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芳
[摘要]建构游戏是孩子们通过塑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认知与情感的一种语言。活动中幼儿能通过观察、构思、动手操作、构造物体,努力地再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建筑物。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动作、认知、艺术想象和创造力能得到发展的同时,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也得到发展。
[关键词]建构游戏连续性学习与发展
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模拟、再现和塑造的过程,也是一种蕴含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造性活动。幼儿通过观察、构思、动手操作、构造物体,努力地再现着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建筑物,还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改造和创作,是一个连续性的学习与发展的过程。而幼J儿的连续性建构游戏是需要教师有效的支持与指导的。教师是否能够适时、适宜地指导,对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连续性建构游戏主题选择的适切性
幼儿的建构内容是在认知基础上对周围环境、物体的再现和创造,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物体和建筑有较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有丰富而深刻的印象,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基础。
班级区域活动时,承承大叫:“老师,你来看,这是我搭的康力电梯,这个高的是电梯塔。教师问:“哇,你怎么会想到搭这个的?”承承说:“我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都会看到康力电梯塔,很高很高的。”旁边被吸引过来的小朋友纷纷兴奋地说:“我回家的时候也看到康力电梯塔的,我家就在康力电梯旁边……”边上的小朋友尝试着模仿起了承承的康力电梯塔。《幼儿园教育发展指南》中指出,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供选择和创造的机会。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地方特色,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我们讨论后生成了这样的连续性建构主题:搭建汾湖的建筑物。把生活中幼儿比较熟悉又感兴趣的场景或建筑物进行建构游戏主题的创设,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即提升了孩子们游戏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
二、连续性建构游戏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建构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丰富多样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材料的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体现目的性、丰富性、可塑性、层次性。
在连续几次的建构活动中,小朋友发现搭建时需要多次来回搬运积木,又累又不方便。经过讨论,小朋友觉得要是一次能搬运很多积木就好了。于是,我们增添了小拖车,便于搬运。在假草坪上垒高建构时,小朋友发现积木摆不稳易倒地,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积木只有点和点的连接,没有点和面的连接。于是,我们增添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木板,便于幼儿架空垒高。在幼儿想搭建更高的建筑物时,由于身高限制,往往无法搭建出自己预期的效果,经过交流讨论,幼儿提出可以踮起脚、踩在积木上、搬个凳子用……于是,我们结合幼L的想法,定制了高低不同的木梯凳,便于幼儿更好地进行搭建。《幼园教育发展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L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建构游戏中,随着幼儿不断地深入搭建,建构材料也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进行投放,使材料不断满足幼儿探索、发展的需要。
三、连续性建构游戏组织开展的指导性
马卡连柯曾这样谈到过:“如果我只是教导要求和限制,那我就会成为一种外部力量,而不能成为一种儿童的力量,我必须和儿童们一起游戏。”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参与到游戏中去,依照幼L的不同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机智地引导游戏进程和协调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幼儿的各种潜能,培养其坚持性、独立性和自主意识。
1.提高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片段一:昊昊和子轩在铺好的木块上躺着玩,我看了看故意说:“你们搭的小床真不错。”昊昊反驳:“这不是小床,我们搭的是停车场。”“原来这是停车场啊,那如果下雨了怎么办?”昊昊想了想打算盖屋顶。在幼儿偏离了活动时,老师适时的介入,引导小朋友根据自己的设计图进行建构,使游戏能继续进行下去。当子轩碰倒了昊昊的建筑时,昊昊大声地说:“你干嘛,都倒了,我刚刚做好的。”于是昊昊开始指挥子轩搭建,准备架第三层时,有晃动情况,昊昊蹲下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喊子轩:“你扶一下上面,我把这个摆过来。”
活动中,小朋友能互相合作,发现的问题能自己想办法克服,遇到矛盾能和平解决。但最后呈现出的建构作品体积比较小、简单、平面化,小朋友的搭建技巧还比较欠缺。于是我们针对建筑物是否“立”起来进行分享与交流,并根据小朋友的搭建情况,提出要求:“下次能不能把建筑物搭得又高又稳呢?
2.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品质
片段二:“思远,你去搬几个长的木板。小静,我需要圆柱。你们用小拖车去搬,多搬点过来。”承承分配好任务开始搭建电梯塔旁边的高速公路,在二十分钟的时间里,高速公路多次被风吹倒,承承在小静、小易的帮助下继续搭建。当终于搭建成功后,承承和小静兴奋地喊:“老师快看,我们搭好了。”刚说完,其中一段高速公路又倒了,于是承承拉着小静继续搭建。
活动中,幼儿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能坚持而不轻易求助,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坚韧的性格。活动结束后,进行游戏故事的分享,当介绍电梯塔的时候,很多朋友对于电梯塔的高度特别感兴趣,提出“比一比谁搭的电梯塔高”的想法。这次活动幼L的建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又衍生出了许多数学知识,而且对于自己要搭建的东西也更明确、更有方向了。最后,根据小朋友的搭建情况和建构水平,教师提出新要求:按一定规律进行建构。
3.促进幼儿游戏经验的提升
片段三:萱萱溜达一圈回来后说:“他们的电梯塔好高啊,我们再搭高一点吧。”于是静苡继续搭建,恬恬帮忙扶凳子,萱萱递积木,搭了一层后,静苡说:“我们去借个高一点的凳子,我够不到了。”恬恬问珊珊:“你们的凳子用好了吗?可以借我们一下吗?”珊珊看了看队长轩轩:“你还用不用凳子了?”轩轩说:“已经用好了,借给他们吧。”换了高凳子后,悠悠又搭了一层,又够不到了,换萱萱上去搭,一共搭了八层高,“好高啊,比老师还要高了。”老师问:“你们是怎么搭这么高的呀?”静苡说:“我们搬了个最高的凳子,再找了个最高的小朋友搭上去的。
活动中,小朋友能积极参与本组的搭建,有自主分工,也有组长安排,还有协商合作,大致能按照计划的方向去游戏,也能根据情况和需要,适时调整自己组的计划。小朋友对材料的选择性增强了,场地分配也较合理,呈现的作品有整體效果;任务意识也增强了,有集体荣誉感,希望自己组搭建的作品受到他人的认可。活动结束后,分享建构游戏故事,小朋友能简单描述自己组的建构作品是以怎样的环节规律排列组合的,也能学一学别组创造出的新的排列规律。
建构游戏的开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思索的过程。幼儿从单一、独立的——重叠、架空的垒高——对称、连接的——运用较复杂、组合的建构技能表现建筑物。每一次的建构游戏,都是幼儿计划——操作——回顾,不断循环,教师观察、分析、支持的过程,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在快乐搭建的同时,获得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立足于孩子的兴趣,放手让孩子们自主进行建构游戏,在游戏中及时关注幼儿的反应,对幼儿的兴趣点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与童真天性对话,尊重“自由”、尊重“快乐”,与快乐同行!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名教育出版社
[2]王秋.主编:《幼儿园大型户外建构游戏》[M].从游戏走进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邵爱红.主编:《幼儿园室内外建构游戏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幼儿园经典建构游戏》[M].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