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当地布依族的民俗布艺绘画,该画是布质材料、绘制图像丰富,分别描绘了九个部分,虽然不同于汉代帛画呈现的三个部分,但是同样传达了布依族民俗学艺术思想与期盼。该画类似于一个汉民族的幡,虽然黔南布依族这个画是20世纪90年代所完成,但是其图像系统传承了千百年的较长时段,是我们研究布依族祭祀性文化的重要见证,也是在图像学上研究民族美术考古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布依族;灵堂画;图像
布依族所处特殊的西南贵州、云南等峡谷地域的自然环境,其較为封闭的族群系统和社会环境造就了该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因而民俗文化模式和祭祀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独特性。民俗作为体现布依族的主要场面,其独特生活文化和祭祀方式体现了该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文化观,今天我们通过布依族礼仪中的工艺美术来说明相关问题。
一、黔南布依族民俗文化礼仪与民俗布艺基本图像元素
如同其他大多数民族一样,布依族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如果做了坏事,迟早就会有恶报。“偷盗鸡鸭的人,身上插鸡毛,偷黄牛水牛的人,牛角插额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里发现的“布艺画”为棉布所作,这幅作品1992年征集于贵州省惠水县,宽189厘米,长308厘米,在蓝色的布上彩绘布依族生活习俗与期盼的各种图像场景。整画分隔为8小件和9个层次,分层描绘了布依族人眼中未来世界的情景场面。泰勒认为:“粗野部族的宗教同时也就是他们的哲学,这种哲学包含着愚昧人所能接受的那种对他们本身及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解释。”这幅画诉诸了布依族的一种哲学思考,这个画面上方有太阳、月亮各1个、整个画面自上而下依次为人物图像146个、30匹马主要位于自,上而下第三层与第七层、10头黄牛主要位于第五层、7只公鸡主要在第一层、二层、九层10条鱼主要在第九层、7条猎狗主要在第八层,5只鸭在第八层,2只猴在第九层大象背上玩耍,果树在第一层、绿树1棵也在第一层,兔子、龟各1只在第八层,鹿、骆驼、龙,水牛、大象各1只在第九层。以上图像中祭祀性图像常常出现在我国汉代帛画之中,但是不同的是,布依族也出现了其他民族少有的图像,而且在布依族生活场面中也常常见到鸡、鸭、猪、狗、黄牛、水牛、布料等。
二、黔南布依族布艺画的“未来世界”
该画的分层基本是:自上而下的第一、二层为未来世界,画左面是散着光芒的太阳(中间写有篆体字“日”)、右面是皎洁无光芒的月亮(中间写有篆体字“月”),还有十二块方格组成的云彩,第一层左右两面各1只头朝外的公鸡,还有神仙等,其中神仙手持书目放在一个四方桌子上观看,玉帝位于正中间而占据了两层位置而且.置于帐幔之中端坐。太阳照射的左面为果树、月亮照耀的一面是绿树。第二层右面位置还有牛头人身的武士以及各种手持武器的武将,左面有持伞、打旗的文官护卫,文武来维护未来世界的稳定。尤其注意的是,在这层最左面画有一个桥梁,1只公鸡与1头牛在引领过桥,桥的下面有个倒立的裸体人在支撑着桥梁,其实,在布依族的《摩经》等多部典籍中记载人去世后要经过这个桥。以上这两层是极乐仙境与未来世界的基本格局。
镇宁县扁担山区普里寨杨开佐家传抄本《古谢经》的《便告》记载:“今有孝男孝女,今备金银一共、凉伞一把、挂度一辕,今有大鹅公鸡,大牛一头。其罗父果酒食,登登丈钱竹上,祖公婆,司尸司户路。尤备万万九千九贯九分九厘九毫长天果,买到祖地,左有青它,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后有玄武。东至甲乙,南至丙丁,西至庚辛,北至王癸,中至戊已,四至八向分明。”画中的动物使得未来世界更加接近人间景象,而不同于马王堆帛画的地方在于,该画将天国分为了两层,也缺少了西王母等的表现。但是布依族的未来世界想象显然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存在了日月、少了升龙与“蛇身神人”等图像,同样展现的是无垠的天宇境界。
三、布依族布艺画的“生活景象”
第三层至第七层之间是生活景象,在第三层为官人骑马,这些马都是右前腿抬起,自右向左排列着同样姿势的马匹,官人与马的颜色分别是白色、红色、棕色相间前行。第四层为迎客、点放铁炮,具有布依族特色建筑风格的大门。上贴有白色的对联,该层中间还有举回避牌的景象,旌旗、黄伞、拾轿、端供物等场面也在中间,扛刀枪、打铜锣、吹唢呐、打木鼓、打铜鼓等场景加强了气氛。第五层排列画了拥拴在术桩上的黄牛,这些牛画的膘肥体壮,而且每个术桩上还有一颗草料,这样显示这些牛有粮草的现实。
第六层为生活场景:抵扛、春碓舞来象征着粮食还是足够的,中间还有织布舞、送被子图像,舞蹈显示了穿衣不是问题,同时还有送酒等场景。第七层为骑马征战的场景,“金银似柴火,百年用不完,金银有剩余,酒饭也剩余,不缺吃和穿”该场面如同第三层一样为波普式的排列组合,加上征战场面是为了显示在另一个世界有战士带来平安。第八层为狩猎场景,这个场面更能显示布依族民族狩猎生活的特殊性,中间有鸟禽、兔子、乌龟,同时还有猎狗随从。
四、布依族布艺画的“水下世界”
第九层为水下世界,主要是一条张牙舞爪的大龙位于左下方,中间夹杂着鱼虾,这层还有斗马、斗鸡、大象、玩猴的场面是对上面内容的补充,这层渡河场景是最精彩的场面,这只船上面装饰有各种符号与头像。布依族经典这样记述:“去到第一条街,有人在扫街:去到第条街,有人在守街;去到第三条街,有人在洗街;去到第四条街,有人在修街;去到第五条街,有人在补街;去到第六条街,有人在走街;去到第七条街,有人在赶街;去到第八条街,金牛在踩街;……去到第十二条街,花线缠满街。十二条街走完了,十二层天走过了。”这些典籍也和这幅图像作品结合在一起反映了未来世界曲折艰难的过程,该画清晰表现了布依族的生命观。这幅画类似于马王堆帛画,值得思考的是,孙作云也认为马王堆画幡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从这里可以看出该作品是有机吸收了道教、佛教思想的部分思想,又结合布依族特有文化形成的工艺作品。
三、六、七、九、二等数字,在摩教中具有神
秘性。”这个布艺画分为九层,但是这九层义大致归类三层,这种分层方式也类似于汉代帛画的空间序列:“它们在表面上仅是空间关系,而实际上也表示时间序列,即:天上是未来世界,人间是现在世界,地下是过去世界。”布依族希望祖先在未来的情景的思想体现在各个
细节之中,这种境界需要经过许多磨难与关口,最后到达:“那就是你自由自在的地方,那州城就是你管辖的地方……”
从这幅画可以看出图像学研究的很多线索,“‘图像学证明,不仅是关于图像的科学,而且是关于图像的政治心理学,是关于图像恐惧、图像恋癖,以及偶像破坏与偶像崇拜之间斗争的研究”。比如,未来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图像就是偶像之间的对立统一,该画中生活场面与未来场面,作品精心绘制了另一个世界里丰衣足食的场面,比如画了许多程式化的马匹、黄牛,据此可以认定黄牛与马匹在该民族举足轻重的位置与信仰系统。“要感觉我们自身与其他造物之间的区别,感觉我们自已作为造物生活在时间中,创造工具和符号,为我们自身铸造一个‘非自然的环境一即习俗的、文化的和人造的环境。”这件作品虽然是布依族的一件造物作品,但是该作品创造的这种布依族特有的习俗符号是介于自然与非自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看出该图像的整体象征意义展现了民族图式下的民俗观念。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0.
[2]叶成勇.黔中布依族丧葬之《引路幡词》考论:贵州世居民族文献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02,203.
[3]黄镇邦.布依嘱咐经[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2011:226-227.
[4]中國民间文艺研巧会贵州分会编印,民间文学资料:丧葬歌(五卷)[M].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1984:173-174.
[5]周国茂.摩教与摩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94.
[6]刘晓路.马王堆帛画再认识[J].文艺研究,1992(3).
[7](美)W.J.T.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刘军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博士。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