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圣地 聆听特殊党课

2020-07-13 01:47刘书军
老年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礼堂礼堂文艺工作者

□刘书军

延安,是一块饱经沧桑又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土地,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的政治指导中心。1935年至1948年,在这段决定中国命运的13年里,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心怀坚定不移的信念,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了全中国,彻底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创出了光辉的业绩,同时也铸造了中华民族的奋进之魂——延安精神。

延安有很多革命旧址,每一栋房屋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个院落都深藏着一段传奇。这些革命时期的记忆,让人印象深刻,而已成为景点的旧址,让人流连忘返。例如,在延安的“心脏”——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便是我心中非常重要的纪念地。当我走进杨家岭,走进枣园,在毛主席、周总理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居住过的窑洞前驻足,看到窑洞内基本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旧桌子和几把旧椅子,遥想他们在这简陋的环境中为中国革命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便从心底生发出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继而涌出热烈的创作激情。

《党课·杨家岭》刘书军 68cm×136cm 纸本设色 2019年作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是专门为党的七大召开而设计建造的。礼堂可容千人,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外观是仿苏设计,内部采用延安窑洞式大跨度拱式结构,厅内不用柱子,用高大窗子解决室内采光问题。当时一无钢材,二无水泥,只能就地取材,因此建材多用延安石料。礼堂于1941年破土动工,由中央机关的同志们亲手搭建,10个月后即建成使用,创造了延安的一个奇迹,并成为当时延安最雄伟的建筑。历经近80年烽火硝烟、岁月沧桑后,大礼堂依然庄严古朴,雄姿不改,巍然屹立在杨家岭。

党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开过的会很多,影响最深远的当数1945年召开的“七大”。当时很多代表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线来到延安。这是中国共产党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会议。而中央大礼堂作为会议场所,每一个角落都铭刻了这段历史的细节。

1998年,我慕名第一次来到杨家岭参观中央大礼堂,记得院内有几棵不大的松树,枝丫尚细幼参差。时隔许多年,如今再次故地重游,却见满院绿草成茵,林木茂盛。再看记忆中门口的那组松树,枝干早已粗壮挺拔,蓬勃参天!二十几年过去,故地已大变了模样。

初次拜访杨家岭时游人尚稀,院子里静悄悄的。而今写生时,来参观的各路游人如织。大家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大礼堂,瞻仰著名的中共七大旧址,安静、认真地听解说员介绍延安的峥嵘岁月和这座建筑的辉煌。礼堂内人满,院子里人也满,甚至有远道而来的人自备马扎、矮凳,就地而坐,聚精会神地聆听新时期在杨家岭展开的与众不同的“党课”。

虽已过去一些时日,但解说员的声音仍在我耳边回响:中共七大的召开,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总路线,选举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委员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此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坐在水井台辘轳旁,描绘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小楼的时候,抚今追昔,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仿佛在耳边响起,不由得心情澎湃。在这次座谈会上,毛主席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鼓励文艺工作者为革命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党课·杨家岭》(局部1)

作为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我前后多次走进延安,在参观学习、写生创作的过程中,实际上是给自己又上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党课。再一次的参观,让我得以再一次深入学习延安精神,重温中共七大在中国革命史上发挥的作用及深远的影响,并以此激励自己,不忘初心,做好文艺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为新时代多做贡献。

于是,我激情满怀地创作了这幅《党课·杨家岭》。

《党课·杨家岭》(局部2)

猜你喜欢
大礼堂礼堂文艺工作者
重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1日至15日召开
重庆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1月10日至14日召开
衢州市廿里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现状调查与探析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音频系统的改造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举行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