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狂欢不仅有吃,还有玩,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毕业旅行,其实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当时还存在专门筹力相关业务的民间组织,称为“进士团”。他们多由长安游民自相鸠集而成,设有团司,为新进士们安排“毕业”之后的种种活动,收取一定费用,这些费用多由新进士们分摊。毕业旅行常在春天举行,目的地以曲江为多。
彼时正是曲江最美好的时节,刚刚蟾宫折桂的新科进士紫陌寻春,看見满眼的旖旎风光,心情自然十分欢快欣喜。孟郊的《登科后》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便将这种喜悦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在毕业旅行中,进士团会组织新科进士赏春花、尝樱桃、瞻佛牙、打马球,还有雁塔题名和曲江宴等节目,不仅令登科未几的“毕业生”们在其中尽情肆恣,释放多年皓首穷经的寒窗寂苦,也吸引了长安城中众多名流布衣前来观赏,争相目睹进士的风采。
普通百姓往往让儿子以进士为榜样,刻苦求学,以期将来加入那游玩的队伍;贵胄公卿则仔细观察,留意这些科场新贵,为待字闺中的千金物色东床。有时,皇帝也会亲临新科进士的毕业旅行,甚至为心爱的公主挑选驸马。
(本版稿件综合《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北京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