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印度与尼泊尔发生激烈边界冲突。强邻在侧,人口不足三千万、军队只有4.5万人的尼泊尔,并不屈服拥有13亿人口、140万常备军的印度。在一系列外交抗议被无视后,尼泊尔被迫采取了军事反击、经济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去印度化”等多种应对举措。
对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国家,印度大多采取“三步渗透法”进行蚕食:首先,发放经济援助让目标国对其产生依赖,并通过邀请当地年轻人到印度学习等方式培养亲印精英势力,同时以“专业人员”名义输送大量印度移民。最后,印度则借助所谓“公投”之类将目标国纳入自身版图。向来对印度抛来的“胡萝卜”心怀警惕,尼泊尔拒绝了印度的一系列渗透策略。2015年9月24日,恼羞成怒的印度政府宣布“封锁”尼泊尔。印度瞄准尼泊尔的“命门”,几乎掐断了其燃油运输线,从每天300辆卡车的运输量降至5到10辆。当时,印度还大幅减少粮食、蔬菜、药品以及抗震救灾材料的出口。正值尼泊尔“4·25”大地震不久,印度的“趁火打劫”让尼泊尔家园重建和经济恢复雪上加霜。作为内陆山地国家,尼泊尔是联合国确定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它的对外贸易则严重依赖印度。来自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显示,2015至2016财年,对印贸易占尼泊尔对外贸易总量的61.87%。印度是尼泊尔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也是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多数进出口商品运输依赖印度加尔各答港。长达5个月的封禁,使得尼泊尔经济几乎瘫痪。直到2016年2月,尼泊尔政府被迫做出让步,印度才停止封锁。《尼泊尔时报》反思说,“印度封锁”给了尼泊尔一个教训,那就是不能依附大国。
“依靠一国一方会给国家安全带来风险。”尼泊尔石油集团发言人迪帕克·巴拉尔说,从那一年起,尼泊尔开始从中国等邻国进口燃油,并大力修建水电站、光伏发电厂等,还打造了一条崭新的东方出海口。如今,尼泊尔的多元发展战略,以及印度经济的萎缩,都让莫迪政府的“胡萝卜”政策越来越力不从心。在“胡萝卜”与“大棒”之间,莫迪政府这一次选择了后者。印度随即对尼泊尔展开军事报复。2020年6月15日深夜,双方在印称“比哈尔邦西他马利地区”发生交火。“印度军队成功击毙了两名尼泊尔士兵,有效地报复了尼泊尔军队。”印度军事警察局长吉滕德拉·库马尔公开炫耀战绩。最近,印军使用火车运输T-90型坦克到尼泊尔边境,这种不乏威慑意图的举动也出现在电视画面上。
尼泊尔并没有屈服。2020年6月18日,尼泊尔陆军参谋长普纳·钱德拉·塔帕和武警部队监察长谢兰德拉·卡纳尔紧急赶往领土争议地区,展开前线战备督导工作。“我们已经充分做好军事对抗准备,会对侵入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严厉打击。”尼泊尔陆军参谋长塔帕在视察前线时说。印度拥有百万常备军,还拥有各种常规武器和核武器。但是,军事规模上的优势不等于一场局部战争的胜负,印度的多数兵力被牵制在孟加拉國、克什米尔和拉达克等地区,锡金、不丹也牵涉了其不少兵力。一旦与尼泊尔爆发战争,印度需要动用至少10万兵力,很可能让印度腹背受敌。
当前,尼泊尔陆军大约有4.3万人,武装警察、预备役民兵等准军事组织也不过5.8万人,但善于山地作战。历史上,英国殖民军队征服了印度,却未能彻底打败尼泊尔。1814年,英军将领大卫·奥克特洛尼率领一支三万人的大军抵达尼泊尔。当时,尼泊尔王国又小又穷,只能临时拼凑起一万多人的廓尔喀军团。最终,他们用粗制的冷兵器打得英军落花流水。
(摘自《南方周末》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