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经典(三十一)

2020-07-13 01:47孙文韬
老年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言书法

□孙文韬

虬曲古奥

20世纪初叶,中国现代艺术教育迎来了重要时刻。在清末名臣张之洞的推动下,两江师范学堂开设手工图画科,李瑞清作为学监主导其事。在流传下来的表格中,李瑞清与众多日籍教员不同,在学历一栏中填写了“进士”。彼时,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促并融,在20世纪的曙光中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这一时期,李瑞清以自身的艺术实践与理论实践参与其中,贡献巨大。后来,其侄李健,学生吕凤子、胡小石都在书法史论上有所建树。

《曾熙船山书院记碑》篆额 拓片 清·李瑞清

曾有传言,李瑞清在创作书法时,需由书童在旁摇晃桌腿,以使所书线条有均匀的扭曲。传言毕竟是传言,这是对其书法线质的误读。其实,对于钟鼎吉金文字与石刻文字而言,虬曲的外形是力量蕴含的结果。不同于铸造与镌刻的是,毛笔书写能够更好地表达出线条的质量。毛笔克服宣纸的阻力,往往是在迟涩状态下行笔,通过不停地在纸面上收缩、舒展,会形成曲折的痕迹。如若一味地将书写动作平面化,则容易出现扭结屈曲的形线。特点一旦失控,便会成为弊病。故后世学李瑞清笔法的人很多,不乏转效成病之人。

《吴先生兴学碑记》拓片(局部) 清·曾熙

人们以“芝草团云”来形容篆书之美,虬曲的形线往往有着古奥的深意。李瑞清倡导书必通篆,以篆书为参研诸体的基础是极有见地的。所谓“书存金石气”,是将金石气息融入诸体之中,以达成自我的独立面貌。虬曲的墨迹承载着古奥的气息,由此,李瑞清的书法与书学足以启迪后学。

风骨秀润

曾熙出身贫寒,科举应试为官,走的是学优入仕的传统道路。时值清末,国政日非,参与过中日甲午战争、公车上书之后,曾熙决定以教育救国。他先后主讲湖南多处书院,并担任湖南教育学会会长一职,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鬻字授徒为业。

曾熙书风俊逸,将汉魏书体的宽博与法书碑帖的灵巧相结合。在书坛整体倾向粗拙霸悍的时代背景下,曾熙书风更像是一泓清泉,沁人心脾。禅家分南北宗,南宗顿悟而北宗渐修。故明末董其昌倡导南北宗派论,将山水画派及代表画家分为两派,以此比附禅家南北宗。而曾熙与李瑞清相友善,晚年都在上海以书画“为稻粱谋”,且两人志趣相投,故世人往往以北宗称李瑞清,南宗称曾熙。

观曾熙书法,那字里行间的文人书卷气,非常浓郁。作为经学专家,他宣讲春秋仪礼,被称作“南学津梁”。汉魏风骨在其笔下凝结为秀润的美玉,不沾染半点尘埃,《张玄墓志》的用笔、《瘗鹤铭》的体势,充分融入他的书作之中。秀润俊逸这种专属于文人的天真烂漫,正是源于对不同俗流的选择,也是读书养气的结果。

猜你喜欢
传言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基于大数据的公众网络行为研究
书法欣赏
喂,110吗?地铁上有人在作妖
书法类
防止形成“传言恐慌”已是当务之急(社评)
着火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