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气举工艺在低压低产含水气井上的排水采气效果分析

2020-07-23 14:35:56王子雨崔梦迪
辽宁化工 2020年7期
关键词:气举柱塞气井

王子雨,崔梦迪

柱塞气举工艺在低压低产含水气井上的排水采气效果分析

王子雨,崔梦迪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含水气田的不断开发,老井的压力、产量逐渐降低,自身携液能力变差,尤其是一些出油、出蜡气井,需频繁降压带液辅助生产,使低压低产气井产能无法稳定释放。根据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低压低产井上的试验情况分析,初期达到了较好的增产和清理井筒积液效果,后期通过制度调整基本达到了间歇开井制度下的稳定生产。本次工艺试验对后期柱塞气举工艺在低压低产气井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柱塞气举;低压低产气井;生产制度

随着含水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气井的产量随压力的下降不断降低。由于携液流量与举升压力的不足,气井在生产过程中携液能力变差,井筒内积液加剧,而传统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在气井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已无法满足清理积液的排液效果,特别是一些产出液中含油的低压低产气井,由于凝析油的消泡作用使泡沫排水工艺的辅助排液效果更差,需通过频繁的放空降压辅助带液,气井无法稳定生产,同时由于放空浪费了大量的产能。

1 试验背景

1.1 试验井情况

X1井投产于2005年3月,是一口多层位合采的直井,主力生产层位为H2和S2层,两个产层均为含水气层。稳产15年时间至2019年初,井口油压已降至平均1.6 MPa,日均产气量2 387 m3,日均产液量0.34 m3,为典型的低压低产含水气井。

由于油管串带有未解封的封隔器,井底油管与油套环空为不连通状态,前期生产通过定期由井口向油管投注固体泡排棒的方式辅助气井带液,但由于该井产出液中含有5%的凝析油,泡排药剂的起泡和稳泡效果受影响较大,且气井压力较低、生产流量较小,无法满足稳定生产的带液需求。通过井内流压梯度测试,结果显示该井在1 643 m处出现变密度界面,估算井内液柱高度约600 m,抑制气层产出气效果,若井筒内液柱降低,则可有效提高气井采收率。图1、图2为X1井的流压流温梯度图及管柱结构图。

图1 X1井试验前流压流温梯度图

图2 X1井管柱结构图

1.2 工艺原理

柱塞气举是气井间歇举升的一种排水采气工艺。柱塞在举升气体和被举升液体之间作为一种机械密封界面,最大限度的减少密封界面以上的气体滑脱损失,从而有效提高气体能量的举升效率。柱塞举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气井本身的地层产能,气流将柱塞从井下推向井口,实现不断的将进入井底或井筒的液体举升到井口,使气井恢复生产或有效的延长气井的生产期,最终达到提高气井采收率的效果。

2 试验设计

根据柱塞气举排采工艺原理和柱塞运行条件,设计选井要求需满足:(1)自喷或间喷井,产水量小于10 m³/d;(2)垂直井深≤3 500 m,井筒内油套管管壁规则,缩径和扩径≤10%。

根据选井条件,结合气井生产条件及通井结果,X1 井符合柱塞气举工艺试验的条件。根据X1井管柱结构及井内积液情况,设计柱塞坐落器下入位置为靠近安全接头或水力锚位置,柱塞气举下深及运行参数设计见表1。

表1 柱塞气举下深参数设计表

3 试验效果评价

3.1 总体效果

X1井2019年4月20日启用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7个月的试验运行期间主要进行了4种工作制度的试验,前期达到了较好的增产和排积液效果,后期由于产能的不足,产气产液出现下降较快的情况。图3为X1井柱塞气举试验前后生产曲线图。

3.2 阶段效果分析

3.2.1 第一阶段(一周期开8 h、关4 h)

X1井柱塞气举工艺在运行初期(4月20日-6月16日)采用每天两开两关,单周期开8 h、关4 h的生产制度,日均生产16 h,取得了较好的清理积液效果,日均产气量达到了8 408 m3,日均产液量1.58 m3。

如图4,以5月10日柱塞运行单周期压力和流量关系曲线为例分析:在关井恢复4 h后开井生产,柱塞经过30 min到达井口,单次排液1.32 m3,之后续流生产8 h,压力和生产流量平稳。

图3 X1井柱塞气举试验前后生产曲线图

图4 X1井柱塞运行初期单周期压力流量图

3.2.2 第二阶段(一周期开6 h、关6 h)

随着第一阶段逐步将井内积液带出并释放产能,X1井的产气产液开始快速下降,第二阶段(6月23日-9月16日)调整生产制度,延长关井恢复压力时间,将生产制度调整为每天两开两关,单周期开6 h、关6 h。在此制度下,该井稳定生产85天,日均产气量6 313 m3,日均产液量0.49 m3,产液量较第一阶段下降明显。

如图5,以7月8日柱塞运行单周期压力和流量关系曲线为例分析:在关井6 h后开井生产,柱塞经过30 min到达井口,单次排液0.39 m3,之后续流生产6 h,压力和生产流量平稳。

图5 X1井柱塞运行第二阶段期单周期压力流量图

3.2.3 第三阶段(一周期开5 h关7 h、开4 h关8 h)

柱塞运行第二阶段末期,X1井产气产液下降迅速,并出现连续多天未出液的情况,判断限位器以上已无积液,且气井产能较前期下降较快,因此第三阶段再次调整生产制度,延长关井恢复时间。

采用每天两开两关,单周期开5 h关7 h的生产制度,如图6,以11月1日柱塞运行单周期压力和流量关系曲线为例分析:在关井7 h后开井生产,柱塞经过20 min到达井口,未出液,之后续流生产5 h,压力和流量下降较快。

图6 X1井柱塞运行第三阶段期单周期压力流量图

采用每天两开两关,单周期开4 h关8 h的生产制度,如图7,以11月30日柱塞运行单周期压力和流量关系曲线为例分析:在关井8 h后开井生产,柱塞经过20 min到达井口,未出液,之后续流生产4 h,压力和流量较为平稳。

图7 X1井柱塞运行第三阶段期单周期压力流量图

3.2 其他效果分析

X1井柱塞气举试验前依靠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排水效果较差,且由于气井出油(含油量10%),长期泡排制度下,井内乳化物堆积严重,影响气井带液及产能释放。

柱塞气举工艺运行初期,气井出液取样呈现黑褐色黏稠状,至后期液样逐步澄清。判断为柱塞在井内往复运行过程中将油乳等井内结垢刮削并返排,使气井管柱更加通畅,利于带液。

4 结 论

1)X1井在柱塞气举工艺运行期间,不同的生产制度下,通过关井恢复压力,开井后柱塞均能在短时间(20~30 min)内到达井口,能够较好地达到清除限位器上方积液的效果。

2)X1井柱塞气举工艺试验在运行过程中,生产制度均采用两开两关,仅通过调整开关井的时间来实现气井的稳定生产,而未通过调整合适的气嘴大小实现对流量的合理控制,使前期产能释放过快,造成后期产气产液下降过快。

3)X1井柱塞气举工艺运行后期,限位器上方已无积液,柱塞的运行未起到带液效果,应根据情况重新调整限位器下深,达到清理下部积液的效果。

4)柱塞气举工艺在高含油气井上的应用较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有明显的优势,在提高气井带液效率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井筒内形成油乳结垢的风险。

5)柱塞气举工艺在井深小于3 000 m且地层中部流压大于8 MPa的低压低产气井上应用,柱塞可以顺利到达井口,取得一定的清理积液效果,但需调整合适的间歇生产制度和配产,使气井能够长期稳产。

6)柱塞气举工艺清理积液的效果受气井油管下深及井内特殊措施管柱的限制,对于油管喇叭口以下或特殊措施管柱以下的井筒内积液则无法通过柱塞的往复运行带至井口。

[1]党晓峰,吕玉海,陈虎,刘洋.产水井柱塞气举生产制度优化[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6(4):40-43.

[2]杨旭东,白晓弘,李耀德,杨亚聪.苏里格气田智能柱塞气举排水采气技术研究[J]. 钻采工艺,2013,36(5):55-57.

[3]张荣军,乔康.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J]. 钻采工艺,2009,32(6):118-119.

负责人:王胜 联络人:王胜

电话:13591360316传真:0411-84662365 Email:wangsheng@dicp.ac.cn

学科领域:环保减排 项目阶段:工业推广应用

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

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是导致大气雾霾的重要诱因,VOCs 的排放涉及化工、喷涂、印刷、制药、塑料和橡胶加工等众多行业,其成分复杂,大体包括三苯类(芳香烃、多环芳香烃等)、含氧类VOCs(醇类、酮类、酚类、醛类和酯类等)、烃类(如烷烃、烯烃)、含杂原子 VOCs(如卤代烃等)以及低碳烷烃类(如乙烷、丙烷等)。鉴于 VOCs 对环境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其排放控制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欧盟、日本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 VOCs 排放标准及减排计划。我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 VOCs 排放纳入总量控制范畴。VOCs 的排放控制技术主要可分为物理回收和化学降解两大类技术,而化学降解法中的催化氧化技术,具有适用处理废气浓度范围广、能彻底将 VOCs 转化为 CO2和 H2O,无二次污染问题,并且可处理易燃易爆气体,是 VOCs 净化的最有效方法。大连化物所在科技部重点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 STS 项目等资助下,针对典型的四类 VOCs 气源特点,进行了 VOCs 氧化催 化剂及工艺技术的开发。开发出针对含氧类 VOCs、芳香类、低碳烷烃类以及含杂原子类等系列 VOCs 净化催化剂。开发的广谱性燃烧催化剂,已成功应用于涂装、印染、石化等 5 个工业项目。开发的耐卤素燃烧催化剂也已应用于对苯二甲酸尾气催化净化工业项目中。

此外,开发的丙烯酸尾气、丙烯腈尾气净化催化剂已完成工业侧线试验,正在进行工业推广应用。目前,在耐硫燃烧催化剂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有望近期完成工业侧线试验。同时,还开发出蓄热催化净化工艺(RCO)、吸附-浓缩-催化净化等VOCs 净化工艺,可以满足不同的VOCs气源和工况特点,可以为用户提供VOCs催化净化成套技术方案。现已经申请相关发明专利45件,授权近10件。投资与收益:大连化物所开发的VOCs净化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性能完全能够和国外进口催化剂相媲美,催化剂成本低于同类产品。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

投资规模:500 万~1 000 万。

Research on the Draining Gas Recovery Effect of Plunger Gas Lift Technology in Low-pressure and Low-production Gas Wells

,

(Sinopec North China Petroleum Bureau No.1 Gas Production Plant, Zhengzhou Henan 450000,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igh-water-saturation gas fields, the pressure and production of old wells gradually decrease, and their own liquid carrying capacity becomes worse, especially for some gas wells containing oil and wax.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stable output of low-pressure and low-production gas field to frequently vent to reduce the back pressure of well head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plunger gas lift technology in low-pressure and low-production gas wells, a good effect of increasing production and discharging the wellbore effusion was achieved in the early stage, and the stable output under the intermittent well production system was basically achieved by constantly adjusting the production system in the later stage. The test can 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lunger gas lift technology in low-pressure and low-production gas wells.

Plunger gas lift; Low pressure and low productivity gas well; Gas well production system

TE934

A

1004-0935(2020)07-0797-04

2020-03-23

王子雨(1992-),男,助理工程师,硕士,河南省郑州市人,2018年毕业于长江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从事于致密砂岩含水气藏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气举柱塞气井
斜盘式柱塞泵柱塞副最佳间隙值的计算与仿真
同井场气举工艺技术在靖边气田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8
渤海S油田气举故障诊断及解决对策
海洋石油(2021年3期)2021-11-05 07:42:24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一款弹簧式导向柱塞挡块替换方案设计
涪陵页岩气田柱塞气举工艺研究与应用
连续柱塞气举工艺设计及在塔里木凝析气田的应用
钻采工艺(2020年1期)2020-07-21 01:56:52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9期)2018-08-04 03:31:16
气井出砂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2期)2018-04-18 07:13:33
气井节点分析技术在桥口井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