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张玲 肖玲
【摘要】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同期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 (Apo-A1) 及载脂蛋白B(Apo-B)]及sdLDL-C水平。比较两组的血脂及sdLDL-C水平, 并比较观察组不同病变类型患者的血脂及sdLDL-C水平。结果 观察组TG、TC、HDL-C、LDL-C、Apo-A1、Apo-B、sdLDL-C水平分别为(2.65±0.83)mmol/L、(6.35±1.18)mmol/L、(1.02±0.51)mmol/L、(4.68±1.29)mmol/L、(1.16±0.34)g/L、(1.63±0.51)g/L、(1.39±0.53)mmol/L, 对照组分别为(1.89±0.54)mmol/L、(5.03±1.06)mmol/L、(1.35±0.39)mmol/L、(3.05±1.01)mmol/L、(1.07±0.20)g/L、(1.03±0.34)g/L、(1.01±0.37)mmol/L,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TG、TC、HDL-C、LDL-C、Apo-A1、Apo-B、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的sdLDL-C分别为(1.01±0.33)、(1.22±0.32)、(1.43±0.41)、(1.82±0.43)mmol/L, 呈递增趋势,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356、2.0688、2.1250, 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TG、TC、HDL-C、LDL-C、Apo-A1、Apo-B、sdLDL-C均较健康者有明显的差异, 但冠心病不同病变类型患者的sdLDL-C差异显著, 因此sdLDL-C在诊断冠心病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脂;冠状动脉特点;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7.0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 发病率较高, 多发生在中老年、肥胖、作息不规律、压力大等人群中, 在近些年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1]。冠心病有较多的并发症, 其中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为心肌梗死, 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2], 早期进行病症诊断与治疗更有利于良好的控制病症, 降低其诱发临床并发症的几率, 冠心病在实际临床中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的典型病症, 而部分患者在临床早期无明显的症状, 除了诊断效果较好的心电图外, 选用临床检测方式也能够较好的辅助临床诊断。本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85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小而sdLDL-C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同期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女45例, 男43例;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59.65±8.76)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2.35±0.89)年;单支病变28例、双支病变34例、三支病变19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7例。对照组女42例, 男43例;年龄38~80岁, 平均年龄(59.74±19.8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观察組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未发生并发症, 且所有家属对研究内容了解并同意本次研究。
1. 2. 2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类型冠心病的并发症、代谢疾病者;恶性肿瘤者;患有严重精神性疾病者;不配合本次研究者。
1. 3 研究方法 两组均进行血脂检测, 嘱咐患者采血的前一晚, 要禁食, 空腹时间>8 h, 第2天清晨7:00~9:00采集患者的新鲜血液, 检测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及sdLDL-C水平[3]。所有临床检测均由同一位临床高年资检验人员操作, 按照检验科室的检验流程进行临床检验, 并由3位高年资专科检验医师分析检测结果, 确定检测结果无误。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及sdLDL-C水平, 并比较观察组不同病变类型患者的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及sdLDL-C水平。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血脂及sdLDL-C水平比较 两组TG、TC、HDL-C、LDL-C、Apo-A1、Apo-B、sdLDL-C水平分别为(2.65±0.83)mmol/L、(6.35±1.18)mmol/L、(1.02±0.51)mmol/L、(4.68±1.29)mmol/L、(1.16±0.34)g/L、(1.63±0.51)g/L、(1.39±0.53)mmol/L, 对照组分别为(1.89±0.54)mmol/L、(5.03±1.06)mmol/L、(1.35±0.39)mmol/L、(3.05±1.01)mmol/L、(1.07±0.20)g/L、(1.03±0.34)g/L、(1.01±0.37)mmol/L,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觀察组不同病变类型患者的血脂及sdLDL-C水平比较 观察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TG、TC、HDL-C、LDL-C、Apo-A1、Apo-B、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的sdLDL-C水平分别为(1.01±0.33)、(1.22±0.32)、(1.43±0.41)、(1.82±0.43)mmol/L, 呈递增趋势,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356、2.0688、2.1250, P<0.05)。见表2。
3 讨论
社会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肥胖、遗传等多种原因, 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 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4], 临床对于冠心病多使用血液检测和影像学诊断, 其中血脂水平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为此临床中增强对血脂水平的检测, 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 分析其在临床中辅助诊断的价值, 得出血脂水平检测在临床中能够精确掌握患者的血脂状况, 且临床具体检测过程简单。
本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HDL-C除外)均高于健康者, 但是常规的血脂指标对于冠心病不同病变类型患者的区分较差。sdLDL-C是LDL颗粒较小密度较大的亚组份, 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 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5],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力更强, sdLDL-C升高使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3倍[6]。在褚玲等[7]的研究中检测sdLDL-C水平, 以此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短期预后状况, 表明其可良好评估急性脑梗死预后状况, 急性脑梗死与冠心病两种病症, 在临床中均会出现血脂增高的状况, 因此两种病症在临床中均可通过血脂检测辅助临床病症诊断。本研究还发现对于不同病变类型的冠心病, sdLDL-C水平随着病变支数增多显著提高, 因此可作为评估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 冠心病患者TG、TC、HDL-C、LDL-C、Apo-A1、Apo-B、sdLDL-C均较健康者有明显的差异, 但是对于冠心病不同病变类型患者的sdLDL-C差异显著, 因此sdLDL-C在诊断冠心病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晓艳, 王留义, 何姗姗, 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医药, 2017, 12(2):182-186.
[2] 武文峰, 陈盼盼, 聂绍平, 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降脂治疗中胆固醇合成与吸收标志物的变化. 中国医药, 2017, 12(6):810-814.
[3] 吴嘉, 时永辉, 程婧, 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且与再发卒中风险相关的研究.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8, 41(4):316-320.
[4] 安宁, 邹德玲.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 41(12):1080.
[5] 李秀锋, 徐旭, 梁国威, 等. 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48):3802-3805.
[6] 范雪松, 王恩世, 贺建勋, 等.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8, 41(3):219-226.
[7] 褚玲, 谢军, 刘娟, 等. 血清sdLDL评估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22):3417-3419.
[收稿日期:20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