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发展方向

2020-07-14 08:48曲国辉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5期
关键词:建设现状发展方向措施

曲国辉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说明了对促进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共同促进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环境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发展方向;措施

环境信息化是构建我国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有力保障,在环境检测和环境保护上面有着突出作用。探索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不仅是需要更新环境治理技术,也要深入改革推进政府管理流程和行政管理体制,以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信息化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以及行政管理业务能力。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新常态下,紧随时代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是做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建设。

1环境信息化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1 网络覆盖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传播和资源配置的需要

我国环境信息网已初步建立。目前,环境信息网络的覆盖范围仅与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级环保局联网、部分地级市环保局进行了资源互换与贡献。随着我国环境工程建设的扩大,这样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境发展的需求,环境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将变得越来越必要,将不断提高网络的覆盖率、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1.2 环境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共享

多年来,我国虽然积累了大量环境管理的基础数据,但是在环境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規章制度,仅限于功能上的简单查询和统计,没有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应用。同时,由于地方对环境信息需求认识不足,环境资源数据缺乏共享,“信息孤岛”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环境信息建设进程[1]。

1.3 环境管理核心业务信息化有待提高

环保部门许多核心业务的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尚待开发。环境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维护资金比例失调,缺少系统建成之后的更新维护专业人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造成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与环境管理应用的脱节。

1.4 环境信息标准化和制度规划亟待完善

环境信息标准的制定是环境信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环境信息报告标准体系。环境标准的制定和更新相对落后,各部门使用的数据格式和标准不统一,环境数据在后期的处理过程之中无法有效发挥环境数据参考作用与借鉴价值,这严重阻碍了数据处理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代表环境信息发展规划的金环工程项目,但该项目尚未建立,影响了国家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

1.5 环境信息管理和技术综合型人才短缺

环境信息化工作不仅需要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也要对环境管理业务非常熟悉。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时间尚短,对环境信息管理和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还不健全,存在知识结构和专业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同时,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信息化从业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的培养与激励机制。

2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的具体措施

2.1 创新体制,加快变革

各层级环保部门成立了环境信息发展指导小组,加强对环境信息的指导和协调,加强省、市、区三级环境信息管理机构建设,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协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促进环境信息化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机制的相互发展、共同发展。加强环境信息一体化建设。制定实施环境信息化发展规划,对中长期环境信息化发展进行统筹部署和科学安排,对全省环境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统一领导[2]。

2.2 培养人才,壮大队伍

人才队伍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支撑,为促进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开发提供有效的激励措施,建立信息化人力资源储备,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更加适当的人才招聘机制,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信息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相关人员新时代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信息化电子政务的构建与宣传。

2.3 多元筹资,加大投入

积极扩展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开展项目研究与申报,多方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电子政务建设投入机制。政府投入仍是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主渠道,要重点建设提升政府职能的基础设施,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建设经费,保证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将环境信息系统的应用、维修、升级以及环境信息数据的更新与分析纳入到部门财政预算之中,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保障机制[3]。

2.4 统一标准,规范开发

在环境信息化建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标准规范,为规范有序地推进全省环境管理电子化、环境数据共享与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环境信息的内容、性质和使用要求,制定信息分类标准;规定环境信息编码方法和原则,制定环境信息编码标准,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利用;在环境信息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环境信息和信息系统开发和有关技术规范。

2.5 保障安全,促进发展

保障信息安全是构建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对促进环境信息化建设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结合环保实际情况,对环境信息化项目进行同步建设、规范使用,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一要落实完善环境信息数据安全的相关责任制度与管理体系;二要对环境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采取身份认知、权限访问、资料备份等相关保密措施;三要实行信息安全状况评估制度。

3结束语

环境信息化是环境领域取得进一步进展的重要战略工具,我国在环境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信息的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在构建新时代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不断探索保护环境的新途径,力求实现环境领域的历史性变革。因此,在构建环境信息化方面必须继续面对客观现实,采取有效措施,对环境信息进行管理、引导和积极推动。

参考文献

[1] 李政大,袁晓玲,杨万平.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困惑和展望[J].资源科学,2014,36(1):175-181.

[2] 张宇.谈九寨沟生态资源保护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 (3):177.

[3] 冯登国,张敏,李昊.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J].计算机学报,2014, 37(1):246-254.

猜你喜欢
建设现状发展方向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应用探析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