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林业、园林绿化是增强林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重视林业建设,植树造林,绿化大地。从规划建设、苗木来源、适宜树种、土壤墒情,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效工作开展,推动林业产业建设。本文从植树造林的技术与防治病虫害技术进行浅入研究。
我国林业建设体系已初步形成,积极拓展我国林业产业,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我国社会环境现状,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因沙,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做好生态绿化的规划设计工作,要不断提高林业科技能力,培育更多适宜树种,重视林业技术,加大植树造林的应用技术,关注日常病虫害管理防治技術,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
一、植树造林的顺序
1、造林地的准备工作
植树造林的前提,是做好苗木造林地的清洁工作,清除杂草、杂木工作,保持地面干净清洁,平整土地、苗木筹备、因地制宜选择栽植苗木,全面清洁环境,保证苗木的生长条件,灌溉设施配套等工作,抓实抓好各项工作,要种好养好管好,确保成活率,有利于造林工作顺利开展。
2、整地方式和方法
全面与局部整地相互协调配合,加强土地治理工作。全面整地比较繁琐麻烦,需要用大型机械设备对整体造林地面积进行土壤翻垦,清理修整。适用于大面积种植地,从而达到苗木造林地规范要求;而局部整地就是重点做好栽种面积,这种方式对于小面积种植比较适用。
二、植树造林的方法
1、直接播种法
就是将种子直接播种在种植地,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培育方式操作容易,操作步骤简单,方便在大面积造林地上种植树木栽培。但弊端也很多,就是对种子的品质、种植技术都有着高要求,高标准,对造林后的管理措施也较高,培育地点也受很多因素限制。
2、栽植造林法
比直接播种法的优势是环境稳定性,抵抗地域性条件的能力较高。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可以减少种子的浪费,栽种技术高,防止苗木损伤,浇灌充足水分,防止水分的流失。
3、分殖造林法
是从细节方面,对树木器官进行培育,对造林地理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比直接播种法有更高的树木存活率,而比栽植造林法操作起来更简单方便,从而节约了育苗培种的时效和精力。
三、植树造林的技术
1、整地技术
林业技术人员先对植树造林地进行规划调研,考察实地效果,对于选中的造林地进行清洁整理,为苗木种植打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资源。对于林木的成长和发育提供基本保障。还要达到优质土壤、水源各方面的协调配置,使造林地的生态环境适合植树造林的工作,从面提高植树造林的效果。
2、栽培技术
优质苗木种通过熟练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植树造林的目的,因此对种子或树苗的栽培技术是整个植树造林过种中必不可少的技术部分。对于选中的优质树种可进行撒播、条播、穴播、块播,使不同的树种都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环境。对树苗幼期的栽培技术也是重点培养。不断提高技术学习,引进先进技术,使植树造林正常健康的成长。
3、防护技术
为了保障种林地长远的发展,林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林区的安全防护。林业工作人员具备基本工作,可以应对林区安全问题,最好建立一个完整的林区安全保护系统。防止入侵者对建成的林区造成破坏,乱砍滥伐的现象,制定出有效地解决方案,最大程度的保护林区林木的安全。林区技术人员还应定时的对林区不同地点进行实地勘察,检查存在安全隐患,能可能的减少对林区不良的因素。
三、森林虫害的防治
1、蛀干害虫的防治
对林业种植区影响较大虫害就是蛀干害虫,严重时能够导致树木风折、枯梢、甚至枯死。目前在防治工作中,对蛀干害虫还做不到彻底消除。在日常管理防治中,发现虫害伤害树液或排出木液时,需要在患害处用药泥堵死、注射杀虫剂等方法进行防治。主要还是在造林时早发现、早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止苗木造林病虫害不除治或除治不力,造成扩散蔓延成灾。
2、食叶害虫的防治
食叶林业有害生物通常会汲取树木养分,造成树干有害生物入侵的前期因子,侵占其生长环境,从而危害树木生长。因为食叶林业有害生物会造成树叶被吃光或提前落叶,降低了树木的光照作用,影响了树木的生长,严重时可造成林木大量死亡。日常管理防治工作应该做到不隐瞒,不虚报森林病虫害情况,抓住害虫的微弱环节。可在上树前期,局部涂抹药剂或树干绑毒绳等,这样既省时,成本又低、效果良好,见效显著,而且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要扩大绿化面积,提高造林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植树造林,提倡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懈开展植树造林,踏踏实实抓好造林绿化,全力建设生态宜居家园。要坚持树立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意识,进一步加大生态绿化投资和建设力度,建立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实施创新科学造林方法,把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结合起来,推动我国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林业绿化工程,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作者单位:164153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华山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