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萍
【摘要】目的 分析在门诊注射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防范安全隐患的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6月在门诊注射室治疗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2018年7月~12月在门诊注射室治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时间段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共发生安全事件7件,安全事件发生率为7.0%,观察组发生安全事件1件,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两时间段门诊输液室安全事件发生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护理管理模式。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门诊注射室;安全隐患;防范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4..01
门诊护理工作与患者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较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确保护理安全非常必要。所谓护理安全是指护理过程中患者不会由于护理失误而受到身心伤害,门诊注射室作为医院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之一,每天需要接待大量患者,接触的药物很多,因此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对其护理工作的管理[1]。本文选取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着重针对我院门诊注射室中护理安全管理对防范安全隐患的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月~6月在门诊注射室治疗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78岁,平均(45.25±3.56)岁;2018年7月~12月在门诊注射室治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5~76岁,平均(45.12±3.47)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018年1月~6月由于门诊注射室环境条件较差、护士素质与技术水平较低,加上注射室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门诊注射室管理不到位,出现了较高的安全隐患。2018年7月~12月为进一步加强对门诊注射室的安全管理,针对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时对办公环境进行了升级改造,因此在安全管理上有了显著提升。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均用软件SPSS 21.0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x2检验,用(x±s)、(%)描述,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100例( 2018年1月~6月)发生安全事件7件,发生率为7.0%,观察组100例(2018年7月~12月)发生安全事件1件,发生率为1.0%,两组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差异明显,x2=4.688,P=0.030。
3 讨 论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新医疗改革后对护理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2]。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需要根据门诊注射室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在其基础上制定有效措施,从而全面提升门诊注射室安全管理水平。
门诊输液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药物因素、护理因素两方面。一方面,使用同一化学名的药物存在不同规格、剂型,很容易引发用药失误,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巡视不到位等也容易引发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此,有必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用药知识培训,尤其是新上岗的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好药品的名称、剂量、不良反应等,以避免发生医嘱执行错误问题[3]。同时,还要做好查对工作,如对醫嘱内容存在疑问,应及时询问医生,接诊时优先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接诊者需对药品名称、剂量等内容进行仔细核对,明确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以避免发生护患纠纷。另外,还要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定期抽查护理质量,及时反馈、总结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方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门诊输液室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前,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了在门诊输液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两个时间段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可以看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减少门诊输液室安全事件的发生,建议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秀红.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7):175-176.
[2] 刘 霞,姜青春,王 青.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应用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252-253.
[3] 梁凤莲.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5,21(0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