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院女检察官,不惧“制裁”查美军

2020-07-13 09:33程绍铭张雪莹冯璐
环球人物 2020年13期
关键词:检察官人权阿富汗

程绍铭 张雪莹 冯璐

法图·本苏达。1961年出生于冈比亚,毕业于尼日利亚法学院,曾任冈比亚国家总检察长和法律顾问,司法部长,现任海牙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

荷兰海牙郊外的一栋白色建筑里,来自非洲的法图·本苏达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6年。作为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首席检察官,她留着干练的短发,总是神情严肃、目光如炬,平时也很少笑,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近日,她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吊销了她的美国签证,冻结了她在美国的资产,连她的亲属都无法去美国了。

事情的起因,是本苏达正对美军在阿富汗所涉战争罪进行不屈不挠的调查——这是她履行首席检察官责任的公职行为。面对美国的威胁和“制裁”,本苏达依然毫无畏惧,坚称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海牙国际刑事法院也发表声明称,特朗普的“制裁”不仅严重干涉了法院官员进行独立客观的调查和公正的司法程序,也对残暴罪行的受害者造成伤害,令他们丧失了获得正义的最后希望;法院将坚定不移地履行缔约国赋予的职责。

特朗普反应激烈

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存在的意义是为遭遇不人道凌虐的受害者主持正义,保护弱小势力不受侵犯。该法院根据2002年7月生效的《罗马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有关内容,对犯有种族屠杀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的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最高刑罚是无期徒刑。法院目前有128个成员国,主要工作人员都是缔约国的公民。国际刑事法院可以发布一系列的法律文件,但并没有执行能力,因此,其判决更多的是具有道义和法律上的指向性的意义。

虽然美国并未加入“罗马规约”,但阿富汗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缔约国之一。依照规定,其他国家士兵在缔约国领土内犯下的罪行,也属于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自2001年阿富汗战争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进驻阿富汗,帮助阿富汗政府打击塔利班极端武装分子,并于2014年底结束了这场漫长的战争。

今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裁定,批准对塔利班、阿富汗安全部队、美国军事和情报人员在阿富汗所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展开调查,这成了特朗普发飙的导火索。

号称最有“人权”的国家,如今却因“反人权”而被问责,那不是颜面全无吗?特朗普自然不愿意。面对相关调查的来临,他的反应非常激烈,很快宣布美国进入全国紧急状态。“国际刑事法院企图在未经美国允许的情况下调查、逮捕、拘留和惩罚一些美国人,这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构成重大威胁。”

特朗普还说,假如国际刑事法院真的这么做了,进行这次调查和追责的所有相关负责人,以及他们的全部家属,都将会被限制入境美国。对于那些协助国际刑事法院调查的官员,以及为调查提供过实质性支持的人,美国还会直接冻结其资产。

特朗普的行为令国际舆论场一片哗然。有专家称,这体现出了美国一贯的霸权作风,以及跨越主权国家、跨越国际组织的长臂管辖的做法。“美国的行动,显示出对全球法治的蔑视。”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的华盛顿主任普拉索评论说。

有分析认为,受国内疫情局势和暴乱冲击的影响,美国当下的国内矛盾特别突出,阻止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是特朗普转移民众愤怒焦点的好机会。而且,特朗普可以借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能够保护美国利益的领导人形象。还有说法称,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做贼心虚。自从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就开始在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世界各地打着反恐旗号发动战争。美军视阿富汗人的生命如草芥,长时间的战乱和凌虐,令阿富汗人民苦不堪言。调查一旦开展,肯定对美国十分不利。

“不会惧怕更不会偏袒”

在特朗普此次“制裁”对象的名单中,本苏达成了处于风口浪尖的核心人物。担任海牙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的她,负责接受和审查阿富汗战争的相关证据资料,对这些证据资料进行调查,并对违反国际法的刑事犯罪行为提起公诉。

特朗普对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感到气急败坏。

阿富汗战争现场照片。(资料图)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与本苏达结怨已久。早在2017年,就有传闻称,美国士兵曾经凌虐过阿富汗战场的普通民众。本苏达很快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交了一项报告,请求调查美军及美国中情局在阿富汗犯下的酷刑及虐待等战争罪行。

美国大兵残酷暴虐,是众所周知的。在长达十几年的阿富汗战争期间,手握先进武器的美国大兵凌虐战俘,是一件极易发生的事情。本苏达一向尽职尽责,立志为遭受凌辱的人讨回公道。她很快就开始收集相关证据,对涉及阿富汗冲突各方的战争罪行进行详细研究。

按照本苏达的说法,美国人、塔利班、阿富汗安全部队都有战争罪嫌疑。其中,美军和美国情报机构人员在阿富汗及其他地方,对在押人员存在施行酷刑、虐待、侵犯个人尊严、强奸和性暴力等行为。依據国际法准则,这些行为都属于犯罪。

“我已经收集了不少证据,只需要进一步取证,证明证据的真实性就能定美国军人的罪。”本苏达说。

本苏达的调查活动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美国方面强力阻止本苏达的进一步调查。在美国施压下,本苏达提出的全面调查申请被暂时否决。2019年5月,国际刑事法院撤销了对美国的战争罪指控,原因是尚未找到确凿证据。

今年3月,事情又出现转机。国际刑事法院对本苏达提供的初步证据进行仔细审查后认为,有合理依据相信,美军在与塔利班的战斗中肆意使用无人机轰炸,导致无辜百姓遭殃。而且,数名囚犯曾在美军关押期间因不明原因死亡,很难相信美军没有对被抓捕的俘虏和囚犯使用残暴手段。

于是,国际刑事法院裁定通过了本苏达的调查申请,防止“错误地压制检方寻求真相的使命”。本苏达将有权依靠可信证据,对塔利班被控屠戮平民,以及阿富汗政府、美军被控虐囚等事件进行全面、详细、具体的调查。

不过,本苏达的调查并不针对任何国家,而是纯粹从“人”出发,尊重人作为人的一切权利,并尽力使其不受侵犯。她会调查当年在阿富汗战场发生的所有“反人权”事件,有可能对某个士兵的个人行为提出指控并将其逮捕,最终由国际刑事法院对个人作出审判。

本苏达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表示,尽管美国方面采取了限制措施,但她仍将继续以专业精神,在国际刑事法院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不会惧怕更不会偏袒”。

源于内心深处的使命感

面对美国的威胁,本苏达延续了自己一贯的硬核做派。她出生于冈比亚首都班珠尔市的一个公务员家庭,从尼日利亚法学院取得法学硕士学位,是冈比亚第一位国际刑事法领域的专家。1996年,本苏达被选为冈比亚总检察长和法律顾问,1998年被任命为司法部长。在本国从事法律业务期间,本苏达因打击针对妇女和儿童犯罪行为的强硬态度而受到人权团体的赞扬。

本苏达的国际职业生涯开始于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2002年,她离开冈比亚,在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担任法律顾问和审判律师,之后升任高级法律顾问和法律咨询部部长。2004年8月,她加入海牙国际刑事法院,2011年被选为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至此成为国际刑事法院首名女性和来自非洲的首席检察官。

在首席检察官的任职宣誓仪式上,本苏达动情地说:“我们不能受少数有影响力个人的言辞和宣传左右,他们的目的是逃避审判,我们应当关注那些仍在受到严重罪行伤害的数以百万计的受害者,倾听他们的声音。”

国际媒体曾用“通向顶峰的角逐”来形容本苏达的生平。2012年,美国《时代》杂志将本苏达列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并赞扬她在“敦促各国政府追求正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本苏达以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身份接受非洲媒体采访。

不过,本苏达也是一名极具争议的人物。2019年,她宣布打算对“巴勒斯坦局势”展开调查,原因是她认为以色列人正在那里犯下战争罪行,这使她成为以色列人的“眼中钉”——大多数以色列人要么在军队服役,要么有家庭成员服役,本苏达的调查使许多以色列人感觉受到了冒犯,甚至骂她是“反犹主义者”。

为了反击,以色列方面称应该调查本苏达担任冈比亞司法部长时期的行为,认为她在当时的贾梅政权侵犯人权行为中起到很大作用。“将被本苏达起诉的人有权知道本苏达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犯罪记录。”

本苏达的确很受冈比亚前总统贾梅的器重,职务升迁之路顺风顺水。后者的军事独裁饱受诟病,有人指责本苏达对冈比亚独裁者的暴行视而不见。本苏达回应说,她不畏惧任何指控,因为这些指控完全是无中生有。她还不卑不亢地辩称:“我认为对包括冈比亚在内的任何国家的人权状况发表意见是不对的,除非这些所谓的‘罪行正式转化为我应该调查的罪行。”

本苏达的首席检察官任期明年就要结束了,但她显然没有隐退的意思,反而在工作中越战越勇,得罪完以色列又去招惹美国。对此,她解释说这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使命感:“从我还是一名冈比亚的年轻女学生起,就感到一种强烈的是非感在驱使着我,伸张正义的使命似乎深植在我的DNA里。我喜欢站在受害者一边,毕生致力于让世界听到这些弱者的声音。”

猜你喜欢
检察官人权阿富汗
数字时代的人权何以重要:论作为价值系统的数字人权
我国发表《201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2018年美国侵犯人权事记》
微软向人权高专办提供500万美元 利用新科技帮助实施推动人权项目
阿富汗 解暑
三个女检察官一台戏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人权蓝皮书
实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对策建议
阿自杀袭击频发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