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刚 刘冰许 胡阳 王兵 刘晓良
[摘 要] 本文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初步探索羊肚菌在日光温室下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从栽培模式、场地选择、大棚搭建、整地、播种、摆放营养袋、菌丝期管理、催菇、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干制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肚菌;日光温室;人工栽培;哈密市
[中图分类号] S64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3-109-2
羊肚菌,又称羊肚蘑、羊肝菜,隶属于子囊菌亚门,是一种营养丰富、天然有机、味道鲜美的珍稀食用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羊肚菌的生产周期一般为四五个月,管理简单,而且其培育时期恰值冬春季节,温度低,病虫害发生少,栽培过程中不喷洒农药,也不使用化肥、生长素等。羊肚菌市场需求空间大,近几年干菇价格在800~1 200元/kg,经济效益高,完全可以成为促进哈密市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好项目。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羊肚菌种植现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野生羊肚菌的多发地区,天山北坡森林带、河谷阔叶林、农田防护林等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的地方都可以发现羊肚菌,多样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丰富的野生羊肚菌资源。据文献报道,新疆維吾尔自治区野生羊肚菌有尖顶羊肚菌、小顶羊肚菌、小羊肚菌、高羊肚菌、粗柄羊肚菌、黑脉羊肚菌、羊肚菌和离柄羊肚菌等品种,主要分布在哈密、吐鲁番、伊犁、乌鲁木齐和阿勒泰等市县区。哈密市多样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野生羊肚菌资源,都显示其可以实现羊肚菌人工种植,有试验研究的意义。科研工作者可通过对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分离菌株进一步驯化,筛选出优良的品种,在哈密市进行试验种植,从而探索出适合哈密市羊肚菌栽培管理的方法。利用外省援建的现有温室大棚,调动当地的劳动力,做好前期的种植技术培训,最后带动当地羊肚菌产业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生羊肚菌每年只发生1次,出菇时间集中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确切时间与发生区的气温、降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是,哈密市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日照充足,而羊肚菌则是一种喜欢潮湿的低温型真菌,所以哈密市人工栽培管理的关键在于湿度的保持、催菇后的保温及原基的保育。天山山脉自东向西400 km横亘于哈密市,把全市分为山南和山北,形成了山南山北迥然不同的两种自然气候环境:山北巴里坤、伊吾两县草原广阔,冬季气温低,冰雪丰富,夏季凉爽宜人;山南哈密盆地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因此,可根据哈密市的特殊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地种植羊肚菌。天山北地区夏季温度较低,7—8月日均最高气温仅有19 ℃,因此可以实现羊肚菌一年两次种植,分别在9月和次年3月进行播种,出菇可以持续至8月。天山南地区一年一次种植,9月播种,次年2月采收,采收后二次催菇,可以实现两茬采菇,持续出菇至6月。
2 哈密市羊肚菌栽培技术
2.1 场地选择
日光温室应建在交通方便、地形开阔的地方,要远离有污染源的畜牧养殖场所。
2.2 大棚搭建
哈密市冬春季天气寒冷,需搭建日光温室大棚。大棚方向最好南偏西5°~10°,温室后坡仰角45°以上,后方和左右两侧用土墙作为保温设施,前方内部采用钢架结构搭建成拱形。棚膜应选用透光率高、防尘性能好,厚度为单面10丝的塑料膜,外置一层棉被作为保温设施。因为哈密市冬季日照充足、光线很强,而羊肚菌需要散射光,所以需在棚膜内加装加密六针遮阳网,尽可能保证棚内白天光照强度最高在4 000 lx内[1]。遮阳网最好做成方便拆卸的,这样便于土地轮作。同时,大棚内要加装微喷设备,进行浇水和空气加湿。
2.3 整地
播种前30 d左右,把温室周边及棚内柴草、废弃杂物彻底清扫干净,使用1 125 kg/hm2生石灰处理土壤,调节土壤pH值,并对土壤浇灌1次大水,使其达到饱和状态。再进行高温闷棚,起到高温杀灭病菌和害虫的作用。
播种前用旋耕机进行土壤深耕,深度在25 cm左右,之后制成0.8~1.2 m宽的厢面,厢面间留出宽40 cm、深20 cm的走道,可以起到排水作用。
2.4 播种
天山南地区,10月初哈密市最高温度降至20 ℃,即可进行播种。对一般种植户来讲,购买来源可靠、适合当地生长的羊肚菌菌种是实现高产的第一步,目前以六妹系羊肚菌为主,因其抗性更强,原基和子实体初期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和干旱抵抗力较强,不易染病,产量也高于梯棱羊肚菌。挑选长势好、有菌核的优质菌种,播种量为1 875 kg/hm2左右。将菌种袋脱掉,菌种块揉碎至花生粒大小,均匀地撒在厢面上。之后进行覆土,土层厚度2 cm左右,注意不要裸露菌种块[2]。最后进行浇水,将土壤湿度控制在25%左右。
2.5 地膜覆盖
将适宜宽度的农用地膜覆盖到播种好的厢面上,每隔1 m左右地膜边缘用土块压住,不需特别严实,以保持厢面的土壤湿度,同时可以透气。
2.6 外源营养袋摆放
播种10 d左右,可以观察到表面的菌丝萌发,走道内有白色菌霜出现。此时,可以打开地膜,将购买的外援营养袋底部划两道口,划口长3~5 cm,呈品字形摆放到厢面上,为菌丝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注意划口处朝下,营养袋内的基质尽量接触土壤,营养袋的用量为24 000个/hm2左右。摆放完毕,将地膜重新覆盖好。
2.7 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为菌丝生长阶段,时间为两三个月,这个阶段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即可,注意棚内温度。羊肚菌属于低温型真菌,棚内温度维持在4~20 ℃,土壤湿度控制在20%左右即可[3]。天山南地区,冬季阳光充足,白天打开棚膜上的棉被,靠阳光进行增温,促进菌丝生长;夜晚放下棉被,保暖防冻。
2.8 催菇
1月中下旬,湿度大的地方,厢面上会自然发生部分原基,当棚内最低温度连续几天高于0 ℃时,可以撤掉营养袋,进行大水催菇。可以采用微喷或喷灌袋进行浇水,也可以順着厢面两侧的沟进行灌溉,连续两三次使土壤下20 cm湿透,即达到催菇效果。催菇后7 d内应避免喷水,防止新分化的原基被水滴伤害。水分、昼夜温差、光线、营养变化均是刺激羊肚菌从营养生长期转向生殖生长期的必要条件,控制好这些条件才能实现菌丝扭结形成原基,进一步萌发至幼嫩子实体。
2.9 原基期管理
当原基萌发至1 cm的幼嫩小菇后,可以微喷加湿。要严格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土壤湿度保持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棚内地表温度维持在3~20 ℃。每天通小风一次,时长1 h左右。随着子实体的长大,其抵抗力增强,可以适当进行微喷,同时延长通风时间,避免湿度太大导致病虫害发生。但应注意,子实体不要被风直吹,菌帽顶部会出现皱缩,影响鲜菇的外观品质。
2.10 病虫害防治
羊肚菌菌丝生长阶段,保证菌种质量,基本不会有杂菌和病虫害的发生。出现杂菌时,可以用生石灰掩埋或者隔离。原基分化后,可以放置黄色粘虫板,避免菇蝇对子实体的叮咬;如果跳虫发生严重,可以考虑喷洒高效氯氰菊酯;子实体一旦出现杂菌或者虫害,应尽早摘掉,避免扩散[4]。
2.11 采收及干制
催菇后25 d左右,颜色转为黄褐色,菌帽长度为4~7 cm,菌帽上的脊微微展开,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用小刀在接近地面的位置切下子实体,尽量避免小刀接触土壤。
采收的鲜菇可以直接销售,鲜菇不耐储存,受市场的限制,大多以干菇销售。鲜菇应及时放入洁净的塑料烘干盘内,可以放在通风处自然阴干。有条件的购置一台烘干设备,鲜菇水分含量大,可以从35 ℃开始烘2 h,逐步升温到4 0℃烘2 h,45 ℃烘2 h,最后用50 ℃烘至完全干燥。
采收结束后,打开大棚,加大通风,将棚内空气和土壤湿度降下来,维持3~7 d。之后闭棚,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二潮催菇。
3 结语
近几年,羊肚菌产业发展较快,但高产稳产技术还不够成熟。不同地区种植前要做好调研,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科学种植,做到精细化管理,提高羊肚菌产量和品质,实现羊肚菌产业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张亚,何培新.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M].吉林:吉林科技出版社,2017.
[2]武冬梅,李冀新,孙新纪.新疆野生羊肚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食用菌,2010(6):8-10,17.
[3]何培新,刘伟,郝哲,等.羊肚菌实用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4]田芳,郜惠苹,李宾,等.羊肚菌在郑州市人工栽培的调查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9(1):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