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进
摘 要:特殊的自然禀赋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宁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缺水的基本水情是不会改变的,这就决定了我区治水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文章在介绍了引黄灌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工程设施、队伍机构、管理体制等方面分析引黄灌区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提出了引黄灌区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宁夏引黄灌区;面临挑战;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21-0126-02
Abstract: The special natural endowment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determine that no matter in the past, now or in the future, the basic water situation of water shortage in Ningxia will not change, which determines the arduousness and long-term of water control in our region.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from the aspects o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facilities, tea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Keywords: Ningxia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challenges ahead; development path
1 引黄灌区基本情况
宁夏引黄灌区位于自治区中北部,南起中卫沙坡头,东邻鄂尔多斯台地,西倚贺兰山,北至石嘴山,灌区呈南高北低和西高东低走向,南北长320公里,东西宽40公里,面积6600平方公里,包括青铜峡、沙坡头、七星渠三大自流灌区和固海、红寺堡两大扬水灌区共五个大型灌区,现状灌溉面积共878万亩。涉及5个地级市的19个县(市、区),受益人口520多万。灌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自流灌区平均海拨在1100-1200米,扬水灌区在1200-1600米。农业灌溉水源主要依靠国家分配的黄河水,是一个典型的引用黄河水灌区。取水水源主要分布在黄河宁夏段沙坡头至青铜峡枢纽河段。
2 引黃灌区水利发展面临挑战
2.1 用水总量约束
宁夏多年平均年降水量289mm,水面蒸发量1250mm,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当地的水资源只有11.63亿m3,可用量仅4.5亿m3,人均占有量176m3,为全国平均值的1/12。全区生态用水占比为2.7%,城市用水占比2.9%,农业用水占比为85.4%,农业用水占比远高于全国62.3%的平均水平。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不高,渠道输水、大田畦灌比例高,水资源跑冒滴漏损失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38,低于全国0.548的平均水平。据测算,到2030年将缺水14.2亿立方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制于水。
2.2 发展方式约束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区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加之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用水主体由传统的村队和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变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灌区用水对象发生较大变化。同时,随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快速推广,对灌区用水计量单元的划定、计量设施建设、水费计费收费、农田灌溉方式等都提出新的要求。灌区推行透明化、精细化、智能化配水供水和计量收费已是势在必行。
2.3 生态环境约束
引黄灌区中,自流灌区尤其是地形低洼排水困难的银北地区盐渍化,地表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问题,制约着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灌区内大多数干渠、支干渠、干沟及黄河沿岸的生态保护框架尚不完善,林网布局、结构不尽合理。湿地资源保护恢复力度不足,生态补水与农业争水,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加之灌区内农田退水、固废污染等环境问题,改变了原有水质,对灌区内湿地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
2.4 工程设施约束
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水利工程体系还不完善,供水安全隐患依然较大。引黄灌区干渠尚有近1/3约530公里没有砌护改造,存在输水过程损失较大;固海扬水扩灌等16座大中型泵站机电设备处于带病、带险运行状态;七星渠清水河渡槽等控制性建筑物老化失修,灌区尚有骨干病险建筑物387座;已建工程建设标准低,部分已砌护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冻胀破坏、滑塌;灌区调蓄设施总体较少,调控能力薄弱,灌溉高峰期灌水难的问题仍然突出。灌区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精准计量设施尚未全面配套,计量到斗、到户尚未实现,大锅水现象普遍。
2.5 队伍结构约束
从区属水管单位层面看,管理队伍建设上有弱项,存在着人员结构不合理。2019年渠道管理处共有3384人,其中45岁以上1713人,占50.6%,35岁以下499人,仅占14.7%;本科学历以上1012人,占29.9%,高中以下学历837人,占24.7%。专业技术人员中初级、中级职称占89%,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从县(区)基层用水管理层面看,人员老化,专业化程度低、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农民用水者协会686个,受其自主管理、自我经营特性,存在管理标准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缺乏监管,运行不规范等问题。
2.6 体制机制约束
(1)骨干与田间管理脱节。我区灌溉水利工程采用专管和群管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骨干水利工程由水管单位进行管理,末级渠系水利工程由乡村和群众用水组织管理。渠道管理处与县区水务局及农民用水协会各自为营,目标不统一、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共享,条块分割,骨干与田间工程管理脱节。(2)行业管理弱化。随着机构改革职能划转,县乡水利部门业务萎缩,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运行管护依靠水利部门,工程建管部门不一致,建的不管、管的不建,势必会影响工程建管成效。(3)部分政策与良性发展要求存在矛盾。特别突出的是农业水价低廉与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矛盾。我区现行农业灌溉水价是2008年制定的,是全国农业水价最低的省(区)。自流灌区水价不足内蒙古河套灌区的1/3;扬水灌区水价不足甘肃省景泰灌区的1/2。现有水价没有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也没有起节水激励作用,致使节水意识不高、节水机制不健全、用水结构不合理、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另外,也存在着水管单位水费指标与节水优先的矛盾。(4)水管单位人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等问题,应用和维护新技术、新设备的人员缺少。
3 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新时期,中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新思路,为我区水利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水利建设必须立足区情水情,深刻把握水问题水矛盾的关键,贯彻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立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作为新时期全区水利的主攻方向。要以节约优先为指引,扭住农业节水这个关键途径;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将治水工作的重心转到“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上来;要以生态安全为前提,切实改善水生态水环境;要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加强高新技术应用推广;要以体制机制为动力,改革创新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1 全面实施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
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建管并重、注重實效”的原则,全面实施以高效节水为核心的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深入挖掘引黄灌区节水潜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瓶颈。总体思路目标是:强化水权水价机制建设、改革水利管理体制、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实现灌区渠系测控一体化全覆盖,田间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达到60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打造现代化生态灌区。
3.2 科学管控水资源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上加强监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宜。合理控制农业灌溉规模和地下水位,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根据黄河来水情况和灌区用水实际,优化年度水量分配计划和调度预案,维护灌区用水秩序。通过落实用水定额管理,倒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走节水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共赢的路子。在部分地区探索水旱轮种、休耕等措施,调节土壤生态环境,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藏粮于地”。
3.3 加快水权水价改革
强化水权管理,准确理解、加快推进水价改革。细化水权,把水权分配到最小计量单元,通过水权交易,促进水资源在行业之间、区域之间调节,实现节水产生效益,节水得到回报。牢牢树立开展水价改革主要目的是规范终端水费收缴管理,通过对成本的测算、灌溉面积的核实、计量设施的改造、管护主体的落实、节水主体的补贴等一系列措施,明晰人员工资、维修养护费用,建立健全水费收缴、返还、管理、使用制度,补齐终端收费中存在的短板。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节水奖励机制,扭转用廉价水、大锅水的陈规陋习。
3.4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十九大“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盘活水资源、人力资源、水利工程资产资源等,加快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积极开展水管单位内部岗位设置和管养分离改革,改变内部“大锅饭”管理模式,探索新机制,推动水管单位走上良性发展。探索推动供水由单一农业供水向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工业、生态、生活用水多元化协同发展转变,从单纯管理水量向管理水权、水市场转变。同时以数字治水为战略统领,发展水联网、物联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取代传统管理方式,实现无人操控、少人值守,以信息化管理促进现代水利发展。以县或乡镇或支渠灌域为单元,整合改良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组建水利专业化服务公司,承接政府无力管的“最后一公里”,建立现代化灌区供水服务体系。
3.5 大力推进数字治水
按照形成与数字经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水治理创新发展道路,着力发挥信息化在系统治水中的关键作用,以数字技术与水治理融合应用、治水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与清华大学深度合作,加快建设水数据、加速构建水联网、实施系统水治理。要利用好科技手段,充分发挥测控一体化闸门的功效,加强与设备厂家、软件平台开发商的对接,加快各厂家软件与信息化软件平台的对接工作,进一步完善软件功能模块。综合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加快数字渠道、数字灌区等工程建设,实现对供水设施的全面、动态化管理,全面提升全面加快水利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范习超,等.生态灌区的概念、属性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水利,2018(11):51-53.
[2]杜军,哈岸英.宁夏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顶层设计与建设[J].中国水利,2018(7):40-43.
[3]崔淑芳,等.韩墩生态灌区建设初步研究[J].中国水利,2015(15):53-54.
[4]王小辉,等.成都东风水库灌区现代化建设思路与布局[J].中国水利,2018(13):46-47+59.
[5]伏志梅.以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推进宁夏农田水利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水利,2019(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