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炜
浦东开发开放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如今已经硕果累累。这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上辉煌的一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农村起步,从农业改革突破,继而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稳步推进,这是中国改革事业的特点。从1980年成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到1990年4月中央正式宣布浦东的开发开放,经历了长达10年的酝酿和前期探索。而浦东新区的成立,不仅是为上海城市发展松绑,为振兴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提供了难得的战略空间,更是标志着改革开放开始向中国经济的核心部门和中心区域推进。如果说80年代的改革开放还带有局部的试验的性质,那么浦东开发就是改革开放转向义无反顾的全面战略推进。这一决策标志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导向实际上已经明晰。长期以来按计划配置资源的体制终于被打破了,遵循市场规律,就要让投资效率高、基础条件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于是浦东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开发,原先黄浦江以东大部分还是乡野之所,很快就变成了一大片的建设热土,并迅速成为新的城市化区域,成了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都市区。中央各部委、各兄弟省市和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企业都争先恐后地把浦东看做投资兴业的宝地。
按照中央的方针,浦东的开发必须具有世界级的开发规模,不是一般的出口加工区概念,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开发。一开始就规划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四大功能区齐头并进。经过30年的发展,浦东新区大大扩容,地域上除了原来浦东市区部分和川沙全境,还包括了后来的南汇区,面积达到1210.41平方公里。保税区的功能早已拓展成中央定位的上海自由贸易区,且得到进一步的扩容。2018年浦东新区生产总值已过万亿,占整个上海的1/3。2019年上海新兴战略产业40%的产值、金融业50%的增加值、外贸 60%的进出口总值均出自浦东。2020年是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和科创中心框架形成之年,已届而立之年的浦东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浦东新区在起步之初就立足于营造面向世界的投资环境,要让浦东率先同世界经济接轨,于是在硬件建设上引进了国际先进设计方案,使城区规划体现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浦东风情。浦东的开发是同整个上海的崛起一并考虑和进行一体化规划的,所以在产业布局和机场地铁、越江桥隧的建设上充分体现了浦东和浦西的联动。浦东开发是与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的建设同步进行的,从浦东新区设立之初就注重涉外经济法规的制定,在城市和经济管理、政府职能转变等许多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尝试。在开发资金的筹措上,浦东成功运用了土地批租的政策,形成了以土地流转促进开发项目的良性循环。如今的浦东,其功能、实力、形象俱佳。当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上海民谚,已经成为酸涩的老话。浦东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转型,并且促成了整个上海的振兴和发展。站在黄浦江畔,骋目远望,浦江两岸尽朝晖!上海,与浦东开发同步,一个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世界的东方崛起!
正是因为浦东开发开放的伟大成就,使我们有底气可以面对一系列新的课题。譬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建设、中西部经济联动协调、世界贸易体系的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等等。邓小平对于浦东开发颇具深意,他早就指出,这不仅是浦东和上海的发展问题,更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抚今追昔,我们不能不感慨,正是30年前的伟大决策和30年的不懈奋斗,才成就了如今的辉煌!我们感念邓小平的远见卓识,怀念千千万万在浦东开发开放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也感谢无数浦东新区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我記得:浦东新区第一任管委会主任赵启正,曾经不无幽默地回答海外记者说,穷人家给孩子添置衣服,总要做得大一点,以便以后慢慢长大了还可以穿,浦东的楼宇造得多一点宽敞一点,可以为将来的发展预留空间。这是何等的睿智!看看今天中国经济的规模、上海的城市体量,浦东新区的能级,30年来的大规模开发,持续不断的建设,是多么具有历史意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