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苓苓
目前,黑龙江省嫩江县全县奶牛存栏3万头左右,存栏数量增加的同时,饲养科技水平快速提高,规模化养殖小区也在增多,呈现了出不断繁荣景象。奶牛业促进了嫩江县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及县域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嫩江县农业发展重要支柱产业。就目前生产实际看,我县奶牛业生产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壮大,如奶牛场基础设施急需改善、饲养户在奶牛饲养管理和生产技术有待提高等,下面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省奶牛业各项生产规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奶牛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奶牛场基础设施及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化奶业发展需要。TMR设备和机械化榨乳设备配套率严重不足,生产效率低下,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受到限制,奶牛产能得不到充分释放。
2、规模化养殖比重低
散养户占主导地位,规模化饲养比重低,规模小、布局分散、生产管理水平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县奶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型。
3、生产管理方式落后
养殖场(户)多仍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先进设备配套率低。普遍采用混群饲养,饲料报酬低,精细化管理不够充分,且普遍不重视牛群选育工作,信息化管理技术尚未普及应用,奶牛平均单产不足5.5吨。
4、生鲜乳质量不高
因饲养管理粗放,且多采用手工挤奶,乳房炎、肢蹄病等发病率居高不下,无法保证生鲜乳质量,菌落数等指标严重超标,蛋白含量平均2.5%~3.0%,脂肪含量平均为3.0%~3.2%。受“三聚氢氨”事件影响,如何提高生鲜乳品质面临巨大压力。
二、关键技术措施
1、改善和优化饲养环境
第一,基于奶牛生产规律和现代养牛新理念,科学选择场址,对场区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做到自然环境、场区环境和奶牛生物环境和谐统一,为奶牛高产创造“舒适、干燥、干净”的饲养环境,还牛于自然。第二,牛舍建设因地制宜,尽最大可能利用自然通风、光照等条件,就地取材,适当减少附属房面积,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第三,强化农牧结合、粪污还田的生态原则,对不同规模奶牛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进行跟踪服务和监督,包括粪污处理系统设计和布局、粪污收集与分离、粪污处理技术模式等,为建立农牧结合的生态大循环创造条件。
2、向现代化装备方向努力
逐渐配套TMR设备、机械榨乳设备、粪污处理设施、现代化牧场管理软件,提高牧场现代化装备水平,为实施科学饲养,加快奶业生产方式转型打好基础。
3、推广全混合日粮技术
借助国家补贴,逐渐提高TMR机械配备率,改变以人工搅拌为主的饲料制作方式,解決了奶牛饲喂效率低下问题。
(1)分群饲养。根据奶牛生理阶段、生产水平和体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群,再根据不同群体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目的进行分群饲养,普及分群饲养方式,提高牛群整体饲养管理水平。
(2)配方制作标准化。在配备TMR设备基础上,根据奶牛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按照营养调控技术和多饲料搭配原则,设计奶牛全价营养配方,提高奶牛日粮成份的稳定性和营养浓度的一致性。示范推广大型牧场自制TMR模式、TMR统一配送模式等,提高TMR技术应用率。
(3)落实好各项规范技术。严格制定《奶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技术规范》。指导牧场规范使用TMR设备,严格遵照填料顺序,搅拌时间,搅拌质量,定期保养维护设备等规定,提高饲料制作水平和效率。同时落实好《奶牛生殖保健技术规范》、《奶牛蹄保健技术规范》、《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操作技术规程》以及《饲用小黑麦栽培技术规程》、《籽粒苋栽培技术规程》等多项我省奶牛饲养与管理技术规范。
(4)加强冬季饲养管理。针对北方寒冷气候特点,采取适合寒区奶牛饲养管理的技术,如调整日粮、增加能量比例,适当减少投料次数、安装恒温水槽、增强光照、做好防滑处理等技术措施,加强特殊季节奶牛的饲养管理,减少奶牛寒冷应激。
三、发展措施与推广方法
1、高度重视,协同推进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把发展奶牛业和先进饲养与管理技术推广工作作为畜牧业重点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二是依托省、市科研院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特别是县、乡、村三级网络的阶梯式推广部门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措施,加快奶牛产业发展。
2、创新推广方式方法
将人员培训、现场指导、典型示范带动相结合,实施畜牧科技入场入户工程,对各场实行点对点“一场一策”“精准施策”的方式,将技术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有机结合,使技术落地生根,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3、全方位培训,典型示范带动
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是新技术推广的中重要环节,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省、市、县、乡(镇)技术人员以及养殖大户、合作社为重点的层层培训方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手机软件等媒体、服务平台进行讲座和宣传,普及技术;在奶牛各生产关键季节,应积极调动技术人员深入到村、到户,实际踏查,积极开展生产调研,分析解决生产瓶颈问题,提出具体解决问题对策,提高技术指导时效性。
按照区域特征因地制宜建立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奶牛场,在核心示范场应用现代奶牛生产技术,演练奶牛现代信息化智能化生产管理模式,通过展示和和示范,带动全县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技术革新和管理升级,加快现代奶牛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前景与效益
嫩江县位于松嫩平原北部,平均海拔267~300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有效积温2200℃,是世界上最适合养奶牛的地区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奶牛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发展发展奶牛业的各项惠民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强化奶牛产业化的发展。嫩江县县内的辰鹰和完达山北方公司龙头企业必将对奶牛产业起到强大的拉动作用。综合看来,嫩江县具备发展奶牛产业的地域优势、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随着奶牛业发展和壮大,实现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实现奶业质的飞越,带动奶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将为我省奶业实现现代化,以及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161400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