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千条线”穿进“一根针”

2020-07-20 16:30郑晶心
风流一代·青春 2020年7期
关键词:社工网格叔叔

郑晶心

采访第十五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南京江北新区沿江街道京新社区网格员陈婷,谈起工作中种种情形,她说了一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这句话,我在采访其他基层工作者时,也经常听到。

对于自己的工作,陈婷这样形容:“网格员是社会治理的‘小细胞,它可以及时发现信息,反馈给‘大脑。它的工作很细,但是很重要。”

面对这份“很细”的工作,陈婷一直没有停止动脑筋。她扎根社区工作10年,记满5本笔记本、两万页文字,居民家的基本情况、面临的困难、提出的诉求,全部详细记录在案。如今虽然有智能化管理,有两部智能手机及手机中的软件作为工作辅助工具,但软件是格式化的,民情却是千变万化的,所以陈婷仍旧习惯手记,上门走访时都带着笔记本,直到最后整理阶段才使用手机。

看上去很笨拙是不是?但陈婷就是借助这个工作习惯,总结思考,让网格工作更扎实,像“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等工作方法,都是在这个过程中提炼出来的。

她有一位好朋友叫陳程,是她2009年参加工作时同一批的“大学生社工”同事,现在是小桃园社区党委书记,也是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那时候,她们一起做社区工作,社区的事情又小、又杂、又难,她们俩就经常一起交流,作为“社工”该如何去面对。最后,她们总结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杂而乱为,不因事难而怕为”这条共同的工作理念。

作为一名全科网格员,陈婷有空就学习理论知识,了解每项惠民政策,努力把每项政策落实到每位居民身上。

一次走访时,陈婷发现,居民张叔叔因为雪天路滑骑车摔倒了,右腿骨折不能走动,家中只有爱人丁阿姨一人在照顾,丁阿姨同时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他们的儿女经济条件一般,都不能不上班。看到这种情形,陈婷想到了“喘息服务”这一惠民政策,当即向张叔叔家宣传。

“喘息服务”在国内是个新名词,是指政府花钱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服务,或是请专业人员去家中照料,或是把老人接到养老机构照看,既让家属喘口气,也让老人康复得更好。这项政策如果不宣传,很多人都不知道。

帮张叔叔家提交了材料后,很快得到审批,社会工作者就来张叔叔家提供服务了。这解决了张叔叔家的大难题,他们一家人都非常感激。

在南京,像陈婷这样的网格员有3万余人。城市社区按照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基本单元,农村按照200~300户为基本单元,南京全市划分网格12853个,其中以社区、村落为治理单元的综合网格10382个,以企业、学校等单位为治理单元的专属网格2471个。网格划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3万多名专、兼职网格员采集信息、服务群众,编织起社会治理“一张网”。

网格员有一件蓝色马夹,是他们的标志性工作服。平常工作时,陈婷总是穿着这件蓝马夹,佩戴着网格牌,走家串户、开展工作。“有这一件蓝马夹,我们也有了工作信心。”陈婷说。

正是身穿这件蓝马夹,陈婷才将上面的“千条线”,穿进了下面的“一根针”。

《风流一代·青春》2020年6月刊人物《网格内的“暖心闺女”——访第十五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婷》

猜你喜欢
社工网格叔叔
A Social Crisis
为什么不能蒙着头睡觉?
追逐
增加网格 以退求进
和警察叔叔手拉手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
熊叔叔
熊叔叔的生日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