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王燕, 陈苏君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广东 广州510317)
肺癌为一类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近年来出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 早期肺癌患者确诊之后, 首选手术治疗。 但单纯对患者进行手术病情容易反复, 往往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后需要同时为其进行化疗。 实施术后辅助性化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延长患者的生命[1]。 在患者接受化疗时, 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 继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传统意义上的临床护理方法无法全面掌握患者的情绪改变情况, 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进步, 当前临床护理理念也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 针对性护理干预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本研究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负面情绪的有效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 年4 月至2018 年4 月于本院接受化疗的102 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意识清晰, 认知功能正常, 接受化疗治疗, 符合关于肺癌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TNM 分期为Ⅱ~Ⅲ期。 排除标准: 肝肾功能不全者, 预计生存期半年以下者, 合并其他癌症者, 精神疾病、 意识模糊者, 拒绝参加研究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 观察组, 每组各51 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36 例, 女性患者15 例, 年龄 (67.38 ± 2.15) 岁; 病理分期: Ⅱ期10 例, Ⅲ期41 例。 观 察 组 男 性 患 者37 例, 女 性 患 者14 例, 年 龄(68.59 ± 2.97) 岁; 病理分期: Ⅱ期11 例, Ⅲ期40 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辅助性化疗, 并以28 天为1 个周期, 所应用的化疗药物相同, 一周期化疗结束后本研究干预完成。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护理干预, 包括预防化疗期间感染、 常规性饮食干预、 骨髓抑制护理、 静脉输液护理、 常规性健康宣教。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 ①提升患者护理舒适度: 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容易发生恶心、 呕吐等现象,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由于患者所应用的化疗药物会对其自身肾小管造成损害, 继而引发氮质血症[2], 从而导致患者极易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 具体表现为食欲降低、 胃肠不适感增强、 呕吐以及恶心。 针对此,院内医护人员应当在保证饭菜可口的情况下, 告知患者多食用清淡食物。 每次进餐前都要漱口, 确保口腔卫生良好。 倘若患者无法漱口, 医护人员可使用双氧水对其口腔加以清洁, 避免细菌定植。 ②腹泻的针对性护理: 因患者所应用的化疗药物存在一定副作用, 继而表现出机体电解质紊乱、 腹痛腹泻、 肠鸣音亢进等不良现象, 针对此, 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多饮水,同时也要遵循医嘱, 多食用高钾食品, 并有效监测尿比重以及水电解质情况。 ③强化性心理干预: 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诸如焦虑、 抑郁、 紧张等负面情绪, 具体表现为倦怠、 注意力难以集中、 情绪失控、 易怒暴躁等, 针对此, 医护人员除多鼓励、 多安慰患者以外, 也要使用适当的行为语言去感化患者, 帮助患者排除内心负面情绪, 缓解其内心负担, 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 ④自我形象改善: 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 会出现面部色素沉着色斑、 头发脱落等症状, 针对此, 医护人员应当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 鼓励患者修饰自我形象, 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 指导患者书写化疗日记, 缓解内心苦楚。⑤正性社会支持: 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 医护人员可通过集体干预的方法, 有效强化患者之间交流, 有效纾解患者的内心情结[3]。 鼓励患者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 以维持其社会形象功能以及角色, 创建出立体化的行为支持方案。 ⑥睡眠干预指导:医护人员向患者与家属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睡眠知识指导工作,为其阐述影响睡眠的行为以及睡眠不良对于患者日常生活、 心理状态和疾病的影响, 结合患者当前情绪, 帮助其寻找科学应对负面情绪的方式, 如在睡前可进行冥想, 晚餐不宜过饱, 入睡时全面放松身心等。
1.3 观察指标①生活质量。 利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对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 该量表共计8 个项目, 包括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 活力、 总体健康、 躯体疼痛、 生理职能、 生理功能。 每项满分为100 分, 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②负面情绪。 使用SAS 以及SDS 量表,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 抑郁情绪进行评价,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负面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采用t 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n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 活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观察组 51 90.36±4.24 93.26±2.24 96.36±1.26 91.24±5.24 94.52±2.14 93.62±2.08 94.26±1.05 91.36±4.14对照组 51 74.52±11.25 78.52±15.26 73.26±14.25 69.63±12.54 78.29±17.56 76.36±15.24 77.69±16.25 75.26±13.26 t 15.247 16.335 15.275 18.365 12.224 15.264 16.987 9.67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的SF-36 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 SDS 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 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 SDS 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 SDS 评分比较 (±s, 分)
注: 和本组干预前相比, *P <0.05; 和对照组干预后相比, #P <0.05。
组别 n SAS 评分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 51 55.24±8.51 36.52±5.24*# 54.26±7.51 38.56±4.26*#SDS 评分对照组 51 56.26±8.15 45.24±1.27* 55.29±7.51 46.24±1.27*
肺癌患者接受手术之后, 还需要接受化疗。 但化疗药物本身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临床医护人员[4]。 既往临床护理无法真正满足患者的需求, 故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已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
针对性护理干预为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其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实施个性化、 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 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5]指出,对肺癌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促进疾病康复。 另外, 也有研究[6]指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 缓解疼痛,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 针对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开展护理干预, 与此同时在精神层面加强干预, 了解患者负面情绪, 及时安抚患者, 全面改善其不良心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 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SAS 评分、 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缓解负面情绪, 改善疾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