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渔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探讨

2020-07-23 16:35李月宏郑来庆
商情 2020年32期
关键词:渔业升级养殖

李月宏 郑来庆

【摘要】我国现代渔业按照“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总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平稳、绿色、高质、增收”的态势。沂南县作为山区内陆县,渔业转型升级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将促进本地区渔业发展和为相近条件地区发展现代渔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沂南  渔业转型升级

沂南县地处沂蒙山腹地,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有天然水面4万亩,发展现代渔业得天独厚。近年来渔业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创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一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场一处,省级现代渔业园一处。2019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为7342吨,渔业总产值为19056万元。

一、沂南渔业发展现状

沂南县现有水面4万亩,渔业养殖水面2万亩,养殖业主120多户,多数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开始养殖的农民,养殖模式和品种较为原始,大多在池塘、水库进行春季放苗,秋季收获,处于人放天養的状态,养殖效益低。少数养殖企业工厂化流水养殖,产量高、效益高。县内养殖品种多集中在鲢、鳙、鲤、草、青、鲫、乌鳢等常规品种,工厂化流水养殖的有鲟、加州鲈、虹鳟、锦鲤、金鱼等名特优品种,规模小,需要加强示范推广。

二、沂南渔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问题

沂南县渔业转型升级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渔业在全县经济构成中占比较小,社会对渔业发展关注不高

2019年沂南生产总产值为220.56亿元,渔业产值为1.9亿元,占比不到1%。沂南属山区内陆县,没有渔业养殖的传统,建国后,随着全县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起,渔业养殖得到逐渐发展, 1958年沂南县始有人工养鱼,品种限于鲤、草、鲢、鳙、青等常见鱼种。鱼价几十年变动不大,渔业效益低下,渔业在社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越来越小。沂南临近黄海,市场海鲜产品丰富,南方淡水鱼类流通方便,价格便宜,导致本地农村水库、汪塘养鱼的越来越少,干部群众对本县渔业发展的关注也越来越低。

(二)渔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年龄老化

渔业养殖不同于其他行业,是资源型行业,需要合适的养殖水域,沂南适合养殖的水库、汪塘大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承包,原有养殖户现都已年过半百,有的甚至都年近古稀,文化水平低,发展现代渔业有心无力。有文化想从事渔业生产的年轻人,找不到合适水域,特别随着土地利用限制越来越严,河道等大水面退出渔业养殖,现代渔业养殖如同围墙,里面的想出来,外面的想进去,从业人员老化、固化,失去活力。

(三)生态环境保护制约渔业发展

国家原来推广的网箱养殖、高密度投饵养殖等提高养殖产量的方式方法因对周边环境有影响现已被淘汰,大规模集约养殖也面临尾水问题,国家对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限制了旧模式的渔业养殖。水库、河道等被划定为水源地、风景区、保护区等特定区域,渔业养殖原有模式无法持续。沂南县拥有的2座中型水库已禁止投饵养殖,其他50多座小型水库也禁止网箱养殖,沂河、汶河等大水面已划定为禁养区,渔业养殖空间遭到压缩。

(四)渔业转型升级缺乏资金、技术、人才

渔业转型升级必由之路是发展现代渔业,现代渔业发展需要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沂南县渔业基础薄弱,缺乏群众和社会基础,县内资金、人才、技术不足以支撑渔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县内自然养殖条件并不优越,吸引县外资源难度也很大。

(五)沂南渔业在低端发展,未形成产业体系

沂南渔业发展尚未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只形成低端的养殖环节产业,捕捞、流通、流通与加工、增殖渔业和休闲渔业等高端产业基本没有,未形成上下游完整的、循环的产业链,二三产业还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三、问题的解决办法

渔业转型升级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当前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高度,针对沂南渔业转型升级中突出问题的解决,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现代渔业

党的十九大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现代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机遇,渔业要转型升级必须发展现代渔业。首先要做好全县渔业发展区域布局,编好渔业发展的空间底图,以县内汶河马口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重点,突出马口鱼、沂河鲤、青虾等本地土著鱼种保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实行减量增效,减少鲢鳙青草等常规鱼种养殖,发展加州鲈、鳜鱼、锦鲤等名特优鱼类养殖,提高养殖效益;要发展名优特苗种孵化,提高现代种苗保障;要发展加工、流通、休闲渔业等二三产业,做好文旅渔融合文章。

(二)科技引领基层渔技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科技是强渔之基。探寻县内渔业发展和科研院所、高校等实现协同互动,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做好基层渔业技术推广培训,促进渔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三)提质增效,推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理念,在全县推广池塘和工厂化循环水、大水面生态养殖、稻田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生态养殖和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技术等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稳步推动养殖尾水处理、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等绿色健康养殖,督促渔业企业建立水产品可追塑制度,提升品质,积极推进渔业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内引外联补短板,形成合力发展

积极引导渔业养殖水域、劳动力、资金、科技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引进县域外实力雄厚企业,通过合作、联合等多种经营模式,围绕养殖、流通、加工、休闲、文化等循环产业链,促进特色产业扩面、规模产业融合,激发产业活力,形成发展合力。

四、结论

渔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现代渔业,现代渔业的发展依赖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和广阔的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结合当地渔业产业发展实际,调整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是渔业转型升级的康庄之路。

参考文献:

[1]陶长生.加快转型升级 全面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N].新华日报(江苏),2018.

[2]杨子江,刘龙腾,李明爽.我国渔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面临的问题[J].中国水产,2018(12).

猜你喜欢
渔业升级养殖
农业农村部等两部门:全面开启渔业互助保险系统体制改革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字词升级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种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