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书唯 王克艳 陆静
【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治疗中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与治疗效果。方法 以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95,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常规组(n=95,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效果均为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与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体疼痛评分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罹患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效果;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5..01
心血管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有严重威胁,且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血管疾病发病原因众多,如饮食不规律、过度肥胖等都容易致使患者罹患此病[1]。本研究以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象,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临行治疗中的作用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是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95例。其中,观察组男52例,女43例;年龄42~79岁,平均(52.17±3.28)岁;疾病类型:高血压36例、心绞痛28例,心力衰竭30例。常规组男54例,女41例;年龄43~80岁,平均(52.24±3.61)岁;疾病类型:高血压36例、心绞痛28例,心力衰竭30例。两组患者病程1~9年,平均(4.82±2.61)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单一心血管疾病者;无认知功能障碍;知情同意;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肝腎疾病者;合并血液疾病者。
1.2 方法
常规组:高血压患者选用硝苯地平药物(国药准字:H32023763),10~20 mg/次(bid)。
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020468),口服。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期间产生的所有数据都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社会功能、身体功能评分等计量资料采取n,(x±s)的方式比较,采用t检验;高血压、心绞痛等计数资料采取n,(%)的方式比较,采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罹患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疾病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分别是91.67%、98.29%和93.33%。常规组罹患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疾病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分别是66.67%、57.14%和70.00%。组间不同疾病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与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体疼痛评分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与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体疼痛评分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证,联合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翟小繁,赖春进,胡利军.分析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