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钧
当前,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带动出现大量的农业种植(养殖)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园区规模和规划标准也有较大提高。前些年在园区规划设计建设中甚至出现豪华大棚房,偏离农业生产使用方向,被拆除复耕,个别出现少许偏差的农业园区也在大棚房改造中也遭受较大损失。所以在园区设计建造和运行中都避免不了要多关注国家农业政策,多了解农业发展方向,多方面了解当地的农业现状,在农业种植(养殖)产前、产中、产后及早做好计划设计,避免出现方向性错误,目的性偏差及农事操作人员配套不完备,达不到农业质量高标准、产出高效益。
一、需要关注配备三师、一“兵团”
1、会计师
农业园区的建设不论规模大小,自始至终都要牵扯到资金运营工作。其中包括投入资金概算,土地投资、建设投资、设备投资、用工投资、农业投入品投资等等,同时还有设备等使用年限及折旧率、农业收益率等,详细的预算和精细的计算可在平时工作中减少投资,使农业收益最大化。同时可为企业领导人提供数据资料,优化企业思想,拓宽农业生产渠道,增加农业收益。
2、农艺师(畜牧兽医师)
涉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不像是家庭农场,原来有一定的种植(养殖)基础,企业或者合作社主要领导人原来可能没有涉入过农业生产,生产技术和经验不足。这就必须要有专业技术导入,加强技术力量的配套,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技术优势,达到合适的收益。比如:农业种植产前优化(土壤改良、作物品种的引进、效益预测)、产中保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产后流通(平台对接、产品品质保障等),避免生产中出现大的问题和农产品的不合格现象发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打下良好基础。
3、机械师
大面积、大范围的农业作业一定要有农业机械配备,甚至农业机械自动化。这就迫切需要机械师、电脑工程师的参与。通过机械化操作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达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
4、一兵团
要达到农业生产精细化、标准化必须有一个固定的农业生产“兵团”。通过“兵团”人员的团结配合达到一种和谐优良合作模式,在农业生产产业链中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熟练的人工操作也是降低生产成本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一个途径,通过平时的培训、合作磨合,形成一种固定的生产流程模式。
二、园区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地理优势
农业园区建设必须要考虑到地理优势,如山区可考虑生态旅游业发展,按照习总青山绿水要求在不破坏自然和谐的情况下按照生物链方式进行果树等产业设计,做到投入小,环环配套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产生合理效益。特别要注重生态效益的最大。
2、注重区位优势
在园区建设中要考虑区位优势,一些园区地处郊区可按照都市旅游农业设计,在礼拜天、节假日本照农业观光园、农业知识科普宣传园等设计,考虑大中小学生和市民适度参加农事活动、采摘等。
3、注重气候优势
比如我们中原地带四季分明,气候优势明显。可采取温室、大鹏等设施达到四季果蔬优势供应。这就可以考虑设施农业的发展,通过设施农业达到果蔬的长期供应。
4、注重产品优势
全国范围内优势产品很多,地标产品比如五常大米、铁棍山药、信阳绿茶等等。在园区设计中要注重加入这些优势产品,它是不用广告费用的广告,可提升园区广告效果,产生良好效应。
5、注重土地资源优势
河南省地处中原,土地资源豐富,土地平整,地力条件很好,在园区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大规模主栽作物的种植。比如适宜小麦、花生、马铃薯等作物大规模机械操作。
6、注重“短平快”项目引进和发展
园区设计一般都抱有“百年园区”建设的决心,在建设初期有的甚至不计成本投入,加快工程进度,只为尽快生产产品。农产品的生产有一定的周期,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冒然“杀入”,可能会造成长期资金投入的跟不上节奏。所以要注重筛选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去适时配合,通过产出效益配和长远投资计划,以低效益、稳效益带动高效益的发展。
三、农产品质量检测和产品流通
园区注重的农产品产量、质量和产品生产效益,在大规模农业生产中需要更多关注下面问题:
1、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种植记录完善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政府和广大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产品的追溯制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问题。以前的产品检测没有过多关注到直接农产品的质量,在以后的检测中更多的会涉及到农产品的基础监测。不只是农产品农业残留,甚至呕吐物、重金属等在植株中的残留。所以在农业投入品(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要下足功夫,做好努力。同时注重培养自检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加强种植记录完善和产品阶段自我检测,以应对农产品流通追溯的需要。
2、产品链条的延长
农产品的效益在产品链条的延伸中可得到充分体现。合格农产品在产品流通中可通过简单加工(如绿色小麦加工成绿色面粉,稻谷加工成稻米等)即可增加产品附加值。如果能进一步去把产业精细化发展,如大豆加工成各种副产品,红薯科加工成粉面、粉条等等,则可有更多附加产品出现,产生更大经济效益。同时副产品如红薯提取粉面以后可饲养牲畜,使链条加长,产业联合,产生综合效益。
3、注重联合农业大平台
当地的产业资源需要全国市场的融合连接,和大平台的对接及订单农业的生产是下一步农业园区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当地的优势资源在全国市场中或可占到一席之位是各个园区发展的必经途径。中原地带可进行大规模农作物生产,但是地方市场不能满足产品流通需要。比如马铃薯生产亩产可达几吨,在蔬菜市场流通中作为菜蔬应用不能适应产业发展,这就需要联系马铃薯加工企业拓宽产品的流通渠道。一方面体现产品价值,一方面保障群众收益,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4、配套农业保险,增加生产保障
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很多,任意一方面都可导致生产产量、产品品质降低,甚至绝产。加强农业生产保障是一种必须的保护。所以要注重和保险公司的合作,积极加入配套农业保险,不失是一种最后的防护保障。
(作者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