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鉴烽 徐丹彤 李本建
摘要:文化对于城市而言,正是其存在的意义之一。绍兴拥有着悠久的城市历史文化背景,而其中的历史街区更是其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由于时代因素,城市层级的不断提升,物质需求的满足转向了精神需求的发展,但原始的历史街区空间与现今时代逐渐产生“隔阂”,因此,进行空间规划时应当满足文化的完整,寻找原有的历史街区空间与新时代之间的平衡点。本文以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改良发展绍兴城市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文化生活为大背景,从人文环境以及街区空间规划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解析其空间功能和文化定位,寻找新“衡点”。
关键词:绍兴;历史街区;研究;保护;空间规划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5-0135-02
历史街区是地区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地,同样也是地区文脉传承的承载者,是历史名城创新保护传承的重要依据和关键要素。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推进,在城市规划中的传统历史街区大都面临着废除、拆毁的命运,取而代替的则是一栋栋崭新的高楼大厦,导致彰显文脉、承载历史的传统街区逐渐消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解构的不断升级转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素质文化水平的上升,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增强,对历史街区的兴趣程度也慢慢加强,加之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等因素,推动了历史街区的研究与保护。
1绍兴历史街区空间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于绍兴城市规划布局同北方城市的庄严凝重相对比,显得更加活泼精致。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日照丰富。在国外友人对于绍兴的描述中提及,绍兴地处广袤的平原地带,地理位置及条件优越,纵横交错的河流水系,宛若置身于威尼斯般。在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下,绍兴的房屋构造也有其显著的特点,房屋的朝向多为向东或者东南,在水平面和垂直立面的处理是非常开放的,常常利用建造(小)天井及前后开窗的方式来营造开放式氛围。传统的民居选址滨水而建,房屋间隔紧密,营造了一种“推门杨柳傍水,低头枕河赏花”的斐然意境,同时优质的水源也为沿河而建水乡人家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尽管绍兴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与底韵深厚的历史条件,但由于其城市规模比较小,水网密布,陆路交通并不发达。例如,城内的仓桥直街,其坐落于越王城历史街区,街区内部的建筑沿河自北向南而建,形式为清末明初的传统水乡民居,格局尺度宜人及色彩简雅,保存较为完好。而位于处绍兴市区广宁桥、东双桥之间的八字桥历史街区更是直接地反映了古时绍兴的建筑特点与空间特质,其主要特点在于位于三水汇聚之处,街区中保留了原始的建筑及街道布局,形成“一河一街”的特殊格局,其中的文化底蕴更是深厚,集中了王羲之故居、蔡元培故居等。尽管绍兴的历史街区风貌保存较好,但是随着时代变化,岁月更迭,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集中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空间秩序缺乏
绍兴历史街道内部整体风貌良好,但是街道边界与现代化城市的过渡段相对而言太过突兀,比如仓桥直街与府山横街相交的部分空白地区,欠缺整洁与空间的相应变化,并且八字桥历史街区南端东双桥与望春桥及东街的重叠空间过于模糊,欠缺有效分辨的空间节点。在现在的历史街区风貌被街区入口的无序停车、违章停车等各种情况打破了原有的历史街道氛围,入口处的场所感不强。
1.2空间层次凌乱模糊
在绍兴现有的历史街道内部空间普遍出现的,由于现代化的影响导致出现空间变化,整体空间布局打乱变得零碎,规划层次不清楚。例如,八字桥历史街区,街区内守望亭附近的公共空间,现在作为居民交流、休憩的主要活动的公共场所,场所空间虽大,但是多个空间相连,导致空间无序性更加明显。八字桥转角的院落空间,作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和晾晒空间,同样的作为公共空间来使用,但是由于前期规划实施当中存在不完善之处,空间范围虽大,但是空间过渡不恰当,实际可用空间少之又少,从而致使空间利用效率低下。
1.3景观单调乏味
街区内部的巷道、河道分布错落有致,但是在巷道、河道周边的各种不同空间体积的院落以及植被缺乏合理地搭配,比较混乱。街道两边的景观设置太过单调,缺乏变化,植被种植无序,导致景观层次也过于单调。
1.4商业化过度
部分历史街区的发展轴线走偏,导致商业化过度发展,对原本的历史街区“大刀阔斧”般改建,失去了原本的街区特色风貌,以吸引游客消费为主要形式,导致商业化街区范围慢慢扩大,历史街区的独特历史文化逐渐遗失,徒留空名,形成千篇一律的商业化业态。
2绍兴历史街区空间规划的保护策略
2.1完善政府相关机构建立
对于绍兴城内的历史街区,相关政府机构没有完善的保护机制与管理。历史街区应当在政府机构的主导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延续绍兴历史文化传承提供有效的立法保障。同时提供传统街区发展的基础资金,利用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来吸引社会各界的资金注入,为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并且改良街区管理形式,保证历史街区发展的有序性。
2.2重构延续街区特色
重构与现代化道路相连的历史街区边界的过渡空间,又要良好的保持历史街区氛围。一方面,要解决目前较为严重的历史街区出入口乱停乱放的违章问题,可参考现代化道路的交通体系,解决出入口停车问题,为形成良好的街区过渡带提供足够的空间保障;另一方面,要在街区入口营造良好的氛围感,形成一个良好的过渡转换空间。这则需要结合地域特色,加强对地域性商业项目的创新发展,延续街区特色,增添街区文化特色的现代内涵。在重构过程中要保留原有建筑形态与风格,以修缮为主,防止出现推翻重建等破坏性行為,保证历史街区建筑“原滋原味”。例如,在八字桥历史街区与市区主干道之间的过渡空间,其中建筑的外观设计可参考八字桥内部空间建筑风格,进行仿制,保证空间风貌的延续性。在八字桥内的重构则要秉持“修旧如旧”的主旨,保障好街区内部历史文物与建筑整体风貌,采用原结构、原工艺与原材料等手段,对细节进行修缮,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保证建筑强度。并且注重与城市过渡的双重空间属性,让其能够与时代“接轨”。此外,街区内部不乏现代化建筑,为不影响街区整体风格,将其整体进行做旧处理,与周围建筑环境融洽。
2.3重组空间层次及景观
重组历史街区内部街道的局部景观,适当增加不同类型且符合绍兴地域审美的景观设计,同时增加院落内部的景观设置。以众多公共空间为空间节点,形成辐射式的景观布置,增加相应的服务设施,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交流需求。梳理街区晾晒空间,统计分析各街巷的晾晒点特征,合理安置富有绍兴水乡风情的晾晒设施,留存绍兴的特色街巷生活模式。同时可以将现代化的布置融入到较为开阔的公共区域,例如,放置契合绍兴地域特色的室外休闲桌椅等,不仅加强了街巷公共空间的利用率,也丰富了历史街区居民的生活趣味。在景观空间层次规划上也要注重,需要保证历史街区的环境氛围的合理延伸,对于景观花草树木而言,要按照时间季节花期等因素合理搭配,形成有序且契合原空间特性的景观层次,集合自然环境要素与人文要素,通过层次分明的节点建筑、空间转折点与景观小品,来丰富历史街区的景观组合,形成以街巷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景观系统。由此整合统一过后的历史街区空间的形式,似公开而又非完全开放,形成以模糊化的属性,细节全面且有内涵,增强了现今绍兴历史街区的时代活力,提升了街区整体环境质量与风貌。
3结语
对于我国强调的文化强国战略,在现今文化多样性表征明显的时代,历史街区承担着文脉的传承及历史见证的重要使命,体现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彩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历史街区的空间规划及旧建筑的改造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一方面,要考虑避免资源浪费和满足集约型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要将文化建设深入融入街区,并置入文化生活内容,既能适度更新街区空间,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又能缓解城市发展压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加城市文化艺术内涵,将成为历史街区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平衡点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