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有顺 李德南
主持人语
80后作家刚出场时,批评界对其认知是整体主义式的,往往将之视为校园文学、青春文学。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这代人写作实践的进一步展开,80后写作开始进入一个分化时期。很多作家的写作,开始显示出鲜明的个性。比如王威廉、蔡东、李衔夏和丁小龙,他们的写作都有哲思化的追求和倾向,但各自关注的问题领域、叙事手法和美学追求又有很多的不同。
王威廉、蔡东、李衔夏的写作,本栏目之前已有过介绍,本期要推出的是丁小龙的作品专辑。丁小龙生于1988年,其作品见于《大家》《鸭绿江》《广州文艺》《雨花》等文学杂志,著有长篇小说《光》,曾获陕西青年文学奖等奖项。本期刊登的中篇小说《蓝色赋格》既涉及知识分子的城乡体验和世界视野,又关注知识分子在理论和生活、情感与婚姻、精神與现实等领域所遇到的问题,有鲜明的当下性和浓厚的思辨气息。它既是对当下生活的省思,也是知识人的自我审视。
在《虚无和新生,或心理现实主义》一文中,青年批评家陈培浩对《蓝色赋格》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在他看来,“《蓝色赋格》是一部从主题到叙事都充满知识分子气质的作品,它弱化一般小说情节经营的外部动作性,却以感受、梦境、象征等方式强化了对内部精神冲突的艺术造型,并以互文叙事关联的丰富社会及知识语境而形成了一种心理现实主义式的表达,是知识分子叙事在泛90后主体的延续,从中不难窥见当代青年知识主体的精神症候。”在具体的行文中,他也对《蓝色赋格》的互文性进行了多层次的解读,并在这种解读中说出了他个人对知识分子叙事在二十世纪以来所经历的常与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