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州 刘庆会
长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东北三省考察回访报告批示要求,全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战略目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政策惠才、搭建平台聚才、深化产业引才、强化服务留才,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全市人才智力的势能充分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能。
抓改革创新促体制优化,破除人才成长障碍藩篱。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身份障碍和体制壁垒,强化引才育才政策支撑,优化整合人才工程项目,著力构建具有长春特色的人才开发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强化宏观统筹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招才引智“万人计划”实施意见》,启动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计划,聚焦三大支柱优势产业、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和全面振兴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财政每年列支3亿元,重点保障实施“四大专项计划”和20个具体人才工程。二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建设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连续9年组织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累计引进国内外高端领军人才138人,集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近5万人。国家领军人才宣明从科研院所“下海”,以专利无形资产作价入股2.2亿元,成立我国第一家卫星研发制造、航天信息服务的全产业链卫星公司,目前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商业卫星15颗,2019年实现产值5亿元。主动引进邓中翰院士团队,组建中星微电子集团东北总部,建设SVAC物联网安防系统产业化项目,预计2022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三是实施基层差异化改革试点。结合各县(市)区、开发区人才开发实际,确定14个重点改革试点任务,围绕人才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集中解决制约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问题。加大中省直和市属企事业人才的交流挂(任)职力度,进一步畅通人才流动渠道;设立“人才专项编制池”,随时保障紧缺人才引进用编需求;实行特设岗位制度,开展“评聘结合试点”,赋予用人主体职称评聘自主权,让干实事、有作为、有贡献的人才脱颖而出。
抓载体建设促引才聚才,搭建人才干事创业舞台。立足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紧迫需求,深度把握发展动能新旧转换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突出事业留人。一是建立人才集聚新途径。发挥汽车、先进制造业、光电信息、生物医药、影视文旅等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集聚人才的“磁极效应”。年初以来,依托4个百亿元项目、171个十亿元以上项目、444个亿元以上项目打造产业人才高地,聚集高端产业人才3800人。二是完善人才支持新体系。加强对人才创办的企业上市(挂牌)融资服务,为28家企业发放2000万元奖励资金。成立人才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加大高层次人才所在企业检验检测、专利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科技服务资助力度,共为160余家企业发放“创新券”1.47万张,兑现资金2323万元。支持长光宇航等17家单位建设创新中心和技术中心,给予35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三是创新人才交流新模式。推动人才开发产业化,依托长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做大做强,集聚科锐国际、安拓国际等48家国内外知名人才服务机构,累计引进高端人才3500余人,实现产值130亿元。持续开展“大学生留长创业就业服务工程”,近两年留长就业高校毕业生达15.8万人。举办创业就业博览会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峰论坛,创业项目达成意向对接1473个,企业提供就业岗位7642个,签约率达60%。
抓奖励兑现促政策惠才,真金白银支持人才创业。注重发挥省市人才政策叠加效应,持续跟踪政策兑现情况,最大限度为人才谋实惠、为企业降成本,市县两级人才投入突破20亿元,超过2万人才受益。一是实行高层次产业人才资助。对于省级领军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国内外顶尖人才分别给予50万至3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吸引集聚24个国内外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来长创业,兑现支持资金3000万元。开展高端人才年度奖励,共为5991名年薪20万元以上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术人才兑现奖励1.1亿元。二是发放大学毕业生安家补贴。实施大学生住房保障支持项目,面向企业引进的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发放一次性安家费3万元、5万元和8万元。累计为5027名大学毕业生发放安家补贴1.6亿元。三是实施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奖励。连续两年共为24名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中华技术能手等省市荣誉的高层次技能人才和2227名新晋高级技师、具备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发放561万元奖励资金,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抓关怀服务促保障升级,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立足专家人才和用人单位需求精准服务、纾解困难,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级。一是打造专家人才服务平台。依托院士专家联合会、专家服务中心以及各级人才服务机构打造“三级服务平台”,建立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绿色通道,协调办理“二级医疗保健”待遇,根据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身提供精准服务,300多名高层次专家人才享受到“一对一”“管家式”贴心服务。二是完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扩大人才公寓规模,满足引进人才的过渡住房需求。全市共有各类人才公寓5000余套,累计入住人才3200余人。建设红旗小镇高级专家公寓2000套,重点满足一汽等人才集聚度高的大型企业引才需求。三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化“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强化人才在振兴长春中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市各类专家人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迅速组织科技攻关和防疫物资生产,成功研发了多项抗病毒消毒产品,捐助资金和防疫物资折合人民币3000余万元,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王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