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晋,王亚楠,李秋旻
(中南民族大学 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城市旧街老巷改造的后文化生态问题研究——以武汉市为例”(CSY15005);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鄂东南传统村落祠祀空间的文化生态特征及其嬗变与选择研究”(CSH20007);中南民族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高校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YZD18025)阶段性成果
当今社会,城市化发展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里分建筑的空间被占用现象也不断凸显。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从最初单一的基本生活需求也逐渐向多元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方向转变,也由此引发了传统里分住宅建筑由自发性“修缮”向群发性“改造”的“补丁”调适现象频现。这种“补丁”调适现象,本是当地原住民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根据自身不断提升的生活需求而针对自家住居环境所进行的一种微介入式调整现象,是在非规划条件下的一种自适应行为。但也正是这种本由个体“内发”的“自给性”调适行为,一方面既满足了原住民个体日常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却又引发了所处里分片区、街道乡邻,亦或是一个城市竞相追逐当代社会生活的“外延性”群发调适现象。这种现象,既是传统住居原住民对于现有住居空间发展的内生性生活诉求的折射,也是传统住居原住民非规划性“理想”空间应变“智慧”的体现。而这种个性化的“补丁”式调适现象,也正因为这种由调适的“一个点”引发为“全局性”调适发展的现象,也逐渐成了武汉这个城市内源在地性的一种群发性“文化”表征,形成了其城市文化“智慧”的独特风景。
里分,作为武汉历史街区中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形式,是汉口百年民居文化的缩影。其特有的住居生活形制因由历史需求而生,伴随时代脉络而展,后又为现实需要而变。其间自至始至终离不开原住民“因时寻宜”的调适身影。纵观武汉传统里分建筑及其住宅空间的调适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武汉里分建筑及其民居形制的诞生,伴随我国近现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西方列强之于中国传统大门的开启。1861年汉口开埠通商后,西方列强纷纷前往汉口设立租界,促进了武汉近现代地区性工商业的发展。汉口工业对于廉价劳动力的过度需求和其商业形成的集聚效应,致使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多选择聚居于当时工商业较为昌盛,码头航运较为发达的汉口片区。在原有土地和人居资源变得格外紧张的同时,也给当地的房地产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当时的房产开发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将民居居住空间最大程度的利用?因此,他们摈弃了近代以前中国传统民居古建宽院落,多进,且中厅两厢的形制,取而代之的是深受当时西化住宅建设理念影响的窄巷弄,多门闸,以围墙为隔的三间两厢或两间一厢的简洁规整、造价低、方便大规模生产的里分住宅。在装饰上既汲取并简化了西方传统建筑装饰的元素特点,同时又夹带着近现代地方传统特色。如:1901年建成的德兴里和长清里等。这些早期的里分住宅在建造的时候大多数没有分户厕所或厨房,住宅之间空隙过小,也衍生通风等问题,但这却是当时大环境下为了解决住宅紧缺问题的产物,同时也为后期居民为了改善生活而进行自发性的改造埋下伏笔。1911年汉口大火之后,汉口经济的复苏,以及买办官僚与江浙财团地盘的竞相争夺,使得汉口里分建设再次掀起了建设热潮。随着保和里、长怡里、五常里等里分纷纷建成,这些里分住宅进一步改变了传统街坊中前店后寝的布局模式,多采取面街底层商铺住宅,街后则效仿西式做法,多为2-3层砖木联排式住居模式。[1]由于这类里分住宅空间应用灵活,有着较强的围合性特点,因此,在其中后期也衍化建成了一些由单元式集合住宅所组成的里分,如上海村等。由此不难看出,早期的武汉里分住宅形制的诞生与调适更多的是由住宅开发企业或财团买办基于社会需求而“量体裁衣”式的“理性”规划与衍生,体现的是则一种基于社会发展调适与地域文化融合衍化的社会必然。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原来的私有财产收归国家公有,由国家统一再次分配。当时的武汉市人民政府为改善工人,特别是工厂职工的生活条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曾建造了一批新型里分建筑。但随着单元式住宅的逐渐流行与普及,传统里分住宅形制遂未再添新筑,而那些已建的传统里分住宅则成了国家单位房,主要提供给了工厂和单位的职工居住。其分配原则,则是根据单位所在的地理位置,采取就近分配的方式配给,也由此引发了新的里分住宅单元性问题。因为里分建筑“房少人多”的问题,致使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减小,原来一家一户的里分住宅也多被拆成了“一家多户”,更使得原本独门独户的里分住宅,一时间成为了虽然短暂性地解决了人口居住的问题,但也造成了传统里分住宅中居民生活质量整体不高的现实窘境。与此同时,由于这一时期国家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重工业中,原有的里分住宅出现破旧、老化的问题也始终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这也间接促成了在里分建筑内居住生活的居民,只能依靠自主修缮的方式对其进行更为经济、更为适用,近乎“立体缝合”式的适宜性修补,如增加户间隔断,原厅间、厨房类公共属性空间被改造、分割或外移等。这一时期的武汉里分住宅体量与形制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更多地体现的是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供——需”矛盾间的调和与调适发展问题。它反映的是当地住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针对多元邻里关系与有限空间场域的有机“缝合”关系,折射的则是一种基于社会集体发展计划与个体自主调节与调适智慧的“立体缝合”逻辑,凸显则是一种由住居计划“理性”向生活经济“理想”萌生与调和的里分住宅形制过渡性改造过程。
改革开放后,原来国有分配的住宅归还给了居民个人,住宅产权属性也由公有属性,变为了自有产权。里分住宅邻里内部原本建构的有机“缝合”关系,也随之逐渐被分化与割裂。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环境适宜关系的变化,里分人口代系繁衍的增剧,也进一步造成了里分居民对于生活空间需求的变化,以及个体自主空间调适现象的加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高层单元楼的兴起,有经济能力的里分居民陆续搬入了密闭式的小区住宅,这也让里分内部阶层分化变得更为复杂,直接或间接地促使里分内部环境改、扩建活动不断增多。那些仍留守在里分的原住民,怀揣着改善生活环境的“理想”与“渴望”,为了令自身有限的居住环境能够更为方便与舒适,便凭借着自身日常生活的经验,以及生活中便利的材料,由个体临时性的“突发奇想”到群发性体悟感的“巧思筑构”,再到如:空间结构外挑、空间界面的“凿壁偷光”(如:图1-2)……这些看似“不合逻辑”的违建方式,亦或“满目疮痍”的“补丁”之风,却是里分居民生活“理想”的创新之举,也可以说是其时代构筑的“智慧”浓缩与凝练。
图1 永庆里武汉住宅现状(作者自摄)
图2 永庆里武汉住宅现状(作者自摄)
如果说武汉传统里分建筑“补丁”调适现象的发展诱因自始至终离不开原住民“因时寻宜”的调适身影。那么,其现象发展的动因,则是源于其以“人本”为主体,由内而外的“因需寻适”之力。以汉口永庆里分住宅为例,该里分住宅建筑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友益街东端北侧,始建于民国初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老武汉里分传统生活记忆的缩影。目前,永庆里里分住户共有70余户。主要聚居人群类型为:下岗工人、低保户、外来租户、老年人等(详见表1-2)。几乎每一栋住宅或多或少都有人为性“补丁式”修缮与改造的痕迹。其“补丁”调适的方式则主要采取:内部空间“修补”和外部界面“补丁”两种方式。
表1 永庆里现有居民年龄结构状况统计
表2 永庆里现有居民从业状况统计
“空间不够,修补来凑”,这是武汉老里分居民嘴边常挂的一句口头禅。一个“凑”字既包含了对里分住宅空间现实环境的无奈,也充分展现了里分居民聪颖灵动的个性。传统里分空间“修补”与调适,多因“内需”而致。如:内容独立厨卫空间的缺失,单位寝居或收纳空间不足、通风采光不畅等现实问题,使得其居民多采取见缝插针,化零为整的方式,以期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空间面积,实现内部空间的高效率整合。如:永庆里7号楼住户在原里分建筑未设分户卫生间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房体空间层高,设置隔层卧室,并充分利用隔层下侧楼梯间的位置改造成厕所,并设置淋浴功能,使得原本空间缺失的便基本生活问题,得以弥补与改善(图3,图4);而永庆里12号楼住户则将原一层阴暗潮湿的卧室搬至楼上阳光充足的地方,把原有一层邻里分巷道空间改造成棋牌室和零售店铺,供家人及朋友娱乐,不但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也适应了现代物质文化娱乐的需要。除了空间的功能改变外,也有家庭对室内零散空间进行整合利用,即赋予住宅内部边角区域以储物功能。如:在楼梯下侧打造柜子,用来存放常用的物品;在住宅大门内侧部分用来堆放扫把、拖把、垃圾桶等清洁室内的用品等。这些看似“微介入”的小修补与小调适,却是基于里分居民生活内在需求使然,也是其勇于探索现代生活舒适、便利性的践行“智慧”的体现。
图3 永庆里内部空间利用与改造(作者自绘)
图4 永庆里内部空间利用与改造(作者自绘)
如果说里分住宅内部空间的“修补”与调适,源于其狭隘生活空间现实的“内需”,那么,其外部界面的“补丁”,则是其“内需”外延的惯性使然,又兼顾“经济适用”的价值因素考量。
称其是“内需”外延的惯性,主要是其内需的拼“凑”发展终究无法根本性解决实际空间面积不足的现实问题,而向外“借”空间,则成了居民妙思巧构的现实选择。常见于分户厨房或厕所外移,住宅窗檐或雨棚外挑等侧向改造重构方式(详见表3)。这些改造活动均是以自身住宅内在需求为核心,结合住宅周边空间环境特点,及其经济实用性建筑材料工艺、构筑需求,对住宅周边空间进行“因宜借用”,以及内部空间的“因适整合”,以实现里分住宅内部空间需求重组的现实目的。例如:在永庆里的居家住户多采取住宅外墙开槽口或阳台加设的方式,将厨房外移,并采用钢板焊接加固的手段,利用新增设空间的上部悬挂油烟机或排气扇设备,下部则摆放燃气灶具。这样,既借用了外部空间,实现了室内空间实用面积的释放,又更好地解决了油烟排放的问题。此外,即使遇到住宅侧向外墙无法“借”空间的囧境时,那么,向上“巧借”空间,则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重构方式。主要表现为住宅自下而上加建隔层或向原建筑顶部叠加新增实用空间面积,以增加内部空间可用率。有时为了使外延空间使用更便捷,部分住户也会在住宅外立面或者是老空间与新增空间间搭建楼梯,起到一定的连接的作用(图5,图6)。不仅如此,由于里分建筑年代久远、结构老化、建筑基体界面残损,漏水、风化、残缺等现象不可避免,居民们便使用废弃的木板、塑料布、钢板等将住宅外部有裂缝或残缺的地方包裹起来,既方便又实惠,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又起到了遮风挡雨的作用。如:里分住宅窗户的挡雨棚、空调外挂机存放箱等,这些里分住宅额外新生的“补丁”,看似与原建筑整体并非绝对得宜,但却可谓当地居民对里分建筑外部界面巧思妙构后的“别样风景”,独具个性特征。
表3 永庆里民居建筑“补丁”重构类型统计
图5 永庆里外部“补丁式”重构分析(作者自绘)
图6 永庆里外部“补丁式”重构分析(作者自绘)
里分住宅“补丁”现象的出现与发展,诱发于社会发展的“时宜”,依靠的是生活调适的“内需”推动,但却最终归结于其自身自发而至群发的文化发展的“效应”作用,即“一家尝试,集群效仿”的群发性效应。这也直接或间接造成武汉里分住宅“补丁”式重构的文化整体发展印迹,一种“因时寻宜”“因需寻适”,由自发到群发的集群文化地标性效应表征。这种文化表征主要呈现为以下地域特点:
里分住宅的“补丁式”重构就如同一个勤俭为美德的家族“服装史”,既充满了时代的印迹,又带有些许时尚的元素。曾几何时,这些以勤俭持家为理念的家庭,当家中子女较多,或是情感上恋旧弥新时,总会采取家中衣物“老大穿完,老二穿”“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方式传承着家族的荣光。尽管随着现代生活的日渐富足,但这种良好的传统日渐淡化,但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补丁,倒是成为了时尚设计师们追捧的元素,“补丁裤”“乞丐服”“拼贴风”……也日渐成为了大众的时尚。里分住宅亦是如此,它们身上累积的“补丁”,虽因经济拮据的现实需求背景而生,却是顺应时代发展印迹的回响。
1.以形补形,因形而异
倘若衣服上破了个洞,或许人们会下意识地去找寻一块颜色与其相似、大小与破口契合的布块进行缝补。而当建筑屋顶漏水或侧墙破损、窗户透风时,人们也必然会首先想到找一个与缺口形状相似的便捷性材料把缺口及时堵住,其次才会去考虑其材质的经济性、可靠性或者是使用寿命等其他因素。这或许就是常人对于缺口、破损问题,在形象思维上的一种惯性思维模式(图7,图8)。也正因为此,传统里分住宅的空间修补与改造往往并未有固定的形制或造型的整体思维模式,多是应急之选,应需而为。在造型、材质的选择上也多呈现“以形补形,因形而异”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特征,并无绝对的章法可言。另一方面,由于传统里分住宅居民生活的勤俭作风与部分家庭的拮据状况,以及“缝补适需又三年”的“朴实”思想的驱使,也直接造成了这些原本应该得以根治或修复的建筑基体问题,在如非必要,亦或迫不得已的修复必要性状态下,却得以留存、延续和发展。
图7 衣服上的破块与补丁(作者自绘)
图8 人的惯性思维模式(作者自绘)
2.以补修复,因借得宜
传统里分住宅的“补丁”,“补”的最终目的无疑是为了使建筑内、外部空间原有的缺失或不足最终得以修复或改善。而这种“补”无疑也会直接或间接增加和产生新的介质或空间。因此,如何“得宜”于原有空间,无疑也是里分居民巧思妙构的空间“智趣”所在。在武汉里分,居民都是善用建筑“灰色空间”或巧用“共享空间”的大师。当其住宅内部需要增加新的功能空间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把已有且明确的功能空间“让”出来,而是巧妙地将功能空白,或者不明确的位置给予新的“定义”。比如阳台,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连接,其既是室内空间的延伸,也是室外空间界面整体形象的窗口,为解决里分住宅密集,公厕不便的问题,向外部公共区域“借”空间,将分户厕所外置阳台,成为了里分居民修补改造的众多选择之一。这样一方面借得了新的功能空间,改变了原有空间单一的属性,又可在不占用室内空间的前提下,解决了通风、排气、排水等问题。此外,外置的空调室外机箱、外扩的窗檐、悬挑的“空中楼阁”等也均是如此“借”之妙构之举。尽管,这些满目疮痍的“补丁”有时也显得那么随意和碍眼,但它也如同衣服上增加了一些“时髦”的元素(图9),让人们在感慨里分居民智慧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对里分住宅浓烈的兴趣,更加令人寻味。
里分居民空间的“巧思”,看似无厘头的乱搭乱建,确是个性需求、从众心理、社会趋势使然下的“妙构”,既有着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又是其在时、在地、在场的空间性情的展现。其妙构的固然是一个个小家居“适宜”的天地,探寻构筑的却是武汉这个城市,更接地气且更具个性的“风景”。
1.因自身需求产生的个性空间
从时间方面来看,我国早期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期间,“房少人多”的问题使原本应该一家一户的住宅被迫变成了“多家一户”。后期家庭人口的繁衍与出生更让原本紧凑的空间过度饱和,甚至难以承受。从群众需求的角度来讲,早期里分居民唯一关心的话题或许只是如何让一家人吃饱饭,而随着生活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居民们则开始考虑的是如何能让自己活得更加舒适。例如原来居民们上厕所都要去很远的公共厕所,洗澡也只能去公共澡堂,耗时耗力。做饭的时候一栋住宅里的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原本就狭小的厨房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大家只能尽量地错开时间。日常生活的局限性让老居民们极为“闹心”,也直接导致了自身对住宅“小打小闹”式的改造与重建。增加空间满足家人居住,丰富功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根据自身需求产生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空间,得到的成果能令使用者得到最大化的满足与肯定,而重构的一切也都是按照自身的需要而为之,并围绕着为自身的个性而展开。
2. 因从众心理产生的风景空间
里分住宅的“补丁式”现象经历了一个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过程。从最初只是一两家对自家住宅的自发型的改造尝试,改造后因其方便快捷、造价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周围居民的纷纷效仿。由一家一户推广到周围邻里,再由邻里推广到整个里分,甚至整片区域组团,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集群现象。在模仿的过程中居民们又根据自家住宅的特点进行了适当性的调整,同时充分动用自身的智慧,在原有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的改造方法。大家相互借鉴,尽管所用材料不同,空间功能也不一样,但都属于对家居空间的重构的范畴,在统一的大背景下又各具特色。例如有的居民将外挑空间变成了厨房,有的则是增加了可休闲品茶的阳台,有的采用钢板材料,有的则选择铝合板等等。就这样,里分的居民们在住宅改造的摸索中由乱搭乱建变得逐渐统一起来,新旧空间的错位具有时代的和谐性,外貌的统一形成的风景空间也成为了老武汉的特色标识。
3.因社会趋势产生的经济空间
永庆里的居民在忙着通过改造住宅来改善生活的同时,也时刻把握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脉搏,令自身也能及时融入其中。随着中山大道、一元路等武汉地区历史街区的开发与里分住区的特色塑造,永庆里周边的商业体、特色小吃等生意一下子红火了起来。沿街的居民们纷纷把用来居住的一层住宅改造成了商铺,出租或是留下开特色小吃店、文创店。传统正宗的老武汉吃食和里分街区特色文化让一元路、友益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不少游客、文化工作者、城市休闲客等,也使得地方新经济体迅速扩张与发展。此外,交通的便利以及廉价的房租吸引了周边的务工人群来这边租房,原住民需要为其配备基础的生活空间。比如涉及到隐私和安全问题,主人家的厨房、厕所要和租户们的分隔开来,这就要求在租户们居住的楼层需要增加新的位置。根据分割空间来看,原本一个卧室被分割成两部分给不同的租户住,有些租户的屋子刚好在没有窗户的一侧,考虑到通风和采光问题需要给他们加窗。有些原住民为了能容纳更多的住户也会选择在住宅顶层加建,以此来增加收入。这些“临街变铺”“加建收租”的新经济空间,既是原住民在有限的空间内顺应时代的务虚之举,也是他们审时度势的务实之变。
传统里分建筑的“补丁”重构作为场所独特的标志物,是老武汉场所精神的具体化表现,也是当今时代发展下,里分建筑内弱势群体面对低质量的生活努力做出的调试,是原住民在非规划条件下的一种自适应行为。就好比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祖先往往会利用叶子或者骨头等来装饰自己生活的洞穴。后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阴冷潮湿的洞穴满足不了居住需求,人类便会尝试利用树叶和木头来搭建遮风挡雨的简易支架居住,逐渐形成了最初始的房屋框架结构。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对空间不断的进行调整。
武汉传统里分建筑的“补丁”现象,同样是与时代精神和自身文化特征相融合的产物。它是对老武汉生活的一种最直观化的表现,并经过了漫长的时代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独特的意识形态。或许,人们每每提到它的“补丁”,所形成的共同印象往往是“破旧的居住环境”“乱搭乱建的住宅”等等,但恰如如今传播媒介的“八卦”“非主流”……无形中却又以另一种“反传统”的方式共同塑造出了武汉老里分建筑别样化的公众意象。这种意象形态,如同其自身“补丁”现象所散发出独特的氛围,又使其自发形成一个独特的场所空间,一种最能代表武汉地方特色的场所精神文化;另一方面“补丁”作为传统里分民居建筑群落中的一种普遍性存在的符号,同时具有个体的差异性。里分建筑外部的区域边界分明,个性鲜明,但在其场所内部又却是最生活化、常态化的表现。居民因各自“因需”“因宜”“因适”的改造、演变、空间组合,满足了其多种生活功能改善的同时,也实现了个性的提升。也正是这一个个的里分实体,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以外表统一、内部各具特色的组合方式,最终交集形成了今日的意象整体,被人们感受与认知,并最终接受这种现象,从而在潜意识中逐渐形成了对里分、对武汉城市意象的最终共识。
武汉传统里分建筑经历了时代的发展、空间的演变和社会的共识,逐渐形成了今日其独具特色的场所精神文化。这是时代精神和文化特征的融合,也是人们为了适应环境,所做出的探索与改变。作为传统里分建筑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补丁”重构的是武汉老城区意象共识中的时间凝聚点和空间连接点,构筑的是武汉里分场域生活的精神性象征——一种老武汉建筑最具烟火气息,且真实存在的居民生活空间,一条老武汉文化活态延绵不绝的源流。近年来老城区、老厂房改造的话题兴起,武汉昙华林、武汉403国际艺术中心等历史遗址改造成功的案例,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武汉里分的未来发展。毫无疑问,通过各种改造和文创的方式的确可以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对于武汉里分来讲则是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特征与场所精神。失去了人文气息和生活特征的里分,会让人们产生失落感与恐惧感,寻找不到方向,最终断绝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标志,变得彻底的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