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浅
刚参加工作时,单位举办青年员工创新创意大赛。我根据“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设计解决方案”这套流程来设计项目,应该挺出彩的,没想到答辩汇报时,评委给我的分数却不高,理由是仅仅借助PPT进行汇报,形式不够灵活生动,无法全面展现项目效果。其中一个评委指出:“如果能通过仿真软件把你的解决方案做成动画,效果肯定好很多!”
仿真?我想起了那位“最熟悉的陌生人” 。
仿真課程是我大学时的一门选修课。当时有同宿舍的姐妹选修这门课,我还“好言相劝”,因为我听学长说这门课比较难,老师给分不高,会影响成绩排名等。我当时“小算盘”打得可精了:哪门课轻松选哪门,尤其首选给分高的老师的课,这样就能轻轻松松得高分、拿一等奖学金、保送研究生,走向人生巅峰了……当小姐妹们为了赶仿真课作业而通宵时,我更因自己的选择沾沾自喜,但同时,她们讨论的那些模块、参数等概念,我也越来越听不懂了。
直到走出比赛现场,我心里还很不是滋味儿。如果我当时选择了更难的仿真课,现在是不是可以在赛场上绽放更多的光彩?
可是,高中时候的我,并不是这样避难就易的人啊。
我十三岁就转学到寄宿制学校,开始了独自照顾自己、安排学习的生活。为了提高成绩,我不会放过一道不会做的题目,跟老师讨论、跟同学研究,甚至有点“钻牛角尖”。有时,我还会主动给自己添点“麻烦”,专门去书店买一些题目新颖的模拟卷来做。我并不是天赋过人的学生,但我的成绩能一直稳居榜首,我想这跟我敢于并乐于直面难题、解决难题有很大关系。
可惜,在浮躁功利的风气中,在更多利益的诱惑面前,我竟然把这份智慧和高考后的书籍、笔记一起,随便拿到跳蚤市场卖掉了。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昔日里陪我战斗的一片铠甲。直到我受了伤,才开始怀念它们给我的保护,怀念那个敢于挑战、勇往直前的自己。
偶然看到了几年前的一则新闻,报道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座右铭——“做难事必有所得”。他一生用过无数本笔记本,但每个本子的扉页都记录着这句话。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我的心脏仿佛被击中了!原来这个朴素却使人受益的道理,也是这样的“大人物”用一生去实践和印证的哲理。起初,他在机床厂当学徒时,炽热的煤气喷灯烫坏了他的手指尖,为了激励自己坚持下去,他在本子上写下了“做难事”三个字。而逐渐从“门外汉”成长为技术标兵后,他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必有所得”。后来不管是在部队寒冷的教室里坚持学习外语,还是在昏黄的灯下撰写著作《苦难辉煌》,他都甘之如饴。从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普通工人,到最后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畅销书作家,这都是他不怕做难事、偏要做难事才得来的收获。他说,困难的事情里可能有学问、可能有意志,最能让人锻炼自己,所以一定要做困难的事。
是啊,做难事,最能让自己成长!
如果能回到大学,我想去选那门难学的仿真课,我想告诉那时的自己,年轻人不要有太多趋利避害的想法,可能所谓的“利”会是你未来的软肋,所谓的“害”会帮你披上铠甲。
人不应该有那么多的算计,如果说真正有一件事值得算计,那便是你的成长。难事正是成长的“复利”,上个周期的“打怪升级”将为成长的“本金”积累更多“利息”,而这些“利息”将内化为你的意志、学识和能力,成为下个周期的“本金”,使你的“人生银行”愈加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