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雅可
今年2月,省政府批准31个县(市)退出贫困县,其中包括阿坝州的壤塘、黑水、阿坝3个县。至此,阿坝州13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
如今,行走在阿坝大地,处处生机勃勃。
理县,桃坪镇佳山村村民在家门口发展生态果园,种上了甜樱桃、青红脆李、红富士苹果三大“致富果”;古尔沟镇的丘地村,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嘉绒风情,留住了天南地北的游人,村民过上“吃旅游饭”的殷实日子。
壤塘,在海拔4000米的上杜柯乡到南木达镇之间,修筑了一条总长近40公里的“尚蓝天路”,这条路不仅是当地2000余名农牧民的出行路,更是他们奔向新生活的产业路、脱贫路、致富路。
阿坝县,在教育均衡和教育扶贫的助推下,农牧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样的素质教育,一些看似触不可及的梦想,却能成为孩子们的希望之光。
九寨沟,景区人气逐渐旺起来,搞旅游的人们有了新盼头。重建一新的九寨沟小学,让孩子们有更宽广、更安全的空间学习、玩耍、生活……这片曾在地震中“受伤”的土地,正努力縫合“伤口”,逐渐恢复昔日的美丽与热闹。
汶川,非遗扶贫已经成为常态,羌绣、制茶、根雕、羌香、羌陶、羌麻,不同的文化元素,不同的时代印记,在广袤的农村大地被赋予使命与意义:以非遗的魅力与生命力,发挥脱贫攻坚中的“扶志”“扶智”作用。
……
在阿坝州这片原始自然景观与古老民族文化交汇之地,每一个人、每一条路、每一座村、每一处景都镌刻着脱贫攻坚的蝶变印记,川西高原的美好风光里,更孕育着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美好前景。(责编/蒋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