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波
摘 要:创建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部署, 是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建设 文明城市创建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01
一、图书馆事业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力量
图书馆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知识文化典籍的重要载体,即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也是一个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象征;一方面它是城市当前文明程度的基础,同时又为城市的文明发展提供科技、文化方面的支撑。当前,全国各地都进入了争创文明城市的高潮,文明城市成了一个城市档次的主要标志。从近年创建文明城市的情况来看,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文明城市已成为引导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标杆。
二、文明城市呼唤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
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共图书馆正在逐步改变“门庭冷落鞍马稀”的尴尬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对外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的人气不断走向兴旺。然而相较近年来遍地开花、迅速崛起的书城而言,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仍显不足。
1.理念转变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公共图书馆长期、蓬勃的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模式、延伸服务、提高质量,这样才能将更多潜在读者变为当前读者,实现资源利用率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新常态”下我们更应当认识到:以前的图书馆工作模式和服务理念已经跟不上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而图书馆工作核心已经从藏书转变为读者服务。这里的服务也不再是单纯的保存文化遗产和文献信息传递工作,而是更强调主动性和富有挑战性的深度服务:挖掘智力资源,服务社会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欣赏和娱乐消遣需求;倡导包容平等、崇尚科学的人文精神,维护社会和谐。这些都对新时代图书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方能实现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
2.布局框架
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决定着图书馆的布局,因此布局应适应其各功能室的发挥、运作管理秩序的顺畅。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筑本身的面积与风格各异,服务功能的侧重点也略有不同,所有大家对布局的认识和理解均会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形成与主要功能和整体运行相适应的空间场地;
第二,形成兼顾一般与特色,规模适中的分类功能室;
第三,形成兼顾“人流量”与“书流量”,“金字塔”式的楼层分布。
3.阅读环境建设
图书馆阅读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阅读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立体的多层级系统。
一是阅读空间的塑造,在空间尺度方面,应选择合理的尺度关系,空间要适中,高度要适当,让读者产生愉悦感,提升阅读效果。室内空间应宽敞明亮,保证良好的导向性。读者进入馆内很容易注意到馆区的平面布局和引导标识,方便找到想去的地方。
二是环境色彩的选择,过去图书馆一般是在自身文化形象上考虑色彩,从而忽略色彩对阅读者心理的干预,所以色彩比较单一,特色体现不充分,所以重视色彩设计是必须,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改善色彩设计。
三是阅读资源的优化,阅读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应正确处理纸质资源与电子文献的关系,构建多种资源和谐共处的空间。就未来趋势,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共同存在并相互融合是读者多层次阅读需求的必然。
四是培养良好的阅读行为。阅读行为与读者文化背景、教育经历密切相关,公共图书馆应鼓励自由阅读,向读者推荐好的读本、开展深度阅读图书推荐服务,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等都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4.向弱势群体领域的延伸
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具有很强的同质性、集中性和群体性,如果他们的利益受到忽视或处置不当,就有可能使他们在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时,将社会转型期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矛盾和冲突通过非理性方式宣泄。公共图书馆要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首先,要創造便利的阅读环境,在服务设施、服务时间上充满人性化考虑,充分运用图书馆合理使用条款,降低对弱势人群的服务门槛,在馆内合法地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就拿图书馆实施的押金办证制来说,对于这类弱势人群,可降低办证押金或免收押金,这样就能够让更多外来劳务工和流动儿童使用图书;其次,要为弱势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咨询功能,为求学者提供升学信息,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为被伤害者提供法律咨询等;最后,在举办各类公益性报告、专题讲座、开办培训班的同时,还要建立馆外流通点,开展送书下乡等活动,贴近老人、儿童、残疾人士、农民工、贫困及边远地区人民等,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提高自身素养,变弱为强。这些举措不仅能使社会的弱势群体从中获益,更为和谐社会的构建铺平了道路。
结语
公共图书馆在构建文明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一股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源泉。公共图书馆每天面对各行各业的读者,他们来到图书馆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知识的熏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应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其在构建文明城市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城市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荔京.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文化作用[J].图书馆学刊,2007,(3).
[2]洪湛.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J].图书馆学刊,2005,(4).
[3]李雅丽.论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