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慧
(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 210098)
干旱主要指淡水总量少,一般持续时间很长、影响范围广、产生的危害大[1]。传统的干旱监测方法一般是基于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因其实时性好、数据量大、精度相对较高等特点,利用遥感技术手段进行干旱监测逐渐应用开来[3-4]。国内外关于遥感干旱监测方法主要有: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遥感干旱监测、近红外-短波红外波段的遥感干旱监测、热红外遥感干旱监测、高光谱遥感干旱监测以及微波遥感干旱监测等[5-8]。Idso[9]提出根据冠气温差与空气水汽压的经验关系提出了作物缺水指数CWSI,Jackson[10]在此基础上作出阐释,并给出了计算公式。CWSI适用于小范围、蒸散作用较强的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农业干旱监测。喻元在研究关中地区干旱监测与时空分布问题时采用CWSI与TVDI两个指数,并验证CWSI在空间与时间上干旱监测效果优于TVDI[11]。河南省和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是中国冬小麦、夏玉米的主要种植区之一。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境内干旱气象灾害频发,粮食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其中,2012年5月1日—6月25日,河南省和山东省平均降水量约41.9 mm,较常年同期偏少67%,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特别是河南省6月1日—25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4.3 mm,气温较同期偏高1~2 ℃,多地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12]。2013年3月—6月上旬,华北平原北部大部分地区降水为10~50 mm,较常年同期偏少,冬小麦生长受到严重影响[13]。本研究根据MODIS传感器提供的蒸散发产品MOD16A2数据,提取相关蒸散量ET(Evapotranspiration)与潜在蒸散量PET(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数据,进而计算CWSI,分析河南省和山东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从而为干旱的防治、农业生产安排提供决策依据。
河南省、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地理范围介于110.35°~122.71°E ,31.33°~38.40°N之间,总面积约为32.4万km2[14-15](图1)。河南省、山东省地势高低起伏,境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河南省、山东省分别属于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两省均雨热同期,降水季节性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冬春季多寒冷干燥,雨水较少,因此,研究区易发生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MODIS是搭载在Terra和Aqua卫星上的重要传感器,是目前世界上新一代“图谱合一”的光学遥感仪器,共有36个离散光谱波段,光谱范围广,从0.4 μm(可见光)到14.4 μm(热红外)全光谱覆盖[16-17]。MODIS传感器与NOAA卫星及陆地卫星相比,其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都有明显提高。本研究选取MODIS数据产品中的蒸散发数据产品MOD16数据,探析河南省和山东省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干旱时空分布特征。MOD16数据为陆地4级标准数据产品,内容为蒸腾作用,分为旬、月合成产品。本研究使用的为MOD16A2月合成产品,其空间分辨率为500 m,8天为一个周期,一幅影像包含4个数据,本研究使用其中的2个数据,蒸散量ET和潜在蒸散量PET,ET和PET为观测时间8天范围内的蒸散量与潜在蒸散量的总和[18-20]。
蒸散主要包括两部分:地表水分蒸发以及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地表含水量较高时,蒸散作用较强,含水量较低时蒸散作用则相对较弱[21]。植物体内的蒸腾不仅对于植物自身,而且对于整个生物圈、大气圈、水圈都十分重要。
人们把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充足的蒸散定义为潜在蒸散,而实际气象及水分供应不足条件下的水分蒸散定义为实际蒸散,把实际蒸散与潜在蒸散之比作为作物缺水的指标[22-23]。最先提出作物缺水指数CWSI的是Idso,而Jackson等对其进行阐述,利用ET与PET进行干旱监测,并给出了计算公式:
(1)
式(1)中:CWSI的值在0~1之间,其值的大小反映了研究区的干旱情况,值越大表示干旱程度越严重,值越小则表示干旱程度越轻。
河南省、山东省干旱时空分布情况月际间差异较大,各月作物缺水指数CWSI分布情况如图2。2012年6月干旱面积较大,且CWSI峰值很高,为0.977 4,冬小麦收割到种植玉米之间出现大量裸地,在高温条件下地表水分大量蒸发,造成大面积干旱[24-25]。2012年7月、8月干旱时空分布情况较为一致,相较于2012年6月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并且夏玉米的生长增加了植被覆盖面积,整体干旱面积有所减少,CWSI峰值均在0.87~0.90之间,整体呈现轻旱、无旱状态。2012年9月、10月干旱时空分布情况较为一致,相较于2012年7月、8月降水减少,夏玉米进入成熟期后植物蒸腾作用减弱,且收割后出现大量裸地,整体干旱面积有所扩大,CWSI峰值分别为0.886 5、0.950 2,除研究区中部相对湿润外,其余地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干旱,河南省西部及山东省中部较为严重。2012年11月、12月干旱时空分布情况较为一致,但11月相对12月干旱面积较大,CWSI峰值也较高。2013年1月、2月干旱时空分布情况较为一致,CWSI峰值均在0.75~0.80之间,且CWSI值相对较高的区域均集中在河南省西南部,干旱情况较为严重,河南省东北部以及整个山东省CWSI值相对较低,处于无旱和轻旱区。2013年3月、4月干旱时空分布情况较为一致,相较2013年1月、2月,整体干旱面积有所扩大,CWSI峰值均在0.9以上,河南省西部以及2013年4月份的山东省中南部干旱情况较为严重,其余大部分区域处于轻旱区。2013年5月相较于3月、4月,降水量有所增加,所以整体干旱面积有所减少,但CWSI峰值仍在0.9以上,且干旱较为严重区集中分布在河南省北部、南部以及山东省中部。
从时间月尺度分布情况来看,河南省、山东省在2012年的7月、8月、12月以及2013年的1月、2月相对较为湿润,2012年的6月、9~11月以及2013年的3~5月相对较为干旱,这主要与不同时间降水多少以及植被类型及其生长情况有关;从空间分布来看,山东省较河南省湿润,平原大多较山地湿润,这主要与地理位置、植被类型有关,山东省临海,空气、土壤湿度相对于河南省略大,植被类型不同,植物对于生长所需的水分、气温等也有差异,蒸腾作用程度也不同。
河南省、山东省干旱月际时空分布上因地形间的差异,干旱分布特征差异十分显著(P<0.05)。2012年6月干旱程度整体很严重,但山东省山地干旱情况仍比平原地区严重。2012年7月、8月河南省、山东省山地干旱情况有较大程度上的减缓,山东省干旱情况略比河南省严重。2012年9月、10月干旱严重程度有所增加,山地较平原严重。2012年11月、12月以及2013年1月、2月山东省整体呈现无旱或轻旱状态,而河南省西部山地干旱程度则明显严重。2013年3月、4月河南省和山东省山地干旱程度均比平原地区严重,2013年5月相较3月、4月干旱程度略微有所降低。总体来看,河南省、山东省山地干旱程度较平原地区严重。
图 2 2012年6月—2013年5月各月CWSI分布情况Figure 2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CWSI from June 2012 to May 2013
气温、降水等的季节性差异是十分显著的,受此影响干旱的季节性差异也是十分显著的(P<0.05),河南省、山东省四季作物缺水指数CWSI分布情况如图3。秋季CWSI峰值为0.869 1,河南省西部干旱程度相对严重,山东省全省范围内大致一致,呈现轻度干旱。冬季CWSI峰值为0.734 6,干旱面积明显较小,干旱程度明显较低,除河南省南部呈现相对干旱外,其余地区呈现无旱状态。春季CWSI峰值为0.918 9,干旱情况较为严重,且干旱面积较大,除河南省东南部较小区域呈现相对湿润状态,其他地区呈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尤其河南省西部及山东省中部较为严重。夏季CWSI峰值为0.863 4,相较春季,干旱面积有所减少,干旱程度有所降低,河南省北部及山东省北部、南部干旱情况较为严重,河南省南部相对湿润。
从时间分布来看,冬季为一年中干旱程度最轻的季节,这与冰雪覆盖、降水、温度等相关,河南省、山东省降水季节性分布明显不均,尤其春季、秋季降水最少,且春季气温逐渐回升,秋季多种作物收割造成裸地面积增加,地表水分蒸发量随之加大;从空间分布来看,河南省干旱程度略比山东省严重,山地干旱程度明显比平原严重,这与地理位置、降水等相关。
河南省、山东省干旱季节时空分布上因地形间的差异,干旱程度差异十分显著(P<0.05)。河南省西部山区在春季和冬季干旱程度较为严重,夏季和秋季则呈现无旱或轻旱状态;山东省在春季、夏季、秋季山地旱情一直相对于平原地区略严重,冬季全境呈现无旱状态。总体来看,河南省、山东省山地干旱情况略严重于平原。
图 3 2012年秋季—2013年夏季CWSI分布情况Figure 3 Distribution of CWSI from autumn 2012 to summer 2013
河南省、山东省作物缺水指数CWSI峰值月际、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如图4、图5。
图 4 CWSI峰值月际变化Figure 4 CWSI peak monthly variation
图 5 CWSI峰值季节变化Figure 5 CWSI peak seasonal variation
从月际变化来看,河南省全年各月均出现了重旱及特旱区,山东省除2013年2月外,其余各月均出现了重旱及特旱区。仅从CWSI峰值来看,两省CWSI峰值月际最大值均出现在2012年6月,分别为0.977 4、0.966 2,呈现特级干旱状态;河南省CWSI峰值月际最小值出现在2012年12月,为0.712 6,山东省CWSI峰值月际最小值出现在2013年2月,为0.557 3,仅从最小值来看,两省干旱情况都略微严重。河南省整体趋势线处于山东省之上,且全年各月均出现特级干旱区。由此可见,河南省干旱情况相较于山东省略显严重。
从季节变化来看,河南省、山东省CWSI峰值基本随季节变化呈现递减趋势。两省CWSI峰值季节最大值均出现在春季,河南省为0.918 9,山东省为0.886 9,呈现特级干旱状态;两省CWSI峰值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河南省为0.734 6,山东省为0.555 9。仅从最大值与最小值来看,河南省、山东省干旱情况都略微严重,且河南省干旱情况比山东省严重。河南省整体趋势线位于山东省之上,且四季均出现了特级干旱区。由此可见,河南省干旱情况比山东省严重。
CWSI峰值变化受气温、降水、地形、作物生长期及作物蒸腾作用等的影响,从CWSI峰值月际、季节变化来看,河南省干旱程度与山东省基本相当,河南省干旱情况略比山东省严重。
利用MOD16A2数据,采用作物缺水指数CWSI对河南省、山东省干旱时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最终从月际、季节角度得出了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河南省、山东省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成果与结论如下:
(1)河南省、山东省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干旱情况月际浮动较大,月际间干旱程度差异显著(P<0.05)。2012年6月、10月以及2013年3月、4月为一年中干旱最为严重的月份,CWSI月际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6月,为0.977 4,呈现特级干旱状态。随地形起伏变化,河南省、山东省旱情程度分布有较大差异,整体来讲,山地干旱程度略严重于平原。
(2)河南省、山东省干旱情况季节性浮动较大,不同季节的干旱程度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春季、秋季干旱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春季CWSI为四季中的最大值,为0.918 9。
(3)河南省与山东省对比,两省CWSI峰值月际、季节变化呈现同步趋势,但河南省CWSI峰值整体高于山东省,河南省的干旱程度较山东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