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旭, 周哲人, 魏挺, 牛灵芝, 卢媛媛, 梁熹, 倪宁, 方堃
近年来,SARS[1]、甲型H1N1流感[2]和COVID-19[3](简称新冠)等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再次凸显提升高校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迫切性。目前,虽然我国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国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伴随着开学季来临,分散在各地的师生和留学生即将大量涌入高校,高校逐渐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关三甲医院和定点医院的防控措施和经验多有报道,但尚未有针对高校防控措施的报道,而高校医院因其自身基础卫生建设相对定点医院落后,防控目标以早期筛查疑似患者为重点,不能完全照搬定点医院的经验和措施。因此,本文期望通过总结某高校医院的防控实践,并反思其在防控过程中的不足,探讨提升高校医院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对策,并进一步为促进建立健全、长效、预防性的高校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提供参考。
2020年1月,随着新冠疫情的迅速发展,根据上级要求,本研究案例医院全院职工取消休假,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及时召开“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及防控工作布置会”,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党员应急、疑似病例会诊、防控督导、院内感控、物资保障、消毒供应、信息审核、协调应急、心理疏导9个专项工作组。见图1。
从组织保障、处置流程、疫情报告、物资储备、院感防控等方面进行任务分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4],围绕返校前后等关键环节,建立了《新冠疫情学校应急处置预案》,特别是《疫区归来人群监测预案》 《返校分诊接待流程》 《疑似患者认定标准及处理办法》 《发热门诊及隔离区医护人员职责和各项制度》 《发热患者登记表》等,并建立《新冠疫情期间门急诊接诊患者流程》。见图2。另一方面,校医院加强与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联系,取得专业技术支持。
对所有进入医院人员逐一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流行病学史。在门诊楼外设置发热预检分诊处,对发热患者进行分流,特别是对有流行病学史的病人,符合隔离指征的一律签订隔离承诺书,了解其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并隔离观察14天。对疑似病例立即上报区疾控中心,安排定点医院就诊,同时立即对有密切接触的人群进行排查。返校期间,在高校各分校区增设预检分诊处,并联合当地定点医院建立“返校学生新冠疫情就诊绿色通道”,出现疑似患者由协调应急小组统一安排转诊。
图1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架构图
图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门急诊接诊患者流程
由信息审核小组通过校健康每日报登记系统,收集并审核全校师生每日体温、健康情况、所在位置、旅游探亲情况、同住人员信息,对未填报人员进行提醒,同时负责及时更新不同健康状态下师生健康码的颜色。健康师生健康码为绿色,确诊新冠感染师生健康码为红色,疑似患者、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师生健康码为黄色。返校时,根据校健康码颜色指定入校地点和校内活动区域,出现疑似患者由医院医师团队负责随访、监测和隔离。由家庭医师团队对高校教职工家属的流行病学信息全面摸排登记,并上报至信息审核小组。
信息审核小组由专人每日统计全校确诊及疑似患者信息,反馈至上级卫健委及疾控中心应急事件管理部门,使上级机构准确掌握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情况,也将政府各级防控部门的管理政策和学校紧急制定的各种措施及医疗专业系统专家的指导信息,及时传达到校园。
由校外返回的师生、隔离师生及留守本校的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是学校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分期、分批安排外地师生返校,对到过疫区(湖北省和防控重点地区)或者接触过来自疫区人员的师生,返校后,立即进行体温监测、胸部透视和核酸以及抗体检测,出现发热症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隔离师生、少年班和大一新生加强心理辅导,及时消除各种误解,降低恐惧心理。
建立一人一室病房,采取封闭式管理。暂时关闭慢性病门诊及皮肤科、耳鼻喉科、预防保健等非急诊科室,提供包括新冠肺炎防护、心理、用药咨询、慢性病管理等线上医疗服务。
以相关指南[5-6]为指导,制定新冠院感防控方案并梳理流程20余项。划分三区两通道,制作提示、指引牌,引导并分流患者。开展穿脱隔离衣的正确方法、空气及地面消毒、手卫生、安全注射、个人防护选择以及医疗废物管理等线上感控培训14次。针对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公共区域,由防控督导小组将全院医护人员分成13个防控团队,指定负责区域,由团队负责人逐一具体指导对接,累计完成防疫消毒60余次。
鉴于返校学生达38 000余名,物资保障小组为应对返校后疫情防控需求储备医用口罩、手套、洗手液、含氯消毒片或消毒剂、医用酒精、过氧乙酸、二氧化氯、体温计、移动紫外线消毒灯等共计30余万件。
加强疫情专业知识培训,累计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7版)[7]、新冠临床案例视频分析、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要点解读等课程30余次,开展新冠疫情应急处置演练5次,累计培训上千余人次。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该案例高校医院自2020年1月23日成立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医学观察隔离室并收治首例隔离患者至今,收集并审核学校留守师生、员工及家属流行病学信息近18 000份,返校师生流行病学信息2万余份,累计接诊门急诊患者12 276例,筛查发热患者53例,核酸检测及隔离由疫区及非疫区返回及与疫区人员有密切接触史的师生员工740例(湖北返校学生668例),实现了首批返校及留守师生员工及家属零感染、院内患者零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成效。
本研究的高校医院在此次疫情中,再次在校园封闭的情况下,独立承担了全校师生、在职员工、离退休人群、留学生及其家属的医疗、防控、隔离和转诊工作。在保障高校基本医疗秩序和服务的同时,实现了三个“零”感染,还协助社区联防联控,消除了疫情在高校社区扩散的隐患,又一次说明高校医院在高校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公立医院难以替代的特殊作用。
虽然高校医院在高校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明显,然而由于长期投入不足,致使高校医院公共卫生应急能力逐年削弱,突出表现在顶层规划落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建设不规范、不适应呼吸道传染病诊治要求、软硬件设施滞后、专业化应急人才不足、复合型救援队伍欠缺等方面。对于当下及未来的疫情防控有必要深刻反思。
虽然高校医院已有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机构,但从此次疫情防控来看,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需要从组织领导、应急响应、疫情上报以及物质保障等多方面进行整体统筹规划,并建立与属地疾病预防管理机构的密切联系和指导。因此,高校疫情防控不应再局限于单纯的医疗层面,应建立从早期决策指挥、防控布局、应急协调、信息采集到中期监测追踪、再到后期健康宣传、持续干预的整体化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还应常规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研究专家小组,及时掌握和对疫情形势做出研判,供领导决策参考。
此次疫情中,医疗分区和通道多为临时搭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医院应急防疫的能力。这与各高校对校医院重视不够,造成高校医院建设与高校发展不相适应有关[8]。高校应加强对校医院公共卫生建设方面的支持,在适当区域按传染病门诊、病房设计建设,平时作常规住院之用,疫情暴发时,用作传染病收治等特殊用途,并规范划分门急诊、预防保健等科室区域。
与SARS相比,此次疫情防控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互联网发挥了大数据、精准管理的优势。高校医院依托高校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流行病学信息和健康状况及时、精准和全面掌握,也通过微信群、医院公众号、线上门诊等方式部分解决了师生的诊疗压力、缓解了患者无法及时就诊的心理焦虑。然而,在常态下,患者仍以挂号、问诊、缴费、检验、复诊、拿药等传统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在烈性传染性疾病暴发期间,就容易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因此,高校医院应整合和提升现有医疗信息系统,并与上级公共卫生系统更深入地对接,实现院内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全方位强化互联网医疗模式。从而确保疫情发生时,在保证医疗工作高效流动的前提下,降低人员流动的频率,缓解实体医疗机构压力和减少交叉感染。
此次疫情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高,传播速度快,导致医疗救治压力激增,使得医护人员防护需求急剧扩大,高校医院医疗防护物资严重短缺。今后,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疫情防控药品、物资、器械的购买、储备和定时更换,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
虽然高校医院工作环境相对定点医院传染危险度低,然而,面对全国大量医护人员被感染[9],再一次提醒高校医院应建立健全院感保障制度。同时,应将传染病尤其是重大传染病临床及流行病学、急救医学、卫生防护知识纳入到医院常规培训计划中,以培养更敏感的防控意识,并加强急救设备操作培训,以提升应对能力的专业性。
高校师生普遍存在疾病治疗意识高于公共卫生干预的问题[10]。此次疫情让高校师生对公共卫生和防护消毒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医院应抓住契机,打造具有高校师生卫生行为特点的健康教育内容,并纳入到高校公共卫生教育计划中去。同时,对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如何在宿舍、图书馆、教室、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景下开展科学防护进行实战演习并拍摄宣教片。通过家庭医生、医院医师、联合学生社团,从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心理认知等多角度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注重卫生、注重防护、崇尚健康的理念融入到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去。
综上所述,高校医院应建立健全、长效、预防性的高校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这不仅能够有效应对短期集中出现的传染病事件,也能在面对类似新冠疫情等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学而有效地进行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