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贫困地区的思想扶贫工作研究

2020-07-14 14:31毛宽海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地区

毛宽海

摘 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农村扶贫战略,坚决执行党的精准扶贫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目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思想扶贫成为战略重点,为提高基层扶贫干部对思想扶贫工作的认知度和重视度,激发和调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应从扶志扶心、教育引导、理念深化和方法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帮扶。

关键词:精准扶贫;思想扶贫;贫困地区;扶贫干部

中图分类号 F321.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2-0003-03

精准扶贫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彻底摆脱贫困,首要的就是思想和精神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任职时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想的‘贫困”[1]。因此,必须从科学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扶贫方略,让农村贫困群众转变思想、坚定信心、主动参与,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让基层扶贫干部以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具体行动做表率,从根本上带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1 思想扶贫工作以扶志为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2]。总书记强调,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基础。总体上,当前贫困地区的群众信心满、号子齐、干劲足,但也有一些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的错误观念,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帮扶就要从扶志重点抓起。

1.1 扶志关键在“扶实”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指导工作要避免脱离实际、政策不落实的现象,要注重提高脱贫实效,促进真抓实,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2]。一方面,基层扶贫干部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扶贫方案,激发群众内生力量,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扶志既是励志,励志不是坐而论道、凌空蹈虚,而是浃髓沦肤,是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脱贫效益上,给群众以实际帮扶。广大扶贫干部要经常和扶贫对象保持联系,了解情况,倾听意愿诉求,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合乎群众意愿和实际能力的扶贫方案,并积极推动政策落地生根,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给群众以看得见的实惠最能激发群众干事创业斗志,从而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3]的观念。另一方面,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基层扶贫干部要做到权责清晰、心中有数、手头有办法。为确保扶志工作见实效,基层扶贫干部要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资料、脱贫村、扶贫项目、产业扶贫资料心中有数,要对具体贫困家庭的贫困原因、健康状况、营收状况心中有数;基层扶贫干部还要做到手头有办法,根据每家每户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扶贫工作务实、扶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进而增强扶贫干部干事创业的获得感和持久力,也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扶志基础在“扶心” 扶贫先扶志,攻坚先攻心。一方面,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进取心。基层扶贫干部要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唠唠嗑”、“看看戏”、“发发奖”等形式,宣传帮扶政策和扶贫扶志的重要性,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进取心,激发他们勤奋工作,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要主动了解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踩准贫困群众的真正需求,帮助贫困群众养成与脱贫志向相适应的兴趣、爱好、志向和能力;要真实走进群众生活,跟群众交朋友,促膝谈心,真心为贫困户办实事,充分调动贫困户的进取心。另一方面,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决心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4]。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5]。为此,广大基层扶贫干部要始终如一地坚守岗位,与群众一起拼搏奋斗,进一步补齐短板、打牢基础,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要定期组织开展总结大会、道德模范和脱贫典型表彰大会,大力宣传脱贫攻坚的创新理论成果、扶贫脱贫政策,重点宣传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以坚定的决心决胜脱贫攻坚。

2 思想扶贫工作以教育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精准施策要深入推进教育扶贫,要加强教育引导,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氛围[2]。思想扶贫需要教育为支撑,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也要加强对基层扶贫干部的教育辅导,凝心聚力打好教育扶贫“组合拳”。

2.1 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多种渠道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努力改变命运[2]。一方面,加强思想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觉悟。思想统一是提升精准扶贫战斗力的前提。扶贫干部要积极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宣传社会扶贫工作,发扬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贫困户拼搏奋进,积极投身到脱贫致富路上;要做好贫困群众子女教育工作,努力从思想上改变贫困地区群众“读书又不能当饭吃的”的错误思想,积极引导贫困地区群众树立“知识改变命运,信息打开通路,技术创造财富”的观念,同时要注重将社会教育资源尽可能平衡地分散于贫困地区,让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公平。另一方面,在贫困地区要深入开展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教育,增强观念,增加技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老区扶贫要授之以渔”。扶贫干部要变“输血”为“造血”,以技术和产业帮扶来实现真扶贫。要遵循“长短班結合,以短班为主”的原则,组织开展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和实用技能技术培训,使贫困群众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借助新型网络信息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远程+现场”等模式,重点讲解种植、养殖、护理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劳动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为进一步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注重加强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带头致富和创新创业帮带本领,坚定广大群众的脱贫信心。

2.2 加强对基层扶贫干部的教育辅导 扶贫干部先要“思想脱贫、作风脱贫”。虽然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部分干部的扶贫工作套路化、片面化、简单化等问题。有的干部对扶贫工作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不能有效推进精准扶贫的进程;有的则是个人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影响脱贫效率。因此,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扶贫干部思想教育,增强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广大基层扶贫干部要自觉接受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群众才会积极配合干部工作。具体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干部要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用在脱贫工作中,要把党的各项扶贫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户到人,解决贫困地区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让群众看到党中央精准扶贫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要强化基层扶贫干部业务能力辅导,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应从组织保障、师资保障、资金保障和责任保障4个方面重点着手,加强对扶贫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题辅导,进一步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法和路子,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持续增强干部贫困帮扶的决心和毅力。

3 思想扶贫工作以深化创新为动力

当前,农村贫困地区的思想脱贫工作宣传力度还不够深入、特色不明显、方式单一等,极大影响了思想脱贫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加强思想扶贫工作中必然要进一步深化思想扶贫理念,紧密结合新的宣传手段,创新帮扶工作方式,才能使农村贫困地区思想脱贫发挥实际效果,精準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3.1 深化思想扶贫理念 深化思想扶贫理念能够为思想扶贫工作拓宽新的工作路径。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的思想扶贫工作,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化思想扶贫的内涵和外延。按照习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树立“人心齐,泰山移”和“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的脱贫品质,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扶贫目标,紧扣“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扶贫标准和“授之以渔”扶贫要求,调整和优化基层扶贫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干事态度,转变贫困地区群众的依赖思想,提高群众脱贫的志气和智慧。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实际情况,推出一批有较强指导性、针对性的扶贫脱贫思想理论成果。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包容共享理念融入到扶贫产业发展战略中,从一开始就引导群众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农业经济产业,实现思想文化减贫与产业脱贫。同时,广大扶贫干部应注重宣传教育内容的时效性,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随时掌握精准扶贫尤其是思想扶贫工作动态,把握好思想扶贫工作的风向标,动态优化思想扶贫工作理念。再者,注重在推动思想扶贫从理念走向实践的过程中检验其成效,在总结扶贫行动和成效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扶贫的认知,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这无疑是对思想扶贫理念的深化认识。

3.2 创新思想扶贫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各类扶贫项目和扶贫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贫困群众需求来进行,支持贫困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3]。一方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化利用资源,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做好思想扶贫工作。充分利用农村黑板报、宣传栏、显示屏、大喇叭、写标语等习惯的文化艺术形式,营造脱贫攻坚浓厚宣传氛围;通过最美劳动者评选、事迹宣讲、主题报告会、现场展示、专题活动、办节办会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积极脱贫。以联企业、联社区、联项目为契机,不断提升思想扶贫宣传效果;利用互联网+创新模式推进思想脱贫宣传行动,如通过“App”、“四微五端”、音频、视频、线上答题闯关等新手段,传播思想文化脱贫声音。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扶贫干部考核方式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掌握精准脱贫方法论,培养研究攻坚问题、解决攻坚难题能力[2]。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统一起来,积极开展思想扶贫工作。

物质扶贫一时,思想扶贫一世。激活内力、用好外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主体和外力助推2个方面作用,让农村贫困群众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主动参与,让扶贫干部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倾情帮扶,使思想扶贫工作步步深入,真正做到精准识贫、精准发力、精确帮扶,改变和完善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60.

[2]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4/30/c_1125923810.htm,2020-04-30.

[3]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9-50.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人民日报,2017-02-23(01).

[5]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1-6(01).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刘云山:推动干部力量向贫困地区倾斜
中部贫困地区农村“文化扶贫”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