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
我出生在四川江油市东安乡一个叫水阁凉亭的乡村。那是农村最艰苦的时代,陪伴我放牛、捡柴、喂猪时光的,是一台小小的收音机和那些破旧的书籍。
我从一台“葵花牌”收音机里收听完了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单田芳的评书《白眉大侠》等。而当时能看到的图书是一本小学同学借给我的破损不堪的《铁水奔腾》。热爱阅读,是很多书籍贫乏的乡村孩子的爱好,那个时候,连包装面条的报纸都会让我里里外外看个遍,连刊登条形广告、遗失启事和征婚启事的中缝都不放过。那时,生活依然艰苦,温饱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是,一个个文字在时常挨饿的我的眼里,就是红苕、馒头、米饭和回锅肉。在乡下寒冷的日子,因为阅读,我身上有团火焰,内心充满温暖。
1996年,刚刚20岁的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揣着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的派遣证来到了都江堰,走进了国有大型企业——四川都江机械厂,成了我们村人人羡慕的“工人”,当年,工人就等于“进城”“转户口”“吃国家粮食”……在都机厂,我穿着工作服,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新旅。
我先后在这里做过钳工、车工、铣工、搬运工、清洗工……车间强负荷劳动带来的身体疲惫倒在其次,曾经的远大抱负和满腔热血,在冰凉的铁坯与现实面前渐渐冷却,此时,内心的焦虑、纠结、彷徨、迷茫和空虚才真正是致命的痛苦。当年,举目无亲的我曾无数次在南桥上默默伫立,眺望着从宝瓶口倾泻而下的岷江水,思考自己的人生。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都机厂里过得相当颓废。
早晨睡眼蒙眬的起床,头发乱得像被轰炸机炸过一样就进了车间,用轰鸣的机器声“洗耳”,用棱角模糊的铁坯“洗眼”、用漫天飞舞的灰尘“洗肺”,下班时用劣质肥皂“洗脸”……当然最愉快的莫过于用麻将“洗手”。下班后,与同事打小麻将,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其乐融融,日复一日。
我以为,我的人生将长此以往。但阅读让我重新振作了起来。
为了打发枯燥无聊的时间,更是为了寻找自己向往的精神家园,我开始大量地读书,并学习写作。
客观地说,都机厂算是一个重视文化的企业了。当时厂工会搞得有声有色,在工会俱乐部里专辟了一个空间做图书室,除了很多文学书籍可以免费借来阅读外,还订有多种杂志,这其中既有《人民文学》《当代》《十月》《诗刊》等国家大牌刊物,又有《花城》《清明》《四川文学》《江南》等各省创办的文学杂志,甚至还订了《剑南文学》《草地》《青年作家》《贡嘎山》等地市刊物,由此可见当年的国有厂矿对企业文化重视程度之一斑。每天晚上7:30—9:00,我几乎是在图书室度过的。后来,我干脆与管理人员商量,以每本1角的价格,买走了工会过期的大量杂志,至今,我已搬过三次家,但是,这些旧杂志一直在我的书架上。我不能扔了它们,是它们陪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那时,厂里每年定期要举办书法比赛、美术比赛、摄影比赛、篮球比赛、歌唱比赛、演讲比赛等各种文艺活动,甚至还积极组队参加市上的足球比赛、篮球比赛和市级运动会。厂里还办有报纸,据说之前是何民他们办的《热流》,我去的时候,办的是《都机内外》,由宣教处主办,8开,打印后双面复印,尽管粗陋,但我当时依然十分重视。
有一天,我和同事罗腾拿着手写的稿子,鼓起勇气,到宣教处找到《都机内外》编辑,向他投稿,言语极为客气,请他“斧正”。一周后,稿子居然在《都机内外》上发出来了。七车间门口贴有当期的《都机内外》,我曾多次偷偷地跑到那里去看,既希望有人看到我的文章,又怕别人看到后嘲笑我“不务正业”,那种纠结难以描述。
在工厂里读书的日子,五个字可以形容:痛并快乐着。
我清楚地记得,开铣床铣一种凸台时,中间有40秒的休息时间,我没有让这段时间白白流走,而是快速拿起放在工件架上的书,有时是一本《星星》诗刊,有时是贾平凹的小说,抓紧时间读一段文字。铣床上滚烫的铁屑四处飞溅,落在我的头发上,书本上、工作服上……我都浑不在意,至今我的一些书上还有铁屑烧焦的痕迹和翻书留下的油渍。
最恐怖的是,有时急于读书,工件还没有夹紧,就开始工进,铣床工进到一半,就听见“嘣—嘣—嘣—”的声音,仿佛地震一般,然后便看见火花四溅,铣刀嘎嘣嘎嘣全部坏完,但是工进还在继续,感觉整台铣床就要散架一样。此时,虽然非常危险,我也不得不一边用手遮住额头,实际上保护眼睛,一边飞快地冲到铣床前,关掉开关。去领刀具时,管理员总会说:“小伙子,你这个月的刀子用得多哦。”
2002年,我曾写过一首诗《在一台铣床边读诗》,诗不算好诗,但却是当时阅读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中有这样一些句子,我至今还记得。
装夹——工进——卸下
装夹——工进——卸下
這是一个铣工每天的工作
要感谢诗歌啊
幸好有这些鲜活的诗歌
才不至于让周而复始的程序
使自己变得像一台铣床
我每天都在这里一边开着铣床
一边阅读诗歌
但是我的阅读是多么的艰难
装夹3分钟 拆卸3分钟
而我只能在装卸坯件的间隙里阅读
我用40秒钟的时间阅读
却要用6分钟的时间回味
因此我只能一点一点地读
很仔细 很认真地读
我生怕一不小心
就把一本诗刊读完
而我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一个铣床工人只能偷偷地读诗
他读诗的姿势有几分悲怆
下班后,我来不及换下工作服,就匆匆走进工厂旁的市图书馆,此时已临近闭馆,我必须抓紧最后半小时读书。
那时,我觉得,做一个图书管理员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当时工厂宿舍条件较差,我们3人住一间寝室,除了三张单人床、书桌和灶台之外,连椅子都没有一张。有一天下班后,我在车间的废弃物中,挑拣了一个略微干净一点的木箱,拿回寝室做凳子。每天晚上,当其他人都去喝茶打牌玩耍时,我就独自坐在简易书桌前,铺开稿笺,书写心中的梦想。此时,屋外都江堰水奔涌流淌,屋内钢笔在稿笺上沙沙作响,至今想来,依然有一种温暖涌上心头。
夜深时,我有时也打开当时唯一的娱乐工具——一台时好时坏的收音机,听四川岷江音乐台的节目,因为里面有一档文学节目,偶尔会播放我的作品。人们很难想到,我的文学之路就是从都江堰畔的宝瓶巷9号开始往远处延伸的。
在那些寒冷的暗夜里,给予我人生诸多温暖的是书籍,而一个个文字,就是照路的灯盏。因此,去年《读者报》做我的访谈时,我起了一个名字《阅读,就是举着火把前行》。
关于阅读,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记。
大约是1997年的一天,几个人在工友申先会寝室里打麻将,我在旁边抱膀子,无聊之中,随手从申先会床头的简易书架上抽出了一本书《金刚经说什么》。
不曾想,这信手一翻,却成就了另一段缘分。
当时捧着这本书,一读便不忍释手。一看作者:南怀瑾,一个有古意的名字,理所当然地以为是一位古人。 然而却在阅读中,默默地与南先生结下了文字缘。
15年后,当94岁的南怀瑾先生邀我去太湖大学堂,为他做口述历史,继而创作《南怀瑾传》时。我曾写道:世间最无敌者,非缘分莫属也!而缘起,则是阅读。
就这样,我一边在铣床前劳动,一边读书,一边写作。
渐渐的,我的文字开始飞向《诗刊》《星星》《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歌月刊》《香港文学》……
27岁,我的诗歌《都江堰》获成都市人民政府第六届金芙蓉文学奖。33岁,我和殷波合著的非虚构文学《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35岁时,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年轻的会员之一。38岁,我的传记作品《南怀瑾的最后100天》甫一出版便连续5周蝉联当当网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冠军、荣登2014北京书市畅销书榜首。41岁,我的传记作品《灵岩山传》出版,被誉为中国版的《尼罗河传》,42岁,我主编的图书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社科奖。去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领导小组授予我“阅读学习成才职工”称号,全国共评选出30人,四川仅2人获奖。
写下以上内容,绝非为了自夸,只是想告诉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生活,从来不会辜负我们,从来不会亏待我们。
44年来,阅读不仅给了我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而且它还是我一生的取暖器,我有时候在想,即使到了晚年,哪怕没有火炉、地暖、空调或疙瘩火,只要手中有书一卷,只要想起此生那些读书的日子,我的心中便会溢满了温暖。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成都市作家協会副主席、成都时代职工文学创作院院长,曾在工厂做过钳工、铣工、搬运工、清洗工、描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