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娜
[摘 要] 我国既是世界产胶大国之一,也是天然橡胶消费大国之一。目前,云南省和海南省的年度橡膠产量已经超过全国橡胶总产量的80%,其中云南省年度橡胶产量占全国橡胶总产量的40%。橡胶产业的发展不仅为云南省居民提供了经济收入来源,而且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落实进度。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内部劣势环境、产业结构威胁、发展前景等,提出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天然橡胶产业;产业结构;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3-43-2
1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1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自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经过百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胶生产国。2001年,我国成为世界天然橡胶消费大国之一,突破了美国年度橡胶消耗量。2003年,我国橡胶市场价格受年度天然橡胶消耗量的影响持续上涨,虽然我国天然橡胶产销矛盾日益凸显,但是我国橡胶种植户生产天然橡胶的积极性不断提升。2009年,我国橡胶种植面积为97.53万hm2,天然橡胶的年度产量约为65万t,其中国营天然橡胶种植农场占我国橡胶种植总面积的60%,而民营则占40%。2017年,我国年度天然橡胶产值占世界年度天然橡胶产值的近10%,但是我国年度橡胶消耗量占世界年度橡胶消耗量的近20%。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年度天然橡胶消耗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天然橡胶的年度消耗量已经超过了年度产量的3倍。我国种植的天然橡胶与进口的天然橡胶或橡胶初产品主要应用于制作子午线轮胎、胶皮手套等。
1.2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至今持续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天然橡胶的进口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进口东南亚的天然橡胶数量随之不断增加。我国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推动国内橡胶种植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呈供需两旺的发展趋势。2015年,我国橡胶种植面积达到了80万hm2,后续几年为扩大橡胶种植面积和规模,云南、福建、海南等众多省区将以往的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更换为栽植橡胶。通过5年的整合与优化,目前我国在天然橡胶种植领域已经克服了小规模、高生产成本及产品一致性较差的弊端,2019年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初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效益化的发展目标,同时我国各天然橡胶种植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的优化[1]。
2 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环境与前景
2.1 宏观环境
2.1.1 政策环境对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影响。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领域的经济扶持力度,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在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战略资源储备补贴的政策支持下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从政策环境的优势作用角度进行分析,国家落实战略资源储备补贴政策和实行收储计划,不仅稳定了国内橡胶市场,维护了天然橡胶生产工人的利益,还激发了我国各天然橡胶产区种植橡胶的积极性,促使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在政策的引领下健康发展。同时,国家针对天然橡胶消费行业落实了刺激政策,最早的刺激政策主要体现在金融危机后的“产业振兴规划”,而低关税、进口货物汇率风险的解决为云南省橡胶进口提供了便利,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在良好的贸易政策环境下迅速发展。
2.1.2 经济环境对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影响。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使世界橡胶业的供需不断增长,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在这一背景下获得了发展的机遇[2]。到2030年,预计我国对天然橡胶产品的需求量为180万t,但是目前我国最高天然橡胶产值仅为70万t,产值与需求之间的差异导致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供需趋势极为紧张,这一发展趋势推动着我国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纵深发展。但是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天然橡胶进口贸易必然对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2010年至今,我国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对传统产业所造成的重创,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发展汽车、轮胎等下游行业,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下游行业(如汽车、轮胎)的发展使我国橡胶消费量逐年上涨。但是,气候条件对我国橡胶总产量存在一定的影响,总体来看我国的天然橡胶供需形势更为紧张,导致天然橡胶的价格呈持续走高趋势,天然橡胶的总体价格水平回落至3万/t的可能性不大。“十二五”计划后,在国家刺激消费政策全面落实的背景下,汽车消费市场的全面产销将突破2 000万台,且年度增长幅度继续保持两位数。我国天然橡胶的价格将受宏观经济环境、市场原有价格、中下游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
2.2 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竞争结构
2.2.1 新进入者的威胁。天然橡胶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天然橡胶产业的本质属于“资源约束型”。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不仅受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外部环境如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对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加之我国天然橡胶高消耗量问题,使我国成为天然橡胶进口大国之一。因天然橡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国家仍保持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国家通过实施天然橡胶收储措施保证国内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平稳,通过相应的产业结构规划扩大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结构以国有农场为主,同时因大胶园具备产量稳定、便于管理等优势,所以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组织生产形式类似于东南亚地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新进者”不仅要面对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投资周期长的问题,还要承担市场变化和政策变化对自身产业效率所造成的影响,所以新进者处于两难的境地。新进者要想进入天然橡胶产业,必然承担大规模投资的风险,而小规模的橡胶产业又不能保证橡胶的产量和质量[3]。
2.2.2 替代品的威胁。橡胶与纤维和塑料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但是相较于塑料和纤维而言,橡胶的弹性更优。21世纪,我国科学家针对橡胶的成分和性质经过多次试验后合成了氯丁橡胶、丁苯橡胶等新产品。同时,新产品除具备天然橡胶的特性外,还具备耐磨、抗寒、防油等多种特性。最为突出的一个新产品是室温固化硅橡胶,室温固化硅橡胶在塑料管中的稳定性期限可达24个月,而一旦人为将室温固化硅橡胶从塑料管中取出,则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固化,这一特性被用于新型机械的密封领域,解决了汽车、火车、轮船等经常更换橡皮垫圈的问题。但是,合成橡胶仅在某一个部分替代天然橡胶,并不能完全取代天然橡胶,替代品的衍生和应用虽然缓解了我国天然橡胶的供需紧张问题,但是对我国各大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2.3 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內部环境劣势
首先,云南省橡胶种植业受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所影响,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胶乳入厂和橡胶初产品的出厂。虽然近年来我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云南省的运输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公路运输时间较长,路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橡胶的运输成本。其次,对于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橡胶产品的质量管理并未予以重视,加之天然橡胶在加工环节所产生的化学污染物造成附近区域环境污染,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影响下,橡胶产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理工艺降低橡胶加工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这一环节又加大了橡胶产业的运营成本。最后,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存在橡胶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子午胎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子午胎的橡胶原料为20号标准胶,但是云南省橡胶产业所生产的橡胶产品中5号胶所占比例近80%。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我国限制生产20号胶存在直接关系。
2.4 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前景
新时期,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勇于面对挑战,将科学发展作为指导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核心,一方面加快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速度,在改善各区域、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优化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整体内部环境,提升天然橡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未来几年,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规模将逐步扩张,通过进一步落实内部环境的优化,以实现产品质量升级的战略发展目标。
3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建议
通过分析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内部劣势环境、产业结构威胁、发展前景等,提出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建议。首先,橡胶产品可被用作战略物资,所以应树立新的产业观念,将天然橡胶产业作为我国的一项战略产业,天然橡胶产业虽然存在合成橡胶产业的竞争,但是我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并未减少,同时橡胶树被淘汰后通过加工和处理能被用于家具、木板的打造和纸浆的生产原料,所以天然橡胶业属于循环经济产业。其次,我国各橡胶产区应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制度,并将提高天然橡胶产业竞争力、提升我国橡胶自给率作为产业发展目标,逐步优化橡胶产业结构[4]。最后,明确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前景,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和工艺升级。
4 结语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下,天然橡胶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产业、循环经济产业,虽然受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中下游产业发展的影响,但是从我国橡胶供需紧张的形势来看,我国天然橡胶产业仍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安锋,林位夫,王纪坤.我国巴西橡胶树种植业前景展望[J].中国热带农业,2017(6):18-21.
[2]许自伟.西双版纳橡胶种植业现状、问题及发展的相关性思考[J].新农业,2018(15):42-44.
[3]黄穗光,黄敦文.中国橡胶种植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86-88.
[4]钟勇.海南橡胶种植业发展前景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6(8):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