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红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方法,但是护理方法有所区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针对性护理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介入术当中,采取持续有创血压监测方法,并且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不仅仅具有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还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方位的判断分析,进而提高病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心脏介入手术;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4..02
在心脏介入术治疗的过程中,无创血压监测方法与有创血压监测方法都是临床当中常见的方法,而持续有创血压监测方法的应用,能够为患者手术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无创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快捷性,但是同有创血压监测方法对比,监测准确率相对较低,由此在临床当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1]。有创血压监测主要就是将导管或者是探头直接插入到患者的大血管或者是心腔当中,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能够有效弥补无创检测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但是却很容易引发并发症,所以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选取58例患者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心脏介入术患者,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共39例患者,年龄42~79岁,平均(59.345±5.31)岁,采用无创血压监测;观察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40~79岁,平均(50.37±3.19)岁,采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为常规护理方法,在接受持续血压监测的过程基础上,注意加强患者导管的护理,协助医生完成相应的操作,充分保障治疗效果。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具有如下:
1.2.1 动脉测压管护理
护理工作人员应保障压力传感器同心脏在同一水平線上(腋中线第四肋骨间),进而有效保障血压监测的准确性;在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之前,还应全面检查动脉侧压管道各个接头的连接情况,充分保障压力袋没有出现渗漏、扭曲等情况。如果压力袋出现了肝素生理盐水渗漏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从而保障压力袋具有良好的三通性能,使得肝素盐水能够顺利的滴入到压力袋当中;定期对导管进行冲洗,不断将肝素盐水注入其中,充分保障侧压路径顺畅。在对导管进行冲洗时,护理人员注意对肝素盐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防止患者出现出血的现象。
1.2.2 监护仪的护理
检测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变化情况,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且对患者的体征进行详细的记录,如果存在异常情况,那么就需要及时上报给医生,并且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1.2.3 并发症护理
患者出现血栓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置管时间相对较长,血管受到较大损伤,所以就会极为容易出现血栓。所以,在对患者进行穿刺的过程中,需要保障穿刺位置的合理性,穿刺动作准确、轻柔,从而避免出现血液凝块,导致血管出现阻塞情况,防止血栓。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x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本文选取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比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心脏介入术当中,采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方法,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准确掌握患者手术中动脉压变化情况,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在临床当中具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响玲,马艳婷,尤 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有创血压的监测与护理[J].系统医学,2018,3(19):178-180.
[2] 曾永柱,张丽萍,张红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行持续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