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敏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疑问式开头,能引发读者思考,也会让读者右代入感。)
回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总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非常悲伤。因为她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又是一次考试。这一次,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这位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第一次有了解不开的结。这个结,好像一代一代的父母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解。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儿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在班上
成绩不够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她没有那么做,她希望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刻苦,但是依然没有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了一次海边。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专门引导人去寻找答案,也许大自然本身就是迷惑者的老师,总之,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儿子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名第几,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
寒假归来的时候,小学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期间他讲了一段小时候的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海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總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上天空需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穿大洋的却是它们。”
(这段话揭示了问题的答案,照应了文章酌开头。寓意深刻的谈话,给了作者信心和力量。故事浅显但意味深长。)
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也包括他的母亲。
(摘自《伴侣(A版)》2005年04期)
小阅告诉你
我们在面对生活时,或许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艰难的环境,而是被环境困住的“自我”:懦弱的人无法突破对自己的怜悯,始终停留在“舒适区”,那我们就会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出悲剧,如果我们敢于打破幻想,大义凛然地走到海洋的另一边,那我们将成长、蜕变,获得新生,美好生活的大门也会对我们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