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时政类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新”素养

2020-07-15 08:14马莉莎
新闻前哨 2020年5期
关键词:时政舆情选题

◎马莉莎

作为传统期刊中的重要类型, 时政类期刊始终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媒介力量。 它密切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重大新闻事件以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对信息进行及时整合和提炼的基础上,以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展开独到而深入的解析,从而“满足人们对重大新闻信息的深度和广度需求”[1]。其对编辑人员的新闻敏感度、选题策划能力、信息的深度挖掘及广度延伸能力,以及对相关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现代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改变了媒介生态坏境。新的多元传播格局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对于时政类期刊而言,必须重新调整自身的构成要素, 与外部环境及新生媒体达成一种新的动态的平衡,重塑自身的存在价值,才能在新的媒介生态中得到良性发展。 时政类期刊编辑作为促成发展的主导因素和推动力量,在新媒体时代,需要审时度势,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素养。

一、时政类期刊编辑面临的新挑战

(一)信息的真实性辨识难度大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泛媒化趋势愈演愈烈。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内容生产方便快捷,信息传播的低成本和低门槛,致使信息泛滥、无处不在。 信息源头的多样化、主观化,也使得形形色色“博眼球”“蹭热度”的失实信息此起彼伏,严重扰乱人们的视听。在这种网络舆论生态下, 媒介从业人员的信息辨识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时政类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信息发布、观点评述的权威性,而权威性的维护,编辑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时政类期刊编辑来讲,在策划相关选题过程中,新闻事件或热点现象往往尚无定论,如果不能有效辨别和排除干扰信息,势必会影响选题的方向判断,更有甚者,或可造成价值导向的失误。

(二)传播平台整合对编辑能力提出新要求

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日益加深, 不少传统媒体都纷纷开拓传播平台格局,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以使自身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例如《中国新闻周刊》《半月谈》《三联生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瞭望》《Vista 看天下》《南都周刊》等国内知名时政类期刊,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集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为一体的 “两微一端” 新媒体传播矩阵,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传播矩阵的构建,带来了媒体内容生产机制的变革,为纸媒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少数发展较为成熟、内部分工明确的时政类期刊单位,往往会配备专门的编辑从事新媒体平台编辑及运营工作, 而对于为数众多的人力及财力并不充足的时政类期刊单位的编辑来讲,往往需要身兼纸媒编辑和新媒体编辑,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的策划、 编辑工作的主导思想和方式方法很难适应新平台、新模式的需要,由此也对编辑人员的能力水平提出新的要求。

(三)市场化竞争更加激烈

近年来,新兴媒体的加速更迭,也使得媒介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时政类期刊面临的不仅是同类刊物之间的竞争,更是与其他有着更为直观、迅捷、有趣的信息传播形式的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竞争。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的当下,受众的注意力无疑是稀缺资源,“僧多肉少”的现实状况,使时政类期刊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打造出优质的、独有的、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内容,仍是当下时政类期刊编辑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时政类期刊编辑能力素养提升的新着力点

(一)舆情研判能力

舆情研判是舆情工作的重要一环, 也是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所必备的专业素养。对于时政类期刊来讲,它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其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对真实性、权威性、公信力的坚守。 对新闻热点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是时政类期刊永恒不变的追求, 而这些领域也往往是引发舆论风潮的中心地带。在互联网这个思想多元、角度各异的舆论场中,时政类期刊编辑通过对舆情的因果、动向、态势等的预测和分析,能够透过多种声音,快速寻找读者的关注点和争鸣点,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在此基础上,经过选题策划,明确约稿方向,对选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理性分析,从而为读者提供具有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和思想性的内容,其最终目的,则是为公众提供科学的舆论引导,进一步提高时政类期刊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科学准确的舆情研判是正确引导舆论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时政类期刊内容的“把关人”,编辑应着力提高自身的舆情研判能力。首要的,便是坚守“真实性原则、客观均衡原则、法律和道义原则、求真务实原则、动态反应原则”[2],尤其是在策划热点事件相关选题时,为避免研判失误,一定要对事件追根溯源,确保真实性,做出客观、全面、符合法律道德的判断。其次,还要注重加强舆情研判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尤其是信息检索、数据分析、筛选辨别的能力,避免因信息源干扰、事实与细节审核的疏漏等造成误判。

(二)内容策划创新能力

在媒体传播实践工作中, 居于产业链和价值链顶端的永远是内容生产。正所谓“内容为王”,在内容上占据优势地位, 是一个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在传统的媒介生产中,内容生产的重中之重则是“独家”。一直以来,时政类期刊凭借自身经验与资源的积累,掌握着独家新闻、独家报道和独家专访等“独家之言”。 然而,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其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与传播方式,使得“独家”的唯一性价值被稀释,信息不再是掌控在某一类型媒体手中的稀缺性资源, 传统媒体挖掘和发布独家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此境况下,对于时政类期刊的发展而言,“独到”或可成为取代“独家”的最好选择。 这就需要时政类期刊编辑在内容的策划上敢于创新, 在信息内容整合与解析能力优势的基础上, 以敏锐而新颖的视角对热点事件和现象进行深度挖掘,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在立足现实的同时,还要放眼长远,持续跟进具有前瞻性意义的话题,借助纸媒和新媒体平台的合力传播,将其以多角度、多侧面、多形式做深做透,提升时政类期刊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三)编辑话语形态转换能力

一直以来,时政类期刊由于内容的特殊性,在话语形态上始终保持着严肃而谨慎的风格特征。 在新媒体占据媒介平台大半江山的现实情况下,时政类期刊编辑应审时度势,将新媒体中的优质元素积极吸纳到期刊的内容生产中来,弥补自身的短板,并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提升和扩大期刊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在策划编辑过程中, 时政类期刊编辑应注重选题的贴近性,努力找寻时事政治热点与读者日常生活的结合点,使期刊的内容语言更接地气。同时,在借助新媒体将纸媒内容进行二次传播时,编辑也要提高新媒体内容编辑能力,以适应媒介转换所带来的话语形态的改变。 如果在新媒体平台上依旧照搬时政期刊的文章内容及语言风格, 势必会遭到年轻一代新媒体受众的摒弃。 时政类期刊编辑需要掌握新媒体语言的传播技巧,以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综合运用的手法,根据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对传播内容的主题、风格、篇幅等作出相应调整,为受众提供多元的阅读体验,从而扩大受众群体。

(四)互联网思维

“传播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对于受众注意力的竞争,传媒参与竞争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传媒向受众展示自己‘卖点’的过程。”[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种,要想牢牢抓住稀缺的受众注意力资源,期刊编辑必须将原有的“刊本位”的内容生产思维方式,转变为“用户本位”的互联网思维。

将“用户本位”理念落实到编辑工作当中,最根本、最关键的便是了解读者的现实需求,从读者的阅读需求出发,策划编排内容, 依据读者的阅读特点选择恰当的内容表现形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为读者阅读提供便利。 “未来的社会需要用全媒体的理念做好选题策划, 编辑也需要应用互联网的思维开发适合本专业广大读者需要的阅读形式, 这种融合决不是摒弃纸刊,而是要平等的、共享的、由媒体技术支持的开放型思维,避免多媒体一质化情况的存在。”[4]在互联网思维运用方面,《半月谈》 的探索实践为时政类期刊编辑提供了可借鉴范本。在现代理念指导下,该刊对纸版刊物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 力求更加符合新媒体时代读者的口味。 同时,借助几十年积累的品牌效应,纷纷推出同名微信公众号、《时事资料手册》、网校等衍生品牌,不但满足了不同读者的现实需求,也大大增强了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5]

结语

融媒体的迅猛发展, 对时政类期刊编辑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除必备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外,时政类期刊编辑还要掌握一定的舆情分析能力、新媒体运用技能与手段,转变传统的内容生产思维方式,及时准确把握主流群体的阅读需求, 为推动时政期刊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竭的力量。

注释:

[1]张贤明:《时政类期刊出版状况综述》,《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12 月23 日

[2]刘鹏飞:《媒体舆情研判的基本原则》,《青年记者》2014 年第6 期

[3]喻国明:《试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获得与维系──关于传播营销的策略分析》,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2100/26521/26522/2699192.html

[4]张华、于涌:《新媒体时代编辑手段现代化实现途径》,《今传媒》2019 年第5 期

[5]王海征、滕朝阳:《向现代媒体转型 走品牌发展之路——以半月谈杂志社的探索实践为例》,《中国记者》2014年第2 期

猜你喜欢
时政舆情选题
舆情
舆情
舆情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