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某房屋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其防渗漏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防渗漏施工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旨在为类似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提供技术参考,保证房屋建筑各部位的防渗漏效果。
【关键词】房屋建筑;防渗漏技术
房屋建筑直接屹立在自然环境中,在雨水作用下可能产生渗漏,渗漏一旦发生,将对建筑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影响,还会引起结构破坏,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对防渗漏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渗漏技术。
1、工程概况
某房屋建筑工程主楼地上共11层,采用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主要用于车库,防水等级为二级,底板与外墙均采用C30混凝土。现以该工程为例,对其防渗漏技术具体应用做如下深入分析。
2、防渗漏技术
2.1地下室防渗漏
(1)在卷材施工过程中,应使基坑中的地下水位保持在底板垫层下部至少500mm。
(2)卷材铺贴时,基层应保持平整、坚实与洁净,且阴阳角处应呈圆弧状。
(3)卷材不能在雨雪天和风力超过五级时进行铺贴,否则将对卷材的铺贴效果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最终的防水效果[1]。
(4)在防水层正常施工中,气温不能超过+5℃~+35℃,当采用冷粘法进行施工时,气温需达到+5℃以上。
(5)防水层施工中使用的密封剂、处理剂与胶粘剂都要做到和卷材相容。
(6)现场的施工人员应做到持证上岗,全体操作人员在上岗之前都要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且经考核合格,以免人员操作不规范影响防水层的施工质量。
(7)排水口和地漏应比基层的表面略低,对于有套管的管道,需要比基层的表面至少高出20mm,卷材搭接如图1所示。
图1 卷材搭接示意图
2.2结构自防水
(1)在防水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做到无水作业,同时使基坑的地下水位比垫层低500mm,浇筑时不可带水。
(2)外加剂的掺量应准确无误,实际误差在±2%之内。
(3)配合比需通过专门的试验来确定,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取样试验。
(4)浇筑时,模板应保持平整,同时要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避免接缝处产生漏浆。
(5)一次浇筑长度应控制2m以内,否则将增大铺浆和振捣的难度。
(6)围护结构不能有湿渍,要在干燥以后进行防水层施工。
(7)对于防水混凝土内部钢筋与铁丝,都不能和模板发生接触,对于预埋套管,则要设置好止水环[2]。
(8)为避免产生初期开裂与温度裂缝,需要对水泥的实际用量进行严格控制,水胶比不能超过0.45。
(9)对混凝土入模时的实际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内外部温度差不能超过25℃。
(10)在预留洞口部位应设置钢丝网片,并采用纤维混凝土,提高自防水能力。
2.3屋面防渗漏
(1)屋面防水施工主要采用冷粘法。
(2)施工开始前做好基层处理,对基层的实际含水率进行检查,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3)在完成处理且达到干燥状态的基层表面,根据卷材宽度预留搭接缝,设置好相应的基准线。对于卷材的搭接长度,长、短两边分别不应达到150mm和100mm以上。将基准线设置好后,在洁净的基层表面铺设防水卷材,在实际的铺设过程中,需要和设置好的基准线完全对准。每铺设好一幅防水卷材,就用长柄压辊连续辊压若干遍,以此排除卷材下部存在的空气。将空气排除干净后,还要用包裹一层橡胶的软压辊进行辊压,确保卷材的粘贴达到牢固[3]。
(4)将防水卷材铺设好以后,需要对搭接处结合面进行清理,并用有机试剂进行擦洗。在胶粘剂的表面达到干燥之后,方可粘贴。在粘贴的过程中,需要从其中一端开始,避免产生气泡与褶皱,粘贴好后用压辊认真辊压,确保粘贴达到牢固。将防水卷材铺设好后,应保持平整和顺直,且搭接处的尺寸应准确无误,避免产生扭曲与褶皱等现象。
(5)完成防水卷材铺设与检查后,立即进行蓄水试验。在蓄水试验过程中,蓄水的高度要比屋面上的防水最高点略高50mm,同时蓄水的持续时间应达到24h。通过蓄水试验,能确定防水层的实际防水效果,如果防水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则应立即进行处理。经蓄水试验确认防水性能达到合格后,应尽快开始保护层的施工,以此为防水层提供有效保护,避免防水层被破坏[4]。
结语:
综上所述,防渗漏对建筑的正常使用有很大影响,以上是对房屋建筑实例防渗漏技术实际应用的简要分析,目前該房屋建筑的防渗漏施工已经顺利完成,经试验检查,防渗漏效果良好,所用防渗漏技术合理可行,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郭亚弟,何宗祥,毛丽君.房建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及优化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39-40+151.
[2]刘丰,金锋,耿超,赵志刚.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技术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20(12):204+206.
[3]胡诚家,王泽,陈凡,邓嘉伟.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1(27):179-181.
[4]马建国.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核心应用探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23-25.
作者简介:
文建国(1971-),湖南宁乡,汉族,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主要从事房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