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箬妤
摘 要:马克·吐温代表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常被视作美国文学中典型的追求自由的男孩。书中作者常安排一些充满时代意义与地方特色的儿童玩具和游戏,这些游戏与玩具也展现了男孩成长历程中的心态,研究汤姆的形象对探索美国当代文学具有深刻意义。本文以小说中的玩具和游戏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出美国历险小说中经典男童形象的特征,深入剖析汤姆·索亚的形象。
关键词:玩具;游戏;顽童;汤姆·索亚
在马克·吐温的佳作《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作者塑造了一个经典的“坏孩子”形象——汤姆·索亚。他的形象虽然不符合所谓好孩子的标准,“但独特的生命活力、不守常规的行为和丰沛的生命激情却使人们获得了意外的审美快感。”[1]
马克·吐温在描写汤姆的童年时,安排了一些乍看起来匪夷所思但实际上充满儿时回忆的玩具与游戏,生动地刻画出汤姆内心旺盛的生命力和对快乐的追求。
一、玩具与游戏折射出的儿童心理
在成人眼中,儿童经常被看作是成人的较小的、较弱的版本——更具依赖性,缺少知识、竞争力,没有完全社会化也不善控制情绪,[2]所以往往是那些乖巧懂事、少年老成的好孩子更受成人青睐。但相比于如汤姆·索亚这样的小顽童,“好孩子”就显得缺乏想象力、生气与活力,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显得苍白。
顽童的形象往往与“游戏”“玩”密不可分,在顽童身上,游戏色彩表现得最为明显,他们狂野而好动。如《长袜子皮皮》里的主角皮皮,生活里几乎都是游戏,她养的猴子与马都是自己的玩具;小偷来家里偷东西,她会耍小聪明,让小偷陪自己跳了一夜的舞。这些举动都将皮皮骨子里不受拘束的儿童本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儿童生理、心理需求旺盛的时期,玩具与游戏成了他们的抒发口,他们在玩乐中释放自己的力量:幻想力、生命力、智力等等。儿童将自己投入到游戏之中,化身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领导者。所以,在儿童的游戏与玩具中,常常蕴藏着其内心的需求,以及对大人世界的懵懂探索与模仿。马克·吐温认为,儿童生命体中蕴藏着成人生命所不能代替的人生价值,这个观念根植于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之中。
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游戏与玩具
马克·吐温在书中描写的游戏与玩具,可以根据游戏的心理目的分为四个类型。这些游戏,玩具分别代表了在汤姆所在的孩子世界里不同的心理诉求。
(一)充满童趣的恶作剧和小把戏
在书中,汤姆经常为了避免姨妈对自己的惩罚而恶搞大人们,收获许多乐趣。开篇第一章,波莉姨妈到处寻找汤姆无人应答,而汤姆正准备悄悄从姨妈背后溜走,这一幕场景充满童趣,堪称儿童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开场之一。接着,当姨妈抓住汤姆发现他偷吃了果酱后准备用鞭子惩罚他,汤姆脑袋转动飞快想出了一个办法避免惩罚。“鞭子在空中晃悠——情况万分紧急。不得了!‘瞧你身后是什么,姨妈!老太太以为有危险,急忙撩起裙子,转过身去。汤姆拔腿就逃,顷刻他爬过高高的木栅栏,一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3]这种为了逃避惩罚而大大咧咧地恶搞家长的事极具顽童的风格,让读者不由会心一笑。无数读者在汤姆身上看到了小时候自己的影子。
(二)向往大航海的冒险游戏
与大人眼中的乖小孩相比,汤姆是叛逆的,逃学,打架,说谎话。但他也是勇敢的、热爱自由的、敢冒险、敢承担、敢追求自由。
在书中,汤姆和他的伙伴们的几次冒险是全书重点刻画的情节,在13章中,汤姆和乔都因为大人的责备认为自己被抛弃,成为没有人要的孩子,所以约定好了去密西西比河中的小岛探险,脱离大人的控制。“他们大叫一声,嘻嘻哈哈地跑开了;两分钟以后,他们就脱得赤条条的,跳进白沙滩上那片清澈透底的水里互相追逐,滚抱嬉戏。”[3]在小岛上,这群孩子真正脱离了管教,他们佯装自己是海盗,在小岛上“称王称霸”。
有了第一次活动后,他们便经常开始冒险,汤姆约着哈克一起当海盗,挖宝藏,在破屋里看到了杀人犯印第安·乔后,跟踪乔以找到宝藏的下落;在贝基妈妈安排的野炊活动中,汤姆提议去山顶寡妇家,跟伙伴们在山洞里冒险过程中,他与贝基迷路最终遇到了印第安·乔,被救出后,又约着哈克去山洞里寻找宝藏,最终找到了宝藏,满载而归。这一系列的精彩冒险活动,使得汤姆这一形象更加生动,男孩骨子里的勇敢冒险精神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表现得更加突出。
(三)彰显自身男性力量、強调秩序的对战类游戏
“儿童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英雄主义倾向以及对英勇气概的喜爱与炫耀。汤姆动机里的英雄是导致他获得巨大胜利并最终成为英雄的主要因素之一。”[4]
汤姆在大街上练习一种新奇的吹口哨方法,却遇到了镇上新来的孩子的“挑衅,”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二人互不相让,最终在对方越过了汤姆用大脚趾画下的“三八线”后,一场“大战”爆发了,新来的孩子的求饶预示着汤姆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胜利,捍卫了自身的“地位”。在慎重的考虑后,汤姆决定了自己的终身事业,扮演起了罗宾汉,成为一名无比威风的“大英雄。”哈克与汤姆为了自身的安全立下了绝不告诉他人杀人案真相的誓言,但单纯、善良的孩子们还是选择说出实情,出手相救冤屈的人,使得他无形之中成为一名英雄。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是一个勇敢、机智、叛逆的顽童。
(四)模仿成人世界“货币交换”的“玩具交换”
在孩童的世界里有着特定的、区别于成人世界的规则体系。波莉姨妈为了惩罚汤姆,要他将庭院的栅栏刷一遍。为了摆脱这份辛苦的差事,汤姆假装刷栅栏不是天天能捞到的工作,成功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都争先恐后地掏出自己的“宝贝”来换取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这些用来作为交换筹码有一只破口琴、一把什么锁也开不了的钥匙、一对蝌蚪等。“在儿童的眼中,物质是否有价值源于他们的主观判断。”[5]一旦满足了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那这物件便是价值连城。
在成人的世界里用于交换的筹码必须富有价值,像汤姆和孩子们这样的交易在成人的眼中就是一场有些荒诞的游戏,但在儿童的世界里却是不可错失的生意。
三、文中游戏与玩具折射出的孩童形象
早在1932年,伯纳德就在《马克·吐温》中指出,《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社会的一个投射和代表,其中包含了许多层面,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汤姆出生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如火如荼地发展,这时的财富、社会地位不再由出身决定,后天的努力、才能也能改变命运。在小说末尾,汤姆获得了财富和社会地位,这种转变,使汤姆不仅仅是一个童年自由的化身,也是一个年轻资本家的缩影。
(一)追求自由,有领导能力
席勒说:“自由与游戏显然是一对双姊妹。”[6]孩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喜欢打破常规的玩法,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式与规则制定玩法,制定出“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游戏规则。汤姆顽童的表现反映了人们潜在的特性——渴望自由和崇尚野性。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和其他孩子心里最烦恼的就是苦闷的宗教氛围以及家长的管束,而汤姆最向往的便是绿林好汉和罗宾汉的故事,他带领着孩子们用多种方式进行反抗:逃学、恶作剧、离家出走等,他们用这些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这样的童年形象也反映出作者马克·吐温对当时工业化的社会的一种担忧,僵化的社会需出现像汤姆·索亚这样充满自由精神的人来打破。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有一个伟大的秘密——跟他的海盗兄弟们一起回家,然后出席自己的葬礼。他们涉水划到密苏里州河岸,在快要天亮的时候,穿过偏远的弄堂和小巷,进入教堂的长廊,准备在天亮时出席自己的葬礼。汤姆如同一位领导者似的走在最前面,乔紧接其后,哈克胆怯地走在最后面。[3]汤姆出谋划策自己的葬礼,想出超过同龄人的鬼点子,在这场冒险中扮演策划者和领导者。当汤姆的事迹在学校传开之后,比他小的男孩们成群结队地跟在他后面,但汤姆只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虾兵蟹将。通过策划自己的葬礼,表现出了汤姆的聪明与成熟,也表现出了他的领导能力。
(二)充满正义感
在汤姆身上,不仅只有顽皮,还有熠熠生光的正能量,这让读者一面会为他的捣蛋而头疼,一面也会因为他的正义感而喜爱他。在文中,汤姆和哈克贝利·芬为了治好疣子提着一只死猫去坟场,却意外地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印第安·乔在盗墓的时候杀死了一位医生,却嫁祸给同伴波特。两个孩子吓得魂飞魄散,发誓绝不将看到的一切说出来,以免遭到乔的报复。但是,汤姆心理受到强烈的谴责,天天魂不守舍。终于,在谋杀案开庭后,汤姆勇敢地出庭做了证,最终波特被无罪释放。正义感也是勇气的一个代名词,汤姆的不畏强权也是代表了当时年轻的资本家对社会的一个宣战。
(三)渴望得到关注
作为一个即将要青春期的男孩,汤姆时刻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关注,无论是他受伤的脚趾还是门牙掉了之后发明的新兴吐口水的方法,这些专属于孩子们的把戏都可以让他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但是与异性的相处中,汤姆渴望得到关注的小心思更显得浪漫一些。
在书中,马克·吐温用极富童趣的笔调描写了汤姆初次见到贝基时的种种表现。他首先偷偷看贝基,直到对方感受到他的目光,但随即汤姆又假装不看她,反而用一些惊险的体操动作吸引贝基的注意,在小女孩要离开的时候,故意长叹一口气使贝基脚步放缓。当看到贝基扔出来的三色紫罗兰花时,他随即面露喜色,为自己的“目的”达到而开心。[2]在书中的大多数时候,汤姆都是大大咧咧的,只有当他遇见贝基的时候,才有了羞涩的烦恼。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在他的爱带着游戏的色彩,装在游戏的外壳里,与成人眼中的性别、爱是无关的,正是这种天然的浪漫才是打动读者的地方。
(四)聪明、机智的资本主义者
在文中出现的所有孩童中,汤姆无疑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那一个。在“刷墙”和“背诵圣经”的情节中,他和他的朋友们就构成了一场微缩的游戏式的金融交易现场。
当波莉姨妈惩罚汤姆刷墙时,汤姆灵机一动,成功地将“刷墙”的惩罚变成了一场游戏,导致其他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要做这份苦差,汤姆却从中获利。在后续的剧情中,汤姆用刷墙换来的东西换来别的孩子因为背完《圣经》而得到的小票,最后因为这些小票,汤姆被当众嘉奖,获得一本《圣经》,因此大出风头。
汤姆和朋友们的微缩交易市场虽然是用古怪的玩具作为“金钱”流通,但是也可以看到汤姆过人的机智以及背后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进取的资本家的精神。汤姆令人钦佩的手段和策略使他具有一个商人的雏形。
四、结语
通过对《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文中汤姆及小伙伴们的玩具和游戏的分析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玩具与游戏折射出隐藏的儿童的生理与心理愿望,汤姆的形象并不简单地只是个调皮的孩子,他是多种形象的集合,带着当时特殊的时代的影子。他追求自由,充满正义、浪漫、机智,是当时美国传统观念中欣赏的顽童形象。
参考文献:
[1]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小说主题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39.
[2]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王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6.
[3]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M].成时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0–70.
[4]马烁.孩子的眼睛 现实的世界——评析《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对儿童心理的描写[J].作家,2012(10):64–65.
[5]寧蓓.《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对比[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5):27–30.
[6]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