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麦蚜天敌昆虫烟蚜茧蜂的影响

2020-07-22 12:32郭梅燕陈玉国李成军李小杰白静科李淑君
河南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杀虫剂喷药粉剂

邱 睿,郭梅燕,陈玉国,李成军,李小杰,白静科,李淑君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烟草研究所/烟草行业黄淮烟区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 许昌 461000)

麦蚜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吸取汁液危害小麦,此外,蚜虫排出的蜜露也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蚜虫还能传播大麦黄矮病毒,引起小麦黄矮病的流行,造成更大的危害[1-3]。麦蚜常年造成小麦减产10%以上,大发生年份减产超过30%,麦蚜除危害麦类外,还可危害玉米、高粱等作物[4]。由于麦蚜具有极强的繁殖力和较短的生活周期,暴发频率较高,给防治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5]。生产上,防治麦蚜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6-7],但长期施用化学农药易造成蚜虫抗药性增强、天敌数量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8]。随着绿色防控技术概念的提出[9],以最大限度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来抑制害虫在田间的种群数量为中心内容的生物防治技术迅速发展。烟蚜茧蜂(AphidiusgifuensisAshmead)作为蚜虫生物防治中的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可寄生烟蚜(Myzuspersicae)、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萝卜蚜(Lipaohiserysimi)等[10-13],能有效控制蚜虫对作物的侵害。我国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烟蚜茧蜂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实现了烟蚜茧蜂的规模化繁育和在烟草上的全面推广应用[14-17],对烟蚜的防效高达90%以上。笔者对利用烟蚜茧蜂防治麦蚜的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发现,烟蚜茧蜂防治麦蚜效果良好,平均防效在80%以上[18],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在目前以“一喷三防”为主要管理措施的前提下,选择对烟蚜茧蜂低毒的农药和影响小的施药时期,将烟蚜茧蜂防蚜技术与化学防治有效集成,是协调化学防治和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的重要措施,对于小麦绿色生产、提高麦蚜防控效率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选用生产上常用的杀蚜、杀菌药剂,研究各种药剂对烟蚜茧蜂的影响,以期为麦田合理用药、适时释放烟蚜茧蜂、综合防控蚜虫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情况及供试品种 试验地为壤土,灌溉及其他管理条件较好。供试小麦品种为西农979,于2017年10月上旬播种。

1.1.2 供试药剂及使用剂量 杀菌剂:45%戊唑醇·咪鲜胺可湿性粉剂(江苏·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用量375 g/hm2;30%多酮可湿性粉剂(江苏七州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用量750 g/hm2;430 g/L戊唑醇悬乳剂(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用量300 mL/hm2。

杀虫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江苏·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用量300 g/hm2;7.5%氯氟·吡虫啉悬乳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用量450 mL/hm2;20%联苯·三唑磷微乳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用量300 g/hm2。

1.1.3 供试昆虫 烟蚜茧蜂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天敌昆虫繁育中心提供。

1.2 方法

1.2.1 室内不同药剂对烟蚜茧蜂的影响 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供试药剂对烟蚜茧蜂的触杀毒性。丙酮溶解各供试药剂后放入10 mL离心管中,每管1 mL药液,将30头生活状态良好的烟蚜茧蜂放入装有药液的离心管中,25 ℃光照培养箱内培养,记录处理1、24 h后烟蚜茧蜂成活数量。

参照李增梅等[19]的方法测定供试药剂对烟蚜茧蜂的胃毒作用。5%药液(大田正常施用量)加入饲喂烟蚜茧蜂的蜂蜜水中,加入置于10 mL离心管底部的脱脂棉中,每管1 mL,将20头生活状态良好的烟蚜茧蜂放入装有药液的离心管中,25 ℃光照培养箱内培养,记录处理1、24 h后烟蚜茧蜂成活数量。

1.2.2 大田释放烟蚜茧蜂 2018年4月20日,麦蚜数量达到每百株50头时,选择天气晴朗、无风的时候,以30 000头/hm2的数量进行烟蚜茧蜂释放,放蜂总面积6.67 hm2(麦田长100 m)。在试验麦田上风口将容蜂瓶打开后慢慢移动,使烟蚜茧蜂自然飞入试验麦田。释放烟蚜茧蜂后至药剂试验前不施用任何药剂。放蜂后每5 d采用网扑法调查试验田烟蚜茧蜂数量,当烟蚜茧蜂平均数量达到10头/调查点时,开始进行药剂试验。

1.2.3 喷施不同药剂后麦田烟蚜茧蜂数量的调查 试验共设置6个药剂(详见1.1.2)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每个处理2 000 m2,随机排列,各处理之间相隔67 m,喷药处理从放蜂田两边向内64 m处开始,放蜂田与非放蜂田由100 m宽的棉花田隔开,防止发生混飞现象。采用网扑法调查施药前后烟蚜茧蜂的数量变化情况,方法如下:2018年5月4日开始喷药,喷药前及喷药后1、3、7 d用捕虫网在麦田内进行五点捕虫,每点网扑5下,调查记录烟蚜茧蜂数量。

1.2.4 烟蚜茧蜂种类鉴定 采用形态学鉴定法对烟蚜茧蜂进行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不同药剂处理对烟蚜茧蜂的影响

表1表明,几种药剂对烟蚜茧蜂的影响都很显著。药膜法处理试验中,杀虫剂对烟蚜茧蜂的致死作用强,用药1 h后,7.5%氯氟·吡虫啉和20%联苯·三唑磷处理的烟蚜茧蜂全部死亡,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处理烟蚜茧蜂死亡率达68.9%,杀菌剂和对照处理未见死亡烟蚜茧蜂;用药24 h后所有药剂处理烟蚜茧蜂都死亡,对照处理烟蚜茧蜂死亡率为27.77%。胃毒法处理试验中,用药1 h后,7.5%氯氟·吡虫啉处理烟蚜茧蜂全部死亡,20%联苯·三唑磷和430 g/L戊唑醇处理烟蚜茧蜂死亡率均在80%以上,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处理烟蚜茧蜂死亡率为46.65%,其他2种杀菌剂和对照处理烟蚜茧蜂死亡率在34%以下;用药24 h后,7.5%氯氟·吡虫啉、20%联苯·三唑磷、45%戊唑醇·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和430 g/L戊唑醇处理烟蚜茧蜂全部死亡,30%多酮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处理烟蚜茧蜂的死亡率分别是83.35%和76.65%,对照样品烟蚜茧蜂死亡率为38.35%。

表1 室内不同药剂处理对烟蚜茧蜂数量的影响 Tab.1 Effect of pesticides on the quantity of Aphidius gifuensis in the lab 头

2.2 大田不同药剂处理对烟蚜茧蜂的影响

表2表明,喷药后1 d各处理区烟蚜茧蜂数量明显减少,对照区基本没变,说明喷施药剂初期,各药剂对烟蚜茧蜂数量有很大影响。喷药后3 d,对照区、30%多酮和430 g/L戊唑醇处理区蚜茧蜂数量明显回升,45%戊唑醇·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及3个杀虫剂处理区烟蚜茧蜂数量上升幅度较小。喷药后7 d各处理烟蚜茧蜂数量显著回升,与对照处理相比,数量没有明显区别,与烟蚜茧蜂田间种群消长变化规律相符。

表2 大田不同药剂处理对烟蚜茧蜂数量的影响 Tab.2 Effect of pesticides on the quantity of Aphidius gifuensis in the field 头

3 结论与讨论

农药对于天敌寄生蜂存在一定毒性[20-22],寄生蜂对农药的敏感性能够反映二者的兼容性,是寄生蜂与农药能否综合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测定了3种麦田常用杀虫剂和3种杀菌剂对烟蚜茧蜂的毒力,研究结果显示,杀虫剂对烟蚜茧蜂的毒性强于杀菌剂,这与于彩虹等[23]的研究结果一致。室内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烟蚜茧蜂成蜂均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触杀作用强于胃毒作用。3种杀虫剂中,7.5%氯氟·吡虫啉的毒性最高,25%吡蚜酮毒性最低;3种杀菌剂中,430 g/L戊唑醇的毒性最高,30%多酮的毒性最低。大田测试结果显示,3种杀虫剂中25%吡蚜酮对烟蚜茧蜂的影响最大,3种杀菌剂中45%戊唑醇·咪鲜胺对烟蚜茧蜂的影响最大,与室内试验结果存在差异,可能因为室内试验,烟蚜茧蜂限制于10 mL离心管中,生存环境对烟蚜茧蜂存在一定影响,而且当管内烟蚜茧蜂受到药剂侵染时,只能被动接受药剂毒害;而在大田中,喷洒药剂时,烟蚜茧蜂主动采取措施躲避药剂毒害;室内试验只调查了24 h内药剂对烟蚜茧蜂的毒杀作用,大田试验中连续调查了7 d,室内试验用药24 h和大田试验用药1 d时对烟蚜茧蜂的影响最显著。于彩虹等[23]研究表明,相对于啶虫脒、噻虫嗪、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吡蚜酮对烟蚜茧蜂的杀伤力小;在陈德锟等[24]的研究中,吡虫啉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较阿维菌素、啶虫脒等药剂弱,与本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对比试药剂种类、剂型、药剂浓度等不同所致。

从本次研究结果综合看,3种杀虫剂和3种杀菌剂在施药初期对烟蚜茧蜂都有影响,利用烟蚜茧蜂生物防治麦蚜至少应在化学防治3 d以后进行,田间需要化学防治时,应优先考虑对田间烟蚜茧蜂影响较小的多酮、联苯·三唑磷等药剂。本研究仅对麦田常用6种药剂开展了研究,后期应针对更多的新型药剂进行研究,更大程度地发挥烟蚜茧蜂生物防蚜的效能,将烟蚜茧蜂防蚜技术与化学防治有效集成,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为小麦绿色生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杀虫剂喷药粉剂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多回流式变量喷药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果树喷药巧时期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跟踪导练(一)3
杀虫剂,别乱喷
科学家研制出新型灭蝗生物杀虫剂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