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岩
近日,各地学生陆续迎来开学的日子。对许多地方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而一些高校退还本学期住宿费的消息,更是“喜上加喜”。无论住宿费是全额退還是按实际情况部分退,都是对学生关切的回应。高校这一干脆利落的举动被赞“把最大的实惠留给学生”。
(6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没有住宿,自然不能收费。而且,关于住宿费收取、退费等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已有明确说法。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通知称:住宿费不得跨学年或学期预收,未住宿不得提前收取住宿费。已按学年收取的住宿费,应根据实际住宿情况合理确定退费办法。
许多地方和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推出具体的退费举措,是对教育部预警通知的落实。关心退费问题的学生及家长也大可安心。
不过,也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大学宿舍费本来就不高,虽然学生未住但物品还在宿舍,学校管理与维护也涉及费用支出,因此退费对高校而言未免不够公平。
这有一定道理,但高校后勤服务不是纯粹的生意,不能用纯商业思维来分析谁“吃亏”了,谁又“占便宜”了。割舍宿舍费,对很多学校来说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却把政策的温度传递给了每一名学生及他们背后的家庭。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这笔“可观的收入”在当下或许能发挥更大价值。
如果为了区区几百元的宿舍费而犹豫不决,丢了教育应有的公益属性与温度,对高校来说才是最大的损失。
当然,退费问题不能简单化处理。在当前高校推行社会化、市场化管理的大环境下,要兼顾学生、学校、服务提供者等多方利益,用更细化的标准、操作规则、退还办法等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
比如河北、宁夏等省份明确,在校住宿时间不足一个月的,15天(含15天)以上的按一个月计算,15天以下的按半个月计算。多余部分退还学生。
也有部分地区将人员、折旧成本也进行了考虑。例如四川省明确对于已按学年收取的住宿费,“学校根据实际住宿时间并综合考虑与宿舍直接相关的人员、折旧等成本支出,在春季学期末结算清退”。
这些更细化、更贴近实际的规定与计算方法,清晰且明确,只要在实践过程中坚持公开透明,相信大部分学生与公众也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