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深陷“池子”,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何时结束“裸奔”?

2020-07-17 00:43
中国科技财富 2020年5期
关键词:金融信息池子中信银行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中信银行泄露个人信息一事持续发酵。

5月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中信银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通报》。通报称,中信银行在未经客户本人授权的情况下,向第三方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交易明细,违背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银保监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规定,严重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表示,该局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启动立案调查程序,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谁该为信息泄露负责?

5月7日凌晨,中信银行深夜发表致歉信,回应脱口秀演员池子投诉个人账户交易信息被该行调取一事。在未经池子本人允许的情况下,中信银行以“大客户要求”为由打印池子个人流水,池子投诉中信银行侵犯其个人隐私。

中信银行回应表示,“经核实,近期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系开户支行,要求查询其为员工王越池先生支付劳务工资记录时,我行员工未严格按规定办理,提供了王先生的收款记录。目前,已按制度规定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

中信银行还称,个别员工未严格按照制度操作,反映出该行个别机构在制度执行上不到位,将全面检查,坚决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一般说来,个人账户交易信息中涉及大量的重要信息,银行都要求必须本人办理打印业务,无法进行代办。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银行流水可能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泄露出去:第一种可能性,由银行某个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私下提供,这种情况虽然不属于银行主动作为,而是个别员工违规操作,但是银行没有尽到管理责任,理应对其员工的违规行为负责,只是这种情况下银行并不构成刑事犯罪,员工则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第二种可能性,这种行为是银行自身所为,比如,因笑果文化是其大客户而应其要求,把其中某个储户的个人信息提供给对方,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行为不仅构成民事侵权,还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其实,中信银行并非首次被曝违规使用个人信息。公开信息显示,中信银行曾因违规查询信贷信息而收到罚单。据不完全统计,中信银行近4年间因各类违规已收银保监会罚单达1.2亿元。

银行如何服务大客户?

此次事件引发众怒的原因之一是,池子发现被泄露个人账户信息后,给银行打电话讨说法时,竟被告知“这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

一句“配合大客户要求”说得简单,“小客户”权益就可以不管不顾了?随意将个人账户信息提供出去?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称,“不同于普通用户体验强调的简捷致胜,大客户服务以周到贴心致胜,越细致越好。长期以来,基层银行客户经理被灌输一种‘贴心服务大客户’的服务理念,到了一定程度,贴心就变成了讨好。讨好是一种略带畸形的服务理念,强调的不是专业素养,而是管家式‘贴心’服务。”

薛洪言表示,银行业应明确一点,零售业的未来,并不掌握在“大客户”手中,而是取决于千千万万的“小用户”。

其实银行针对大客户推出更高级的优待政策未尝不可,但如果大客户享有不被法律允许的便利或特权,它呈现的将是法律面前的不平等。如果前提还减损了普通客户的权益,实属不该。

个人金融信息监管待何时?

与其他个人信息相比,个人金融信息与个人资产、信用状况等高度相关,一旦泄露,对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

2017年8月至2017年12月,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张江支行吴某某利用银行系统,违规为闫某查询并泄露公民个人征信信息。同年原建设银行余姚城建支行行长沈某某将非法获取的余姚市东城名苑业主财产信息1111条和其所在行贷款客户财产信息127条非法提供给他人用于招揽业务。

类似事件频发,到底如何才能堵上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个人信息安全漏洞?

今年2月,央行和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对金融业机构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也将在征求意见结束后正式对外发布。

目前,我国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仍然存在很大不足。这些年来,银行个人信息泄露乱象屡禁不止,个人征信信息、财产信息、房产产权调查信息等都频繁被泄露,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买卖银行个人信息的“黑市”。

据此前新京报采访3名提供查询流水操作的黑产从业者报道,他们表示可以“2000元查一个月流水”、“4000元查一个月流水”以及“5000元查全部流水”,但问及流水来源时,对方不愿过多透露,仅表示“是银行后台出的,你可以打印出来。”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数字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汪庆华公开表示,目前的个人信息侵权民事救济机制仍然着眼于弥补实际损失,难以对故意侵权者在法律上形成有力约束。建议对非法披露他人信息、故意侵害他人信息权利的行为设定最低赔偿金额,加大惩罚力度。

类似中信银行事件出现的原因,背后是法律对违规者惩罚不到位。不少专家指出,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国外的一些做法是值得借鉴的,就是重罚,一罚就足以使其倾家荡产,甚至身陷囹圄。

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应该防患于未然,仅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我们每个人的信息安全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和挑战。眼下,我们需要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违法机构及个人的处罚力度,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池子的爆料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演员身份,令大家更为担心的是,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妥善处理?沉默的受害者还有多少?

好在,银保监会已经介入调查,我们期待一个真实的答案。

猜你喜欢
金融信息池子中信银行
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收集与业务无关的消费者金融信息
关上灯,才看得见
夏天,当一条鱼多好啊
豌豆青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