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龙 王 琴
2019 年抖音、 快手等各大视频软件都纷纷播放70 周年阅兵仪式,同一时期,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纷纷被歌唱《我和我的祖国》刷屏。微博、贴吧等关于庆祝祖国周年华诞的话题数不胜数,国民纷纷表达爱国情怀。 媒介技术对于国民情感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平台的兴起改变了国民爱国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国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被提高, 民众自我意识觉醒, 参政能力提升。“互联网技术开辟了民主参与的新渠道, 使个人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信息,增强国民对信息的了解、知情的渴望,以及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政策意愿”。[1]5G 时代的到来更是让国民的爱国情感通过新型的智能平台表达并被多样化传播。
5G 网络技术的超高清、 超智能化将引爆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VR)等APP,提供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5G也将催熟人工智能, 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发挥到更高的境地, 革新信息分发的形式, 能更加精准的发掘用户兴趣,为用户推送更精准的信息,扩大信息覆盖面与增加信息内容,在传输速度更快的基础上增强传播效果。国民不仅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以观看、收听、点赞、评论的方式感受祖国的的强大和表达对祖国的情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与AR/VR 的方式“近距离”感受阅兵仪式,歌唱祖国的现场式体验。借助技术国民在虚拟世界体验真实的感受,超强的仿真系统具有听觉、视觉、触觉等集合一体的功能,能构建出立体与多维的新闻场景。
与其说4G 时代的短视频让受众看到的只是浮光掠影和只鳞片爪, 那么5G 时代将支持长视频以满足对视频的内容需求。 视频信息减少了碎片化,对传播者而言,制作更长的视频,在制作中能更深入的激发内心的情感,让自己更长时间的沉浸于爱国情感中,感受制作过程的仪式感,长视频相比短视频减少了人们只追求娱乐的想法; 对观看者而言, 爱国情感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扩散功能与互动功能激发国民的共通情感, 观看者可以通过更全面的视频内容了解更多的资讯,从而更长时间的沉浸于场景中并受感染,心理学称之为情绪感染。 5G 时代国民的爱国情感将通过AI、AR/VR 等更加智能化的媒介平台表达, 5G 时代的大连接,连接了更多的平台, 促进了爱国主义思想的大众化、 平民化,连接了人们的情感与共识,增强了全民的爱国共识。
罗兰·巴特认为,万事皆符号。随着媒介技术的变迁,人们的情感表达越来越具有趣味性,一方面,媒体借助新的媒介技术制造新的符号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感。 “诉诸情感”就是利用各种视频如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的视频推送,以歌曲承载爱国情感的符号进行传递以唤起国民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国民主动参与到情感符号的制作中,如每个单元都能够通过UGC 端上传自己的歌唱视频,营造出全民爱国热的社会环境。
媒介通过能指与所指的构造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感。 春晚符号的构建通过节目的编排制造共通性使得民间符号易于接受,《战狼2》、《我和我的祖国》、《快看呐! 我的军装照》等都包含了多种符号元素。 祖国70 周年之际,大街小巷红旗飘飘,一时间,国旗遍布整个校园与田野乡村。 在这个过程中,符号运行的机制表现在如图1:直接意指的能指:手举国旗的人,在门户插国旗的人;手举国旗、门户上插国旗的人代表着爱国的人,含蓄意指的所指由此构建。手举国旗的人成为爱国人的隐喻, 并在70 周年的语境中被广泛认同,被普遍接受,自然化机制形成。 手举国旗与门户上插国旗的人则构成含指向组合。 这些人与全体中华人民无疑是“部分与全部”的关系,具有相关性,也是一种换喻关系,在一个意指组合(E3R3C3)和其它意指组合(E1R1C1)、(E1’R1’C1’)、(E1’’R1’’C1’’)的所指表达面(C1)的元语言组合中,这些人代表着中国人,普遍化机制发挥作用。 它传达的不再是某个团体的爱国,而是中华人民的爱国情感。 以唱《我和我的祖国》的人为能指,意指着爱国的人为所指同理(如图2)。
同时, 国民的爱国情感在符号元素的作用下构建文化认同。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和一系列抗战剧都包含着爱国元素,以演员、影剧本身为载体,携带在爱国的符号向国民传递爱国情感,从知层面开始影响国民,以国民更愿意接受的方式传输情感,通过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构建文化认同,达到凝聚国民共识的效果。未来,这些携带着文化与情感符号的载体在5G 技术下将迎来新的呈现方式。
国民爱国情感的表达在新的媒介技术下呈现出趣味性符号化的传播, 人们开始通过语言符号的动态符号表达那些难以直接表达的意义。新媒介环境下,国民的爱国情感借助元素、符号、品牌、时尚、流行语等表现出来。“在信息洪流中,图片、画面、标识和网络流行语,往往代表了某种观念、思想和理论, 它以符号或标识形式渗透到媒介平台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具有极强的传播力”。[2]表情包、动图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得到迅速的传播, 这些动态符号的盛行能够更好的表达人们的情感与诉求, 既是对爱国情感的含蓄表达,也与当代国民的思想与时俱进。国民不仅开始普遍运用表情包,还能自己制作表情符号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网络符号已经成为了情感表达的载体, 趣味性的符号使得国民更愿意大方的表达爱国情感,也缓解了羞于表达的尴尬,同时让爱国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
5G 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的变迁使得符号更具有真实性和可接近性的特点。 5G 与仿真模拟符号、AI 动态符号、VR/AR 结合创造出更具沉浸式的符号系统,更能吸引受众的参与。借助新的媒介技术与象征符号,民族和民族文化得到认同和建构。
视频细化成符号,观看者在观看过程中被情绪所感染。 “互联网的连接使得网民不必‘亲身在场’就能够参与到柯林斯所说的‘互动仪式’中,个体的情感被公共化”。[5]仪式通过营造共同在场的氛围激发国民的共通情感,从而凝聚共识。
涂尔干认为仪式的目的是:“唤醒某些观念或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6]记忆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共有的,通过仪式可以唤起国民共同的记忆,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凝聚共识。5G时代将这一理论展现的更为真实, 借助5G 技术提供的智能场景人们“亲身体验”各种虚拟场景,记忆更易被唤起,情绪更容易受到感染。仪式使国民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媒介技术则可以激发亿万人共同的记忆,赋予共同的历史,继而巩固国民记忆,增进国民情感,加强社会团结,的同时也整合了社会秩序。仪式音乐的运用也是文化意义的载体,当人们仪式中创造出对国家的认同感时,人们的认同感就形成了强有力的共同体的“我们感”,仪式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承的过程。5G 的超高速传输将带来更强的仪式感,使得“我们”的表达更加强烈。
同时, 仪式的功能还在于构建国民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国民间的共情,在仪式中国民表达爱国的情感,在表达中爱国情感仪式化。5G 技术将连接卫星通讯技术进行国人登月直播,将提供更长的直播视频、更清晰的画质、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与AR、VR 以及AI 技术结合使得仪式更具有体验度,从而激发国民的自豪感,以唤醒国民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 5G 技术使得国民通过更多的平台了解国家与社会,有更多的平台进行仪式化情感的表达, 在仪式中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更加明确。
国民的爱国情感表达呈现出的符号化与仪式化在5G时代的技术下更加凸显,5G 技术与AR、VR、AI 技术的结合将给国民的爱国情感表达带来更加便捷与深刻的表达方式,在表达情感过程中也将比以往更加强化。 同时5G 技术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要尽可能避免爱国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 积极借助5G 技术赋予符号与仪式合理的载体来规范国民爱国情感的表达。
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认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同信仰的表征”。[3]“传播的仪式观把传播看作是创造、 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4]在仪式中,国民无意识创造着文化同时又共享着共通的文化。仪式传播的并不仅仅是信息,它传播的是由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后产生并被扩大后的情感。 仪式的功能在于使人们共同体验仪式的过程,激活人们共通的意识,构建国民共通的意义空间。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使得国民的爱国情感由传统的仪式化转变为新型的平台仪式化传播。5G 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媒介代替电视成为新的仪式中心, 视频化仪式成为新时代的一大亮点, 视频制作者的爱国情感被通过
注释:
[1]雷娜:《网络爱国主义研究》,北京科技大学2018 年版
[2][3]赵颂平:《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机制研究》,浙江大学2018 年版
[4]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 年版
[5]袁光锋:《公共舆论中的“情感”政治:一个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18 年第2 期
[6][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