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忻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都渴望更多地了解瑰丽而深邃的中国文化。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本文以翻译主体间性理论作为理论视角,探讨在新时期中国时间诗的法语译文中应体现中国时间观的独特魅力,以平衡翻译活动中的多主体间关系,保证译介的绝佳效果,实现翻译的真正目的。论文将对理论的探讨与实践成果相结合,以期为中国时间诗法译的理论研究成果作以补充,为翻译实践带来实用价值,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翻译主体间性;中法时间观差异比较;新时期时间诗法译;胡品清法译《唐诗三百首》
近些年,随着多学科理论的介入,翻译研究不断转向文化,杨武能、许钧等学者认为翻译研究的对象应该从单一主体发展到多元主体,以文化的视野关照整个翻译活动,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主体间性关系的研究成为当前翻译研究的重心之一,同时这一主张也符合当前的时代要求。在上述学者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学者段峰结合中西文化诗学理论成果,借鉴、融合了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化诗学观及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文化诗学观中的“对话性”理论,[1]从而扩展了翻译主体间性的理论研究维度。他认为翻译活动要考虑现实意义,要考虑时代特征,要彰显对话性的本质,所以在当今多元共建的时代浪潮中,只有主体间的和谐对话才能实现有效地交流。[2]而和谐对话与交流的根本动力在于文化间的相异性,它既是双方交流的障碍,也是交流的动因,它可以激发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努力跨越障碍互通有无。翻译是一把双刃剑,在相异性的传递过程中,译语过度异化会冲击译语文化,适得其反,而过度归化也会磨灭源语文化的相异性,文化间的交流将失去活力,最终导致多元文明的止步或退步。在2015年举办的欧中高层文化论坛中,许多参加者都认为不断加快的信息流动、不断增多的跨文化交际方式以及新意识范畴和身份范畴的出现,很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现象。[3]学者们担忧得自然不是交流方式的多元与频繁,而是忧心其交流质量把控不当,所以迫切需要在全球化的今天,共同努力避免文化同质化的倾向,要基于多元文化的主体性,互相尊重,维护主体间的和谐对话的关系以保持世界文化多元化生态和彼此独特的文化基因。
译者所持有的文化态度决定原语文化的‘相异性因素是否可能转化为另一种文化的身份认同。所以在主体间性理论与时代特征的多重启示下,译者应充分了解原文蕴含的文化特征,以相异性的有效地、充分地传达为旨要,同时考虑读者主体性,运用具有符合其基本文学审美特征,具有诗性艺术表现力的译入语语言形式,以最终维护翻译活动所应具有的多元、对话及建构的品质。上述理论对于新时期中国古诗法译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启示与指导意义。以“时间”为主题的诗歌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与历史的哲学观,是我国诗歌宝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译文品质直接影响诗歌文化的传播质量。所以下文将对中法时间观文化在多方面的相异性进行比较研究,并以上述理论为视角,赏析中国时间观特点于优秀的翻译成果中的体现。
一、翻译主体间性理论对于新时期中国时间诗法译的启示
当前我国进入文化复兴的新时期,我们要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通过讲述生动的中国故事与世界对话。我国享有诗国的美誉,诗歌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价值观,所以诗歌翻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傳播方式和重要载体,需要译者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化水平与巧妙的翻译手法。法语与汉语的语言形式及其内在的语言文化都有很大差异,尤其是诗歌这一题材,它以至简至繁、有限的字词中蕴含无限的精神思想,因为其潜藏于诗歌的深层,所以如果译者对此了解地不够深入,译文只是停留在浅层的忠实,那么译文将破坏、抹灭这种文化异质。所以借鉴主体间性理论,译者应在古诗的译介中注重获取诗歌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以具有诗意美的译语协调两个主体间的对话。时间观具有文化性,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看待时间,理解时间的方式便不同,因此对于以“时间”为主题的诗歌的法语译介,应首先深入探索两种文化时间观念,在比较研究中了解中国文化时间观的内涵与特点。
二、中国时间观异质于时间诗法译中的体现 ——以胡品清法译《唐诗三百首》为例本
(一)中法时间观的差异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都以农为本,因此季节的更替、节气的变化成为中国农民感知时间的传统方式,它与五千年一直延续的历史周期现象一同成为人们获取的经验,植入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之中,因而认为时间状态的运动呈螺旋式地上升与前进,循环不息。我国传统宗教中也普遍认为宇宙生命是一个大循环,时间周而复始,无始无终。受上述多重因素的影响,人无法改变生死循环规律的这一意识占据传统生命观所体现的时间观中的重要位置,因此便有了主要的两种思想倾向:首先是倾向于追求精神的超脱,重视精神世界的塑造,认为人的生死主要取决于“天命”,因而人要“乐天知命”,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人生道路的走向,[4]最终目标是实现对死亡的超越。时间在天时的循环中快速流逝以及生死的无从把握也催发了另一个倾向,就是人们易感时间的流逝,促使着强烈的怀古情节。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偏好以史为鉴、引经据典。所以中国诗人常常以物起兴,总会联系到时间,联想到生命,然后将对生命的眷恋之情倾注于笔端,留下了无数书写时间的诗篇。与之不同,法国三面临海,属于海洋文化,所以法国人的思想受探索与开拓意识所主导。随着对生命不断地深入探索,法国时间观及其根源的生命观也在随之转变,但整体上讲,其思想倾向于体现在宿命与抗争两方面的意识上。受希腊哲学与宗教思想结合的影响,尤其是基督教思想,他们认为生命始于创世,历经罪恶与赎罪,最终通过死亡得以拯救,进入天国,永享快乐;以理性看待生命,生死乃宿命,但不应放弃对其抗争,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珍惜、热爱自己的生活。[5]所以在法国的时间观中,时间是从开端走向末日的历程,它有始有终,在通往天国的笔直道路上不可逆转地前行。[6]因此法国人勇往直前,更关注当下与未来,惯以思辨与较为理性的表达时间。
通过对两国时间观的渊源中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之下可发现两国时间观从内涵到表现形式大有不同,这是译者应关注的重点之一。下文将以《唐诗三百首》[7]中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诗及胡品清翻译家的译文为例,赏析译文如何体现中国时间观的异质性。
(二)中国时间观异质于时间诗法译中的体现
例1.原文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法译文:Sur la Tour de You Zhou
Devant moi, je ne vois pas les grands hommes du passé,
Derrière moi, je ne vois ceux de la génération montante.
Pensant au ciel et à la terre sans fin,
Seul et tristement je verse des larmes.
(胡品清译,p17)
这首诗是陈子昂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古体诗之一。最大特点在于只有两联四句,长短参错,抑扬变化,如诗人的叹息之声,短促却蕴含无限对时光的感慨。欲将这首诗以同样凝练的译语来传达其思想,对译者来讲难度非常大。比较原诗与译诗,诗歌首联对偶,译文内容与形式忠实。诗歌的尾联中“悠悠”,指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是此诗的点睛之笔,译文以“sans fin”诠释,其意为“无限”,以同样的两个音节,回应原文的简短却蕴含无限,正符合原文所要表达的无边的时光之河之景象与意境。法语语言习惯中常把重要成分放置于前,所以最后一句的翻译中,译者以两副词“Seul et tristement”为开端,将诗人的孤独感传达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中连词“et”相呼应,因而富有相同的节奏。整首译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诗味很浓,通过品读易使法语读者体会到诗歌中的天地悠远与时光浩瀚。
例2.原文寒山: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法译文:Loin est le chemin de la fra?che colline
Loin,loin est le chemin de la fra?che colline,
Morose,morose est le torrent froid.
Pépiant,pépiant,chante loiseau,
Silencieuse,silencieuse,
nulle voix dhomme.
Sifflant,sifflant,le vent
me caresse le visage,
Flottante,flottante,la neige
samoncelle sur mon corps.
Jour après jour,le soleil
nappara?t point.
Année après année,
jignore le printemps.
(胡品清译,p6)
诗歌中运用叠字非常困难,因而少见,这首诗通篇句首都为叠字,每一句似乎都是上一句的回音,又如时间一样不断流淌,在这类时间诗歌中这首乃最成功的典范之一。该诗以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映射心情。前七句,借以描写幽冷的环境,以映衬最后一句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对于该诗中各具情状的八组叠字,译文都传达地既忠实原文含义与神韵,又忠实于读者的语言审美特征。最后的“朝朝”与“岁岁”,译者以“Jour après jour”与“Année après année”翻译,表现了诗人想表达的物质世界中时间日复一日地流转以及超然物外的清冷心境,译文符合法语诗歌审美,同时忠实地传达了原诗独特的外在语言美以及内含的中国时间思想。
例3.原文李白:《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法译文:Inviter à boire
Ne voyez-vous pas les eaux du Fleuve Jaune descendant du ciel se h?ter vers la mer sans retour?
Ne voyez-vous pas les miroirs lumineux de la haute salle sattrister sur vos cheveux blancs?
A laube,ils étaient une sombre soie,au soir,ils sont de neige.
(胡品清译,p86)
隐喻(metaphor)是中外诗歌中都是最为常见的修辞方式,大部分印欧语言都把它当作最重要的辞格。[8]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甚至认为西方语言思维为“隐喻型思维”(metaphorical thinking)。[9]而在中国应用最广泛的是兴辞,它是中国文学最为独有的特征之一,尤其是中国诗,其所强调的就是‘兴,它是较隐喻更为含蓄的手法,给人意味无穷之感[8]。所以‘兴是中国诗歌独特于任何别国诗歌的一大特征。所以将此特点展现给以隐喻思维惯常的法国读者是翻译的重点与难点。《将进酒》的这开篇两联,以“奔流的黄河之水”与“青丝白发”起兴,谈黄河水西流之后不再东回,明镜中头发转眼雪白,表达时间的源头与尽头无法探知,只感人生短暫。诗的开篇便以两个“君不见”把时间的具象化、以夸张的手法呈现。品读译文,译者将第一联以及第二联第一句,译为两个否定疑问句,以法语惯用加强语气的方式回应原句兴辞的效果;将第二联第二句,设置为译文中第三联,使全译文形式上整齐,有规律,读起来更是富有节奏感,因而与原作一样具有诗歌的形美与音美。最妙的是,译文如此安排仿佛这第三联是前两个疑问句的答案,且采用的是法国读者所容易理解的隐喻手法。译诗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法国读者也可以体悟这首时间诗中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兴辞与时间观。
例4.原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法译文:Fleurs,lune,rivière,nuit printanière
Qui a vu le premier la lune au bord du fleuve?
En quelle année a-t-elle éclairé les hommes pour une première fois?
Les générations humaines différentes se succèdent sans fin,
La lune par-dessus le fleuve reste la même.
On ignore qui la lune éclaire,
On ne voit que senfuit leau de la rivière.
(胡品清译,p24)
法国文学作品中也有比喻时间的意象,以“水”最为多见。而在中国的诗歌中太多客观物象都可以用来比喻时间的周流,如“日”“月”“水”意象等等,诗人通过不同的意象使时间与情感交汇、时间与诗歌融合,使得中国时间诗彰显出它独特的美。[10]这首时间诗非常具有代表性,诗人借以“春”“江” “花”“月”“夜”这五个意象来表达诗人由景色的优美与恬静生发对宇宙人生的思索,其精神内核是感慨宇宙无穷而生命有限,每一字一句都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焦灼感与悲凉感。汉语中喜运用重复,使得前后诗句在语音上有回环之效,诗歌每两行中的每一部分都是对应的,例如“江畔”与“江月”,“何人”与“何年”,“初见月”与“初照人”,整齐中显乐感,更显含蕴,但译文运用了符合法语喜变换这一习惯的译法,形式中还蕴含有时间观与生命观。点睛之笔是最后一句中,译者以“senfuir”翻译“送”,该词除了有“流出”之意,也在法语中常常应用于表达时光的“消逝”,而且法语里“leau”也隐喻时间,所以此处搭配“senfuir”,呈现出了诗中所有意象及其他表达所承载的兴辞的意义,译文气韵生动,显现别具一格的中国时间观与生命观。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诗歌及其译文的赏析,不仅可以领略中国时间诗歌所蕴藏的生命智慧,同时也可以体会到翻译家胡品清的超高水准与字斟句酌的翻译态度。她的译文所含有的精致语言,和谐的乐感,高远的境界都将唐诗这一中华文明中的瑰宝,声名远播,并为其他译者树立典范。当前我国进入文化复兴的新时期,我们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以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译介中呼唤翻译理论与策略的与时俱进,我们要不断了解本国文化在国外的接受程度,根据读者的接受能力灵活调整翻译策略,最终目的是将优秀而独特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落实到时间古诗的法语译介中,我们可以借鉴主体间性翻译理论,以文美、音美的诗句去维护与传达诗歌蕴含的中国文化时间观的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0、144.
[2]段峰.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30.
[3]乐黛云著.金丝燕、董晓萍主编.跨文化方法论初探[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24.
[4]朱清华.孔子与耶稣生死伦理之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13.
[5]张庆海.近代法国死亡传说与民俗中的乐观及尘世倾向——对《近代法国人的死亡与彼世》一书的思考[J].世界历史,2003(3):29–36.
[6]陈群志.线性观与循环观:历史哲学中的两种时间观之争[J].社会科学,2018(7):79–81.
[7]胡品清.唐诗三百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8.
[8]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8–69.
[9]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102–111.
[10]范例.唐诗时间观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