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路径探析

2020-07-15 03:45马宽斌黄丽丽
成人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民培训

马宽斌,黄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空心化”问题严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农业后继无人,农田无人耕种”现象。显然,当前的农业人口结构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必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5年7月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随之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农业”应运而生。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就必须将农业、农民、科技、创新等要素相互融合,推动网络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培养出一批具有互联网创新思维和掌握互联网高端技术的职业农民,进而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现实问题,尽快实现“粮食作物安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目标。因此,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路径,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解读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1]从广义讲,“农民”体现了对身份概念的界定,是指“农业人口”。随着户籍制度产生,我国将所有持农村户籍的人口统称为“农业人口”,也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产物。正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政策,使得农村地区的发展处于弱势地位,农村人口素质和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在面临“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下,[2]中共中央适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任务,并将新型职业农民界定为“以农业为职业,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并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现代农业从业者。[3]从“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表述来看,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职业农民实现了从身份到职业的转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自主选择权。

总之,“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未来农民从身份向职业、从兼职向专职、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正如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演讲中提到,将来的农民所体现的将是一种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身份。[4]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他们的诞生将进一步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1.职业性

新型职业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并为此奋斗一生,因而具有职业性,即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职业农民必须长期使用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农作物种子、牧草种子、肥料、饲料、农机及零配件、渔机渔具等农业投入品,即进行农业生产的物资要素;其次,职业农民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农业生产,即农业生产时间占其总工作时长的80%以上;再者,职业农民是以农业生产经营作为稳定收入来源,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获取报酬,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群体;最后,职业农民必须以农村地区作为固定居住地和生活区。简而言之,新型职业农民不再依靠务农种地维持生计,而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与经营销售者进行对话的职业人,他们实现了从“体力”致富到“体力+脑力”致富的转变。

2.终身性

传统农民迫于维持生计才从事农业生产,而职业农民则以务农为终身职业,具有高度稳定性。改革开放40年来,越来越多农民实现从“农业生产”型农民向“进城务工”型农民的转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变化是自主选择的结果,他们主要以土地为资本,充分进入市场,既避免小农经营的弊端,又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的特点。我们要不断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就必须培养更多全心全意投身于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职农民。他们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依靠农业收入作为家庭经济支柱,并将农业经营作为毕生职业,而且后继有人。

3.时代性

新型职业农民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具有鲜明的时代主义色彩。首先,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知识技能型农民。有文化即职业农民具备一定知识文化和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懂技术即职业农民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并且学会灵活运用新技能解决问题。会经营即指职业农民能够适应多变的市场经济,并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管理能力。其次,新型职业农民是整体素质较高的文明型农民。职业农民拥有现代化集体观念、市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后,新型职业农民是和教师、医生、公务员等具有同等地位,受人尊重、令人羡慕、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当今社会,利用农业机械对农、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以及出租农业机械的人都是职业农民的典型代表。

二、“互联网+”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带来发展良机

(一)政策支持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具有引导作用

国家政策支持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具有先导作用。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互联网+职业农民培训”发展的政策文件。2015年,人社厅发布《关于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积极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培训,推动农民工等人员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办企业和拓宽产品销售渠道。[5]2016—2018年,农业部办公厅连续三年印发《关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探索网络教育培训,开发农民网络培育新平台。同时,要求建立健全农民培训的信息化体系和教学模式,推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纳入培训课程,鼓励农民在线学习。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吸引了更多农民加入职业农民网络培训队伍,为构建农民网络学习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互联网+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旺盛

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传统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必然结果,是农村地区普及互联网的自然反应。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时期,需要不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来改造传统农业。“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普及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通过智能化手段,推动农业从依靠物质资源向依靠先进科技转变,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加速建设绿色生态、经济效益高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拥有18亿亩耕地,无疑“互联网+农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6]而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互联网+农业”进程的重要支撑力量,这就需要培养善于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拥有互联网创新意识以及具备较强市场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农民。为此,在“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须关注农民实际所需,突破时间、空间、技术等限制性因素,创造更加科学的培训内容和越发先进的培训方式,进而加速“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三)新生代农民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代农民是指具有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意识、立志扎根于农业生产活动、处于16—45周岁年龄阶段的职业农民。数据显示,被称为“鼠标一代”的90后是我国网民的主要群体,也是新生代农民的主体。[7]他们的生活中渗透着各种网络媒体平台,每天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掌握时事资讯。他们充满着灵感和创新思维,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容易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能够快速适应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在“互联网+”时代,新生代农民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业发展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向注重质量提升,缩短农业生产与销售的距离,成为“互联网+”时代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强大后备军和农村职业教育的优质生源。新生代农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力量之强,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四)信息互联促进城乡一体化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而互联网的兴起为消除城乡差距带来了希望。过去,由于城乡信息不对称,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发展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很多重要信息资源都流向城市。在市场经济时代,农产品市场屡次出现闲资炒作、农产品滞销的恶劣情况,导致农民不仅未能盈利,有时还会损失惨重。此外,农村市场存在着大量假冒伪劣产品,使得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当今,互联网时代到来,特别是农村互联网普及应用,城乡信息互联,使得信息不对称局面得以改善。比如“聚超网”“农村淘宝”“大商创”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创新了农村产品流通方式,减少假冒伪劣产品混入,“让白菜不再烂在地里面”,降低风险和成本。同时,长期以来,自然资源、金融资源、人力资源等都是向城镇单向流动,大型商业银行撤销农村网点,农村青壮年向城市转移是常态。随着互联网加速普及,这一形态正在逐渐改善,农民能够像城镇居民一样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和资源,了解市场动态,预测和规避风险。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城乡实现信息互联、教育一体化,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将掀起新热潮。

三、“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系统的“互联网+教育培训”政策

农村青壮年向城镇转移的人群中大部分为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这意味着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同时,留在农村的群体文化层次也在持续降低,使得农村建设陷入了困境。近年来,“互联网+”在农村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农业落后的局面。2015年,随着“互联网+”行动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互联网教育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和颁布在一定程度上为加强农村地区“互联网+教育”指明了道路,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指明了方向,填补了农村网络教育的空缺。但是,这些政策仅有极少数内容涉及网络教育培训,至今为止并未出台专门指导“互联网+教育培训”的政策文件。另外,即使文件中有涉及网络教育的内容,也仅从宏观层面提出要求和意见,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如《通知》中提到,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依托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努力培养复合型职业人才,其中的“有条件”,具体指什么条件未说明,表述过于笼统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二)网络教育培训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在广大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享受到或者正在享受着互联网技术给农业带来的有益成果,农民培训积极性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培训经费不足,无法满足农民更多方面的需求,部分偏远地区甚至连教育培训教室、设施设备、信息化平台、师资力量都难以得到保障。近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启动后,中央财政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经费逐年增长,并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据相关数据统计,自2014年起,中央财政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累计70.9亿。其中2014年和2015年分别投入11亿专项资金,2016年扩大到13.9亿,2017年增加至15亿,2018年又安排20亿补贴资金,分批分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扭转乡村振兴“缺人”局面。但从我国目前的培训现状来看,各级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和补贴经费仍然不能满足农民实际需要,农民职业培训还面临着很大的资金缺口。造成培训经费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培训经费来源面窄、途径单一,主要以中央和县级以上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然而,由于政府资金有限,加上实施主体筹资能力不足、社会力量不支持、学习主体支付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培训工作陷入“瓶颈”。在严峻形势下解决农民教育培训财政问题,成为了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三)网络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总量不足

师资队伍总量不足是造成目前“互联网+”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难以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官方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农民工数量稳步增长,年均增量324万人,年均增速为1.6%(见图1)。然而,这部分农民工在 “学有所成”之后,他们并未选择 “衣锦荣归”,而是继续留在城市打拼,导致农村当地人才流失严重。为实现将互联网引入农村教育培训,需要拥有一批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实用人才来充实师资库。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纵观2008—2020年,农村对于实用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2015年总量达到1 300万人,2020年的需求量高达1 800万人,中专以上学历比例要求也逐年增高(见表1)。然而,截至2014年,农村实用型人才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例仅为1.6%,农村网络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匮乏。[8]由此可见,实现既定目标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不断努力。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经济落后、条件艰苦、资源贫瘠、交通不便,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接受当地的生存条件。加之国家和政府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难以吸引专业人才,这是农村网络教育教师队伍迟迟未能壮大的首要原因。为此,如何留住农村当地优质人才和实施有效人才引进计划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表1 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发展目标

数据来源: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四)网络教育培训课程质量有待提高

网络教育培训课程质量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必要条件。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网络培训课程质量还有待提高。首先,培训内容脱离实际,网络课程没有与当地主导产业、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结合。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硬件和软件设施落后、信息服务机制滞后等原因,大部分地区沿用传统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与农业发展需要脱节,难以有效满足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其次,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相分离。据了解,很多地方的培训都未能事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民群体进行调查,导致无法根据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的需要进行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的培训。同时,培训过程也只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重理论学习而轻实际应用,无法将课堂、教育与农业三者结合在一起。

(五)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困境,互联网普及率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无法得到有效开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 166万人,较2013年6月增加21 11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7.7%。但是,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仍然在持续扩大,截至2018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依旧比城镇低36.2个百分点,农村地区能够连接光纤和宽带的仅局限于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此外,由于普遍存在教学基础设施不健全、图书资料陈旧、实训基地不足等问题,培训规模难以扩大,培训范围狭小,每年仅有一小部分人能够获得系统培训。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能接受系统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比不到5%,1年以内能够接受3次以上培训的农民不足3%,[9]大部分农民的知识得不到及时丰富和更新。由此可见,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亟须提档升级,如不尽快采取富有成效的措施,势必会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进程和效果产生巨大影响。

四、“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路径创新

(一)完善 “互联网+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法规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程,涉及政府、农民、培训机构等多个主体,必须通过政策法规来引导农民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10]首先,国家要以开放的心态和负责任的态度,制定基于“互联网+”的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法规,使“互联网+职业农民培训”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从而调动职业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其次,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对“互联网+”农民培训工作实施细则进行不断完善。比如,农民必须通过专业测试和网络技术操作考试才能获得结业证书,通过细化规则来一步一步规范农民培训工作。最后,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一系列由“政府主导、社会引导、多方参与、政策扶持”的网络监督机制,并将监督机制有效地纳入控制网络之中,科学系统地对培训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推动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从而保障“互联网+职业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二)建立网络教育培训多元投入机制

网络教育培训是一项高投入的公益性事业,仅靠政府单方面的财政支持投入远远不够,必须加强统筹协调,扩大经费来源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一方面,政府应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大网络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力度,并严格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监管机制,及时公布经费落实情况,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尤其是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和深度落后地区,政府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使公共资源向经济落后地区倾斜。对于不同培育形式和培育对象实行差别化补助,如对返乡涉农创业人才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实行连续支持政策。同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吸引企业参与培训,拉拢民间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农业院校、田间学校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农民网络教育实施主体,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研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网络学习资源和渠道,满足农民进行网络学习的愿望。总之,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取得实效,必须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调动一切资源,发动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坚持多拐杖支撑,实现多主体投入。

(三)打造专业化网络培训师资队伍

“互联网+”是新时代的“宠儿”,对于实施主体和应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要求都比较高。因此,要想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现场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就必须拥有高水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如江苏省正在全力打造全省范围内的农民职业教育师资库,从各级农业高校、职业院校、农业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中选拔专家教授、“土专家”和“田秀才”,目前师资库总人数已超8千人,该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也更上一层楼。第一,当地政府、农职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应具备利用互联网创新职业培训的思维,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培训方案,精准培训标准,实施培训计划,打造一支专门为当地农民培训服务的线下精英教师团队。线下教师团队主要负责为农民提供现场培训、集中讲课,向农民讲解新品种、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包括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和种植养殖技术等。第二,培养一批既懂得互联网信息技术,又了解农业专业知识的线上复合型教师。线上教师是线下教师队伍的补充,主要通过与各个农户之间构建便捷、有效、实时、精准的网络服务系统和农业信息网络平台,让专家团队远程与农民进行线上互动式培训与启发式教学,向农民传授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农业知识,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互动。另外,设置线上答疑窗口,安排固定教师轮岗值班,及时为农民答疑解惑。基于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不仅节约学员的时间、费用成本,还可以让学员通过QQ、微信群、网页搜索等方式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对于引进的特岗教师、骨干教师以及能够扎根农村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教师应该给予政策倾斜,如提高工资水平、财税优惠、提前退休、扩大补贴范围、职务晋升等,从而留住和吸引优秀教师队伍。

(四)开发特色网络教育培训课程

网络课程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新课程形式,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能够有效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因此,应该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网络培训课程开发机制。首先,政府应该联合农村职业学校协同改造传统课程,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诉求和职业规划,综合信息技术手段,开发网络信息资源,构建数字化资源体系和远程教学平台,将文本、音频、图像呈现给学习者,将课程、农业、科研融为一体,培育出复合型职业农民。同时,建立在线管理考核机制,借助云班课APP,将学员平时学习情况通过平台进行记录,教师可以在云班课上面直接看到农民的学习情况,更有利于督促农民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其次,学校要构建有针对性的培训媒体平台,通过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农民年龄阶段、从业年限、技术水平、培训需求等进行有效分析,利用数字化信息共享资源,为不同人群量身打造特色课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最后,农业科研院所应研发智慧农民云平台,打造农业创客空间,吸引更多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农民投身农业,创新出更多形式的“农业+”模式。同时,将青年创业与创新课程开发体系联动结合,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打造特色课程体系和培训资源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培训课程,能够根据农民实际需要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满足农民对于多样化课程学习资源的差异性需求,解决农民在农忙时节而无法抽出时间去专门场所学习的困难,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五)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农村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育资源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关键因素。为此,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机制。第一,政府发挥领头羊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当地政府要设立农村信息建设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并将专项资金落实到各村各户,加大信息网络建设投入;第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利用国家和社会优势资源,提高农村3G/4G/5G网络覆盖率和宽带入户率,构建完备的网络环境,达成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100%的目标;第三,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智能手机使用率和普及率,尽快实现无线网络在农村地区全覆盖,加快网络提速降费的进程,吸引更多农民参与网络培训,实现“宽带乡村”“网络教育乡村”的美好愿望。同时,构建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将当地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业与电子商务进行有效结合,利用新兴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五、结束语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领域的应用,为现阶段和今后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现实的挑战。自教育信息化提出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统计,我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比例和多媒体教室普及率分别高达87%和80%,网络教学环境日渐改善,数字化教学资源逐渐普及。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学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摸索中不断地完善。众所周知,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是深层次的变革,而不仅是停留在途径和方法等表层的探索。为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借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践经验,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不同形式的变革和创新。一方面,就政府而言,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合理制定政策、加大财政支持,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做足准备;另一方面,就培训机构而言,应当从师资力量、培训课程内容以及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由内而外的彻底变革,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能够取得卓越成效。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这一重大工程持续发力和不断创新的永恒动力。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