沈培坤师傅,浙江绍兴人,十四岁学艺,聪明伶俐,炼就了一身绝技,曾经是上海鼎鼎大名裘天宝银楼的顶级头牌大师,是海派技艺的代表人物。他弹錾功夫高深,塑型能力超强,特别是铁制羊角头上功夫的挑、勒、膨、收、盘、颠、放等技艺,可谓炉火纯青,技艺精绝。因童年学艺,左手无名指都弯曲变形成所谓童子功。他使用的工具錾子就有上百种,形态各异,有直口、弯口、快口、斜口、顿口又有半圆、椭圆、空心圆、斜圆,变化多端、不胜枚举。使用的锤子材质也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有钢质、铜质、木头、橡皮,形状宽窄大小各不相同,而且有方头、扁头、圆头、尖头、斜头、弯头等等。在沈师傅的手中榔头和錾子,敲打得抑扬顿挫,使用得灵动熟练。一块普通的金属在他的摆弄中很快赋予了生命,塑形准确,出神入化。沈师傅做作品题材多样,飞禽走兽、人物佛像无所不能,而且活灵活现,体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力,也彰现海派金银细工技艺的独特魅力。七十年代后期沈师傅用纯银仿作扬州鉴真纪念堂的鉴真像,作为爱徒他选笔者做助手前往鉴真纪念堂现场制作。当时几乎没有游人,我们瞅准机会,细细观摩鉴真像,只见鉴真结袈端坐,合闭双目,神态安祥,沈师傅一一指点我抓住特征,随后用带来的錾子和锤子,在厚木板上用勒、膨、收等手法把鉴真脸先开好,然后带回来再如形做出十多厘米高的鉴真座像,非常逼真,令笔者叹为观止。

沈培坤师傅独创的《吉祥战马》系列,马的造型稳健吉祥,身披珐琅盔甲,有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精神气质,再配马鞍缰绳更显威严端庄,把战马的战斗精神和艺术的威武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吉祥战马》作品在国际银饰品市场经久不衰,订单不断,为企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典之作。沈师傅在上海滩的工艺界很有名气,因为身材不高,又名沈安庆,故人称“安庆矮子”,虽贬亦褒大名远扬。笔者作为他的弟子,亲受教泽,终生荣幸。他爱徒如子,技术毫无保留而要求严格认真,稍有不如意,沈师傅都亲手示范,不厌其烦,其中细节和技巧,关门过节都讲得清清楚楚,不时还讲起“阿拉学徒咯辰光,那能那能做”,以告诫我们的努力上进。笔者感受到沈师傅的人格魅力,崇拜沈师傅的高超技艺,抱着顶礼膜拜、虔诚求学的心境拜在沈师傅门下。经年累月勤学苦练,确确实实学到沈师傅从做人到从艺的核心神髓,传承了真正的海派金银细工技艺,学到嫡传手艺,使我终生难忘。

猜你喜欢
江都金银海派
金银潭医院
五连环(二)
五连环(一)
技艺历史究竟该如何追溯?
扬州江都:大爱跋山涉水,42所“好人书屋”落户11个省份
盆景艺术的命名方式和方法研究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变式教学初探
为“海派”正名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