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生态缓冲带水塘类型大致可分为3种:封闭型水塘、半封闭型水塘和通河型水塘。水塘形状不一,深浅不同,周边种植有一定量水生维管束植物,例如芦苇、菖蒲等,主要起生态景观功能。部分水塘由附近村民放养了鱼类,多数是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由于人为介入管理,这一部分水塘水质状况较好;部分未有放养或者缺乏管理的水塘水质清瘦,长有丝状藻类,局部已形成丝状藻藻华,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容市貌。
选取港丰公路北侧乐余镇东林村5组一处水塘进行定点试验。水塘面积约4亩,平均水深约0.8米,四周通风,水面开阔,不与河道连通,有两处通村小沟渠,区域相对独立。水面可见浮沫或油膜,四周已经形成丝状藻藻华,藻类颜色青绿,暂未出现大面积腐烂,无恶臭味。
经向周边村民了解,由3户人家投放约10千克小规格鱼种,品种为花白鲢、青鱼、草鱼、鳊鱼,约15~20厘米/尾。水塘四周肉眼可见一定量螺蛳,推测为前期投放用于净化水质。有几尾死亡的白鲢漂浮四周,鱼类未有投喂饲料等养殖行为,无增氧设备。水底水草长势旺盛,主要为聚草,水塘四周种有少量芦苇,已发芽生长。
试点水塘治理方法主要围绕“抑、除、消、调、补”5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抑制丝状藻生长态势。选用药物为常见的漂白粉消毒剂,选择晴天上午泼洒,漂白粉化水溶解后在青苔集中区域表层泼洒。尽量避免傍晚和阴雨天泼洒,一方面防止水塘内水生动物缺氧死亡,另一方面保证药效,以不损伤水生动物为准。3月20日上午,委托工人在整个水塘四周定点泼洒漂白粉,浓度为4毫克/升,总量约8千克。
第二阶段:捞除死亡的藻类和水草。待漂白粉泼洒48~72小时,中上层藻类和水草上端开始出现发黄枯萎,需及时捞除,防止进一步腐烂坏水。如水塘中水草过多,也要一并清除一部分。3月22-23日,组织了人员将中上层已死亡的青苔等藻类捞除,并同时割除清理掉一部分上层水草,控制水草长势。
第三阶段:消杀剩余的丝状藻类。第一次治理后,下层丝状藻类还未彻底杀灭,肉眼可见呈青绿色,需要再消杀1次,彻底遏制其生长态势。3月23日,再次在丝状藻类集中区域化水泼洒1次漂白粉,浓度降低为2毫克/升,总量4千克。
第四阶段:调整水体指标补充微藻。由于丝状藻藻类生长的水体本身水质较瘦,且藻类品种单一,不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此阶段需要根据水质指标,调整水质情况,提升水体肥度,补充复合菌种或微藻。补充时,注意与第三阶段适当间隔一段时间,防止漂白粉药效影响其他微藻生长。24~48小时,试验水塘选用扩培的EM菌,浓度为0.2毫升/米3,用量500毫升,化水后全池泼洒。
第五阶段:适量补充水生动物。水体环境的长期稳定,终究需要依靠动植物相互之间的生态平衡。经过水质指标检测,由于水体水草过多,pH偏高,采用有机酸溶水泼洒的方式调水,使用浓度1毫克/升。考虑到试点水塘前期投放的鱼类品种不均衡,补放一些杂食性鱼类。4月9日,投放细鳞斜颌鲴80尾左右,规格5~8厘米/尾,亩放20尾。
对试点水塘的水质进行了采样检测,主要指标参考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中的部分指标,以是否符合常规水生动物生长为依据,具体见表1。
表1 水质指标情况
根据以上检测数据分析,水体中水草过多,溶氧充足,pH增高,使水体中氨氮容易转变成非离子氨,非离子氨数值过高对鱼类生长不利。但是考虑到该水塘主要为生态景观功能,不作为养殖生产用途,因此,在放鱼苗前一天泼洒1次有机酸适当调水后即放苗。
水塘中水生植物生长旺盛,底层的丝状藻类实则比表层更具生长力。针对封闭和半封闭水塘,用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时,首次用量计算时要注意全面泼洒和局部泼洒的区别,防止用量过高损伤鱼类和水草,破坏生物资源。建议分2~3次泼洒使用,根据中上层水草和藻类的消杀情况决定后续用量。绿化养护等需要施药喷洒时尽量选择晴天,防止雨天药物随水融入水体后损害水生动植物。
治理前
使用含氯消毒剂后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水体中其他微藻和菌种的生长,水草生长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及时捞除、疏理已经死亡的丝状藻和水草,防止腐烂败坏水质。同时,消杀过后要及时增加水体肥度,可选用市面上常见的肥水制剂、复合微生物菌,例如氨基酸肥水剂、EM菌等,根据水体肥瘦情况施用。
丝状藻类的繁殖主要从早春时期开始,此时气温适宜,水质清瘦,适合丝状藻生长,一旦发现要尽快治理。随着温度的上升,如不加控制易形成青苔连片、满塘水华的景象,水生动物死亡,败坏水体环境,治理难度和成本更高。对于通河型水塘,要考虑水体流动性,集中治理末端水塘。部分有通村沟渠的水塘,要从源头上切断生活污水的流入,防止治理后有外源性污水混入,影响治理效果。
此次治理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效抑制了丝状藻类的生长,水质也得到改善。由于管理时不少人存在水草越多、水质越好、鱼会吃草的误区,不区分类别管理,不注重水体微生态的平衡。如果水中聚草长势过于旺盛,导致水体清瘦,尤其是在7-8月高温季节,一部分聚草会死亡,如不及时捞除易败坏水质,草籽散落泥底来年继续萌芽生长。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间隔两年排空水塘,在冬春季进行10~15天的晒塘处理。优美环境的维持离不开日常管护,后续阶段仍要根据天气、水质情况做好治理。
治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