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余,夏桂志
(山东省沂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肾内科,山东 沂水 2764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主要累及手足腕踝等小关节,为对称性关节受累,可造成关节肿胀、强直、畸形等,呈交替缓解和复发进程[1],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致残率[2]。目前治疗主要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及靶向小分子药物[3],但疗效不稳定且差异性较大,难以普及应用[4]。本研究以中西药合用治疗RA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76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诊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男11例,女27例;年龄42~76岁,平均(58.6±1.3)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3.2±0.4)年。对照组男10例,女28例;年龄40~78岁,平均(57.8±1.5)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3.5±0.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5]。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损害,无法配合治疗。
两组均用西药治疗。塞来昔布0.2g,日2次口服;甲氨蝶呤15mg,1周1次口服。
观察组加用加味乌头汤。制草乌10g,制川乌10g,黄芪30g,白芍30g,麻黄10g,蜂蜜30g,鸡血藤30g,川芎15g,桂枝15g,威灵仙15g,知母12g,秦艽12g,蜈蚣6g,炙甘草10g。热象明显去麻黄、桂枝加黄柏、赤芍、豨莶草、络石藤,偏寒加细辛,关节肿胀重着加防己、木瓜、茯苓,肌肤麻木不仁加苏木、路路通、络石藤,上肢疼痛较重加桑枝、姜黄,下肢疼痛较重加牛膝、千年健。加水600mL,先煎制草乌、制川乌1h,再加入其他药共煎,取汁30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每周连服5天,休息2天。
两组均治疗6周。
症状评分包括疼痛、肿胀、晨僵,由轻至重计为0~3分。
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关节疼痛、肿胀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疼痛 肿胀 晨僵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8 2.36±0.43 0.32±0.13△ 2.17±0.53 0.14±0.03△ 2.34±0.29 0.20±0.04△对照组 38 2.41±0.27 0.75±0.26 2.18±0.50 0.52±0.11 2.21±0.30 0.73±0.15
RA属中医“痹证”范畴。乌头汤出自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方中制川乌、制草乌散寒止痛,麻黄发汗宣痹,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舒筋,桂枝调阴阳,黄芪益气固表,鸡血藤、川芎补血活血,威灵仙、秦艽、知母清热除湿,蜈蚣搜风通络。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散寒、温经通络止痛之效。
中西药合用治疗RA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