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篮球竞技后备队员

2020-07-21 08:16魏杰
灌篮 2020年1期

魏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全民运动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了篮球运动。自1996年我国篮球运动员职业化起,国内的篮球赛事也逐渐增加,推动着我国篮球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在竞技篮球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后备队员需要引起重视,其篮球水平对比赛有很重要的影响,应给予其充分锻炼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因此,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篮球运动中后备队员的重要性,分别对其选拔、管理和训练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篮球竞技;后备队员;训练分析

引言

目前我国的竞技篮球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较为单一,球员的职业路线规划简单,一些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较为优秀的年轻队员参加重要赛事的机会很少,再加之外籍球员的冲击,给我国的后备队员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随着竞技篮球这一运动受到全球球迷的关注,培养我国自己的年轻运动员是推动篮球事业向世界前列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球队在培养和训练竞技篮球的后备队员时要有正确的认识,通过改善训练模式、给予球员机会等方式为我国的篮球开辟更加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加强年轻运动员的竞技技术水平。

一、篮球运动中的后备队员概述

(一)后备队员价值

自2009年起,我国的篮球赛事中取消了对外界球员上场时间的限制要求,逐渐将我国的篮球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推向了更高的位置。但为了保证篮球运动可持续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仍然要关注对中国籍年轻的后辈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工作,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竞技价值。一方面,我国目前的篮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十分单一,主要是从少年体校和一些地方队中选拔优秀的人才组成国家队,后备球员的培养主要依靠俱乐部和球队自身建立完成,留给年轻队员的参赛机会较少,无法通过参加比赛来积累竞技经验,是一种非生态化的发展模式[1]。另一方面,在篮球赛场上出现突发情况的案例有很多,高质量的后备球员能够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力挽狂澜。不仅是取得竞技比赛的胜利,也是代替高水平外援的重要发展方向,能够有力地推动我国自身篮球运动的先进发展。

(二)外援球员冲击

在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之下,我国的篮球运动俱乐部中也招收了许多外籍球员用于补充,而由于在篮球赛时中对外援球员的依赖,给我国自身的后备篮球队员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CBA联赛上对外援球员的人数和上场时间控制出现放松,给外援球员参与到篮球赛事中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我国的竞技篮球项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通过对上场球员表现和时间的分析来看,外援球员在得分、助攻等项目中都占据了较强的位置,这对于推动我国篮球事业向全球较高水平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2]。根据这一现状,我们必须要对自己年轻球员竞技水平的提升加以重视,使篮球的人才培养成为可持续的生态化模式。对比中外篮球队员的身体素质来看,由于外籍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和肌肉爆发力,其在篮球赛场上的表现更加优秀。但身体条件的限制无法通过日常训练实现质的突破,因此,外籍球员无法为国内运动员的选拔,培养和训练带来参考价值。

二、后备队员的选拔方法

(一)身体素质指标

在进行国家后备竞技篮球运动员的选拔时要注重其身体素质是否达标,逐渐提升选拔的标准,促进培养更多高质量的篮球后备运动员。首先,篮球后备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水平较小,需要将其生长发育的状况作为参考的内容之一。年轻运动员的肌肉水平和呼吸系统发育、心肺功能等会对其身体素质产生较大影响,在实现选拔过程中,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健康状况了解程度,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参与体检的方式了解运动员的适应性潜力。其次,篮球运动在竞技的过程中对肌肉的爆发力有一定的要求,在选拔过程中可以对参选人员的手臂握力、腿部蹬力、心肺耐力等方便进行考察,并根据其目前的表现状况和年龄对其发展进行推测,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运动员作为备选[3]。最后,篮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会受到生长发育和身高的限制,在选拔队员时要对其骨骼系统进行科学的测量,通过对骨量、生长发育状况等健康数据展开合理分析,预测队员的骨骼系统发育。

(二)篮球专项选拔

通过对身体参数和生长发育指标的分析还不能够完全确定运动员是否适合竞技篮球项目,还需要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进行专项的选拔。首先,竞技篮球的赛场十分灵活,可以进行加速跑检测运动员的爆发力。在测试过程中要求运动员根据指令分别进行匀速和加速跑动,借助计算机模型对其起跑、加速等过程建立模型分析,判断运动员的反应水平和爆发力。加速跑的测试结果较为综合,能够全面掌握运动员的运动状况,也是目前在竞技篮球运动员选拔中常见的项目之一。其次,在灵活性的考察上,主要是对运动员下肢的表现水平进行检测。主要方法是指通过运动员在较短距离内不断变换脚步样式,达到灵敏调整、身体协调的情况。常见的脚步样式是有滑步、交叉步等,是篮球运动员在躲避障碍时重要的移动方法。为了保证运动员投球的准确率,还需要使运动員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紧急投篮,可以选择起跳投球和接球投球的方式,有专人对投中率进行记录,认真读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犯规的脚步行为,确保对篮球运动员的选拔更加专业。

三、后备队员的管理方法

(一)管理形式科学

在目前我国的篮球职业运动员,尤其是后备队员的年龄较小,平均为13-17岁,在管理的形式上一定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确保年轻的运动员能够得到合适的管理。首先,可以开发一些教体协同发展的课程,在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提升的同时,加强文化科学课程的教育,有利于在运动员面对一些赛点和困境时用强大的内心和镇定的姿态予以克服。对于篮球运动员而言,可以采取开发专门的篮球校本教材的方式展开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定期对队员进行考察。其次,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按照重要程度划分为了解、基本掌握和熟练运用等不同的水平登记,在展开学习时能够使目标更加明确。为了有效刺激队员的学习兴趣,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队员的成长规划中。对于水平层级不同的队员,为其量身定制一些职业路径,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发展方向。后备队员也是球队中重要的一分子,在激烈的赛场竞争中,后备队员也会有力挽狂澜的发挥,正确认识后备队员的价值,并做好职业发展的规划,也体现出了球队对其重视和尊重。

(二)管理风格独特

由于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和普通的学生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队员的管理上要形成独特的风格。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完成运动员的成长和训练,通常都采取了住校或封闭训练的模式,在对队员进行管理时需要将日常训练和生活进行综合性地考虑,并对其展开心理上的关怀。参与篮球后备队员培养的学员年纪很小,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是很正常的情况,教练员和队长需要减负其职责,多关心照顾队员。其次,由于队员之间长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之间良好的感情和默契对于在比赛过程中的战略战术配合也有一定的帮助。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这种引导。当队员出现矛盾时要及时处理解决,避免对正常的训练和活动产生影响。最后,在对运动员进行战术培训时要注意思想和意识的提升。有一种模拟比赛和想象培训的方式,可以引导队员计算在场中的不同情况和应对措施。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在节奏快、强度大的赛场上形成清晰的认识和精准的判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

四、篮球后备队员的训练

(一)开发特色课程

由于我国目前篮球后备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水平较低,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发一些特色课程,包括篮球知识、战略战术和相应的文化学科内容。首先,作为篮球运动员,必须了解基本的篮球常识和篮球发展。在篮球这项运动成为正规化的国际赛事发展仅有100多年的时间,我国篮球职业化的普及也只有仅仅不到30年的时间,但这一发展历程的认知十分重要,能够帮助篮球后备运动员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其次,竞技篮球运动需要所有球员的配合,并有正确的战术战略才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在篮球赛场上的突发情况很多,必须要把握比赛的节奏、明确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适时寻找能够突破的机会,充分发挥个人的竞技水平,帮助球队取得胜利。在比赛过程中,不同位置的运动员都应该有战略意识,在训练过程中反复强化和培养与队友之间的默契,提升整个团体的竞技水平。最后,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篮球运动员的专业水平,不能忽视对文化学科内容的培养,必须开发出一些特色课程,帮助篮球运动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基本的科学文化,落实并加强素质教育。

(二)参加篮球竞赛

参加篮球竞赛是最好的积累实战经验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提升篮球后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俱乐部和球队可以适当组织一些篮球竞赛,由后备队员参与,突出实训感与紧张感,帮助后备队员成长与进步。首先,日常的训练内容更加分散,主要是专注于运动员在某一方面水平的提升,而篮球竞赛则是一项综合性的考察,能够从中找到运动员表现不佳和薄弱的环节。教练员可以根据队员在实际竞赛中的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案,使后备队员的水平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其次,根据参加这项篮球的表现也能够对后备队员的竞技水平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对于一些能够连续保持较高水平的运动员可以考虑使其参与到正规的赛事活动中,这也是提升后备队员参与感的重要方式。

(三)身体素质锻炼

对篮球后备队员的身体素质锻炼是提升其技术水平的重要基础,应当作为日常的基础性训练开展。首先,身体素质训练要秉持着针对性的原则,不能盲目开展,而应该根据对篮球竞技水平有提升的项目开展训练。如慢跑能够锻炼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加速跑则能够锻炼其肌肉爆发力。根据对运动员自身身体素质考察的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锻炼项目能够弥补运动员的短板,提升其竞技水平。其次,对于身体素质和机能的训练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应该以循序渐进作为提升原则,逐步开展训练。一些训练项目如果不采取正确的身姿和要领反而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教练员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定期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检验,提升训练的有效性。

(四)加强技术考核

为了对篮球后备队员的技术水平进行及时的检测,更好地制定训练方案和训练计划,需要定期进行技术考核。首先,教练员可以组织运动员进行实地的篮球竞赛,并根据在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情况考察其技术水平。也可以就某些单个的项目安排队员进行投球练习,考察队员在传接球、投篮、起跳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在技术考核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员的技术水平,还应当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学员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等进行考察,在后续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应当根据考核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学员展开培训[4]。其次,通过技术考核,学员也能够知道自身薄弱的地方,在日常训练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注重技巧的练习。基础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战略战术训练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球队球员和教练员都应该正确认识技术考核的重要性,以认真备考的姿态对待技术考核,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学员进行技术评估。

(五)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目前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很大,平均每周的训练时长可达36小时之多。在这样高强度的負荷之下,会给运动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导致一些运动员逐渐对篮球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教练员和球队的管理人员应当适当地给予运动员刺激,使其对篮球运动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逐渐提升篮球运动员的经济收入,消除其在生活上的负担,以便能够更好地将精力投入在日常训练和参加比赛中。对于一些在训练中受伤的篮球运动员,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避免给球员留下永久性的伤病,保持人性化走管理训练模式。另一方面,球队和管理人员还应注重对运动员心理压力的疏解,可以安排专业的心理医生定期和运动员进行沟通交流,避免因为训练压力产生心理问题。还可以在球队内部组织队员之间的一些娱乐活动,在缓解训练气氛的同时有利于增进队员的感情和默契。

(六)提升营养供给

在对篮球运动员进行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其营养供给,保证身体发育水平。首先,由于参与篮球后备队员训练的队员年纪较小,教练员和球队应当对其有科学合理的饮食规范制定。在队员的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营养搭配,确保队员的身体发育能够和选拔时预测相匹配。其次,在制定篮球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时,要注意科学性与合理性,避免因为训练而留下伤病。如果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认为有必要停止训练,则要严格遵守医嘱,防止留下更严重的终身疾病。篮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很容易损伤膝盖,一些训练的动作要避免磨损膝盖,如深蹲这一动作对规范性的要求较高,否则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保证在教练员监督陪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锻炼。

结语

总之,对篮球后备队员的培养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其出场的机会较少,对于一些年轻运动员而言,身体和年龄的黄金优势不能得以更好地体现与应用。在目前国内较为顶尖的竞技篮球赛事中,后备队员的出场平均时长低于如NBA等知名赛事,这应当引起管理者的思考。在选拔和管理后备队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每个运动员不同的身体水平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后备队员的优势和价值。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发特色课程,激发学员的兴趣,以组织和参加篮球比赛的方式提升其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扈军.探讨CBA联赛外援制度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影响——结合当前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05):45-46.

[2]郑军,王小安,朱廷刚.我国少年女子篮球竞技水平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9):60-63.

[3]黄倩.篮球运动员体能和基本技术测试指标体系的研究——以2010年CBA队伍夏训为例[J].体育时空,2011(05):102-103.

[4]黄雄龙.浅谈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及教学训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24):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